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弧立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229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圆弧立框结构,涉及房屋吊顶领域,包括第一弧形木塑板和第二弧形木塑板,以及连接第一弧形木塑板和第二弧形木塑板的第一PVC发泡板;第一PVC发泡板弯曲变形以使第一PVC发泡板与第一弧形木塑板贴合,并且第一PVC发泡板与第二弧形木塑板贴合;还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第一紧固件进入第一PVC发泡板和第一弧形木塑板来连接第一PVC发泡板和第一弧形木塑板,第二紧固件进入第一PVC发泡板和第二弧形木塑板来连接第一PVC发泡板和第二弧形木塑板;还包括第二PVC发泡板,第二PVC发泡板弯曲变形以使第二PVC发泡板与第一PVC发泡板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圆弧造型的吊顶,提高吊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弧立框结构
本技术涉及房屋吊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弧立框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房屋吊顶的墙壁拐角处均为直角,而随着人们审美的多样化,有些特定的吊顶项目中客户要求房屋吊顶的墙壁拐角处为圆弧造型。吊顶结构需要连接上位板和下位板的立框结构,为了实现圆弧造型的吊顶,同时便于吊顶结构的安装,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立框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圆弧立框结构,能够实现圆弧造型的吊顶,同时便于吊顶结构的安装。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圆弧立框结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木塑板和第二弧形木塑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木塑板和第二弧形木塑板的第一PVC发泡板;所述第一PVC发泡板弯曲变形以使所述第一PVC发泡板的内侧表面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木塑板外侧的弧形表面贴合,并且所述第一PVC发泡板内侧表面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木塑板外侧的弧形表面贴合;还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一PVC发泡板的外侧进入所述第一PVC发泡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一弧形木塑板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弧立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木塑板(1)和第二弧形木塑板(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木塑板(1)和第二弧形木塑板(2)的第一PVC发泡板(3);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弯曲变形以使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的内侧表面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木塑板(1)外侧的弧形表面贴合,并且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内侧表面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木塑板(2)外侧的弧形表面贴合;还包括第一紧固件(4)和第二紧固件(5),所述第一紧固件(4)在外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的外侧进入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的上端和所述第一弧形木塑板(1)的内部来连接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弧立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木塑板(1)和第二弧形木塑板(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木塑板(1)和第二弧形木塑板(2)的第一PVC发泡板(3);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弯曲变形以使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的内侧表面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木塑板(1)外侧的弧形表面贴合,并且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内侧表面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木塑板(2)外侧的弧形表面贴合;还包括第一紧固件(4)和第二紧固件(5),所述第一紧固件(4)在外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的外侧进入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的上端和所述第一弧形木塑板(1)的内部来连接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和第一弧形木塑板(1),所述第二紧固件(5)在外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的外侧进入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弧形木塑板(2)的内部来连接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和第二弧形木塑板(2);还包括第二PVC发泡板(6),所述第二PVC发泡板(6)弯曲变形以使所述第二PVC发泡板(6)的内侧表面与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外侧的弧形表面的上端贴合从而遮盖所述第一紧固件(4);还包括第三紧固件(7),所述第三紧固件(7)在外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的内侧进入所述第一PVC发泡板(3)的上端和所述第二PVC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周华君步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