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便池除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198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除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便池除臭器,一种小便池除臭器,包括外支撑框和用于存放除臭剂的容纳盒,容纳盒卡设于外支撑框的中内侧,外支撑框上设有若干个纵向的竖孔,外支撑框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抬高外支撑框的垫脚,容纳盒由盒体和底盖组成,底盖闭合设置于盒体的底部开口处,盒体的底部与外支撑框的底部齐平,底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条形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小便池除臭器,通过垫脚抬高除臭器,从而使尿液能够顺利进入便池底部的下水口,避免了少量尿液淤积在小便池池底,另一方面,尿液进入下水口的过程中会上升并通过条形漏孔漫入容纳盒与除臭剂进行接触反应,从而避免了尿液直冲而造成除臭剂消耗量过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便池除臭器
本技术涉及除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便池除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公共厕所中的小便池中都有设置除臭器,多为垫子+除臭球的形式,垫子为带有许多漏孔的橡胶软垫,橡胶软垫置于小便池的池底挡住下水口,阻止异物堵塞下水口,再将除臭球放在橡胶软垫之上,当尿液直冲除臭球时进行除臭,这种传统的除臭器结构简单且存在缺陷,如人在排尿时尿液不对着除臭器,而是顺着小便池的池壁流至下水口,则尿液无法与除臭球充分接触,如尿液直充除臭球,使除臭球的分解效率提高,导致除臭球的使用时间大幅减少,再者,传统的橡胶软垫在使用时,其边缘会紧贴小便池的池壁,使橡胶软垫的底部边缘处与小便池的池壁之间没有供尿液经过的间隙,会导致橡胶软垫阻挡尿液进入下水口的情况发生,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除臭器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便池除臭器,一方面用于充分对尿液除味,另一方面避免尿液堆积在下水口处。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小便池除臭器,包括外支撑框和用于存放除臭剂的容纳盒,容纳盒卡设于外支撑框的中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便池除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撑框(1)和用于存放除臭剂的容纳盒(2),容纳盒(2)卡设于外支撑框(1)的中内侧,外支撑框(1)上设有若干个纵向的竖孔(3),外支撑框(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抬高外支撑框(1)的垫脚(4),容纳盒(2)由盒体(9)和底盖(10)组成,底盖(10)闭合设置于盒体(9)的底部开口处,盒体(9)的底部与外支撑框(1)的底部齐平,底盖(10)上设置有若干个条形漏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便池除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撑框(1)和用于存放除臭剂的容纳盒(2),容纳盒(2)卡设于外支撑框(1)的中内侧,外支撑框(1)上设有若干个纵向的竖孔(3),外支撑框(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抬高外支撑框(1)的垫脚(4),容纳盒(2)由盒体(9)和底盖(10)组成,底盖(10)闭合设置于盒体(9)的底部开口处,盒体(9)的底部与外支撑框(1)的底部齐平,底盖(10)上设置有若干个条形漏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便池除臭器,其特征在于,外支撑框(1)的中心处设用于供容纳盒(2)嵌入的安装通孔(6),安装通孔(6)与外支撑框(1)共轴线设置,安装通孔(6)由上中下三段构成,上中下三段的大小逐级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便池除臭器,其特征在于,盒体(9)由上中下三部分一体成型而成,并且上中下三部分的截面宽度逐级增大,盒体(9)的顶部自下而上延伸出安装通孔(6),盒体(9)的上中下三部分分别与安装通孔(6)的上中下三段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便池除臭器,其特征在于,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霖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芳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