一种轿车尾门支撑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307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轿车尾门支撑杆,包括举升杆主体、电机、传感器、第一传动管、第二传动管、减速器、传动齿轮组、螺杆、轴承、轴承座、弹簧、定位组件、车门支架和车身支架,举升杆主体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筒体,一个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另一个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传动管和第二传动管;第一传动管的内部设置有螺杆;弹簧通过定位组件与另一个筒体连接,第二传动管通过定位组件与另一个筒体连接;电机与传感器连接,传动齿轮组分别与减速器和螺杆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电机和减速器与螺杆的驱动部分平行布置,整体长度大大减少,整体结构紧凑,加工工艺简单,能够利用弹簧收缩力抵消尾门开启的重力矩,降低电机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轿车尾门支撑杆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轿车尾门支撑杆。
技术介绍
汽车尾门目前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手动尾门,利用气弹簧实现手动开关,第二种是电动尾门,利用电机驱动实现尾门的自动开闭。而在电机驱动装置里,多采用直杆压簧式结构,由于其结构有一定的长度要求,对于小型轿车的后备箱安装不太适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缩短整体长度的、能降低电机功率的、减少噪声的轿车尾门支撑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轿车尾门支撑杆,包括举升杆主体、电机、传感器、第一传动管、第二传动管、减速器、传动齿轮组、螺杆、轴承、轴承座、弹簧、定位组件、车门支架和车身支架,举升杆主体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筒体,两个筒体设置在举升杆支架上,一个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另一个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传动管和第二传动管,第二传动管设置在第一传动管的内部;第一传动管的内部设置有螺杆,第一传动管的外部设置有弹簧;第二传动管靠近电机的一端与螺纹管铆接,螺纹管与螺杆连接;定位组件设置在两个筒体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轿车尾门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举升杆主体、电机、传感器、第一传动管、第二传动管、减速器、传动齿轮组、螺杆、轴承、轴承座、弹簧、定位组件、车门支架和车身支架,举升杆主体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筒体,一个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另一个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传动管和第二传动管,第二传动管设置在第一传动管的内部;第一传动管的内部设置有螺杆,第一传动管的外部设置有弹簧;第二传动管靠近电机的一端与螺纹管铆接,螺纹管与螺杆连接;定位组件设置在两个筒体的底部,弹簧通过定位组件与另一个筒体连接,第二传动管通过定位组件与另一个筒体连接;电机和减速器均设置在一个筒体的内部,电机与传感器连接,减速器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车尾门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举升杆主体、电机、传感器、第一传动管、第二传动管、减速器、传动齿轮组、螺杆、轴承、轴承座、弹簧、定位组件、车门支架和车身支架,举升杆主体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筒体,一个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另一个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传动管和第二传动管,第二传动管设置在第一传动管的内部;第一传动管的内部设置有螺杆,第一传动管的外部设置有弹簧;第二传动管靠近电机的一端与螺纹管铆接,螺纹管与螺杆连接;定位组件设置在两个筒体的底部,弹簧通过定位组件与另一个筒体连接,第二传动管通过定位组件与另一个筒体连接;电机和减速器均设置在一个筒体的内部,电机与传感器连接,减速器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传动齿轮组分别与减速器和螺杆的一端连接;车门支架的一端和车身支架的一端均与定位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尾门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底盖、两个球头涡关节、球头座和球头轴,底盖设置在一个筒体和/或另一个筒体的底部,球头座设置在一个筒体的底部;一个筒体通过一个球头涡关节与底盖连接,另一个球头涡关节通过球头座与连同球头座通过自身螺纹固定在螺纹轴上;弹簧的一端与一个筒体的外表面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球头座的外表面连接;一个球头涡关节通过球头轴与车门支架的一端连接,另一个球头涡关节通过球头轴与车身支架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威尔弗汽车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