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用洗衣机减震装置,其第一底板和壳体之间通过第一缓冲机构可拆卸连接、其竖板和壳体之间通过第二缓冲机构可拆卸连接,其中第一缓冲机构各自通过其第三强力磁铁与相应的第四铁片吸合连接、并通过其第四强力磁铁与相应第三铁片吸合连接,第二缓冲机构各自通过其第一强力磁铁与相应的第一铁片吸合连接、并通过其第二强力磁铁与相应的第二铁片吸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方便用户自行更缓冲组件,进而确保对洗衣机的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居用洗衣机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家居用洗衣机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而洗衣机是智能家居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洗衣机,为利用电能产生机械作用来洗涤衣物的清洁电器,其按额定洗涤容量分为家用和集体用两类,中国规定洗涤容量在6千克以下的属于家用洗衣机。家用洗衣机主要由箱体、洗涤脱水桶(有的洗涤和脱水桶分开)、传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有的还装有加热装置。然而洗衣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影响洗衣机的使用寿命。为此,授权公告号为CN207419083U的技术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用洗衣机减震装置,其通过第一底板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的阻尼器和阻尼器表面套接的第一弹簧,利用第一弹簧具有减震的作用,配合阻尼器的缓冲作用,能缓解洗衣机工作时纵向的震动,达到为洗衣机减震的效果。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仍存在不足之处,即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所用的弹性组件无法由用户自行更换,长时间使用会影响洗衣机的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用洗衣机减震装置,用于方便用户自行更缓冲组件,进而确保对洗衣机的减震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用洗衣机减震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固定安有控制器,壳体内水平设置有第一底板,第一底板为矩形板,第一底板的底部四个角处各自固定有一第四铁片,壳体的内壁底部上设有四个第三铁片,四个第三铁片与上述四个第四铁片位置相对,每个位置相对的第三铁片和第四铁片之间各自安有一第一缓冲机构;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用于与相应第四铁片的下端面吸合的第三强力磁铁、用于与相应第三铁片的上端面吸合的第四强力磁铁、垂直固定在所述的第三强力磁铁和第四强力磁铁之间的阻尼器、以及套接在阻尼器外围周向方向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部与滚球的底部搭接,所述滚球对应套接在相应的滚动套内,所述滚动套的顶部与第二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板的上端面上垂直安有两个竖板,两竖板分别位于第二底板的两端并且板面相对,两竖板的相背离的板面上各自固定有一第二铁片,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两个第一铁片,该两个第一铁片与上述两个第二铁片位置相对,每个位置相对的第一铁片和第二铁片之间各自安有一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的第二缓冲机构包括用于吸合相应第一铁片的第一强力磁铁、用于吸合相应第二铁片的第二强力磁铁、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强力磁铁和第二强力磁铁的一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底板的顶部与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左侧与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夹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块的底部安有行走轮,所述第二底板的顶部与第二夹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的形状均为L形,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配合使用并分别位于第二底板的对角线上;所述电动推杆与控制器电控连接。其中,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垫。其中,所述滚球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滚球对称分布,并且四个滚球呈矩形分布。其中,第一强力磁铁与第二强力磁铁的相对面为同极。其中,第二夹块的上端面与第一夹块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第二夹块、第一夹块、挡板以及电动推杆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中,每个第二缓冲机构具有8个第二弹簧,8个第二弹簧呈两竖排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所述的智能家居用洗衣机减震装置,其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分别通过相应的强力磁铁与相应的铁片吸合连接,便于用户定期进行更换,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对洗衣机的减震效果。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智能家居用洗衣机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智能家居用洗衣机减震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控制器,3、阻尼器,4、第一弹簧,5、第一底板,6、滚球,7、滚动套,8、第二底板,9、第一强力磁铁,10、第二弹簧,11、第二强力磁铁,12、挡板,13、电动推杆,14、第一夹块,15、行走轮,16、第三强力磁铁,17、第二夹块,18、竖板,19、第一铁片,20、第二铁片,21、第四强力磁铁,22、第三铁片,23、第四铁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图1和2为本技术所述智能家居用洗衣机减震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智能家居用洗衣机减震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有控制器2,壳体1内水平设置有第一底板5,第一底板5为矩形板,第一底板5的底部四个角处各自固定有一第四铁片23,壳体1的内壁底部上设有四个第三铁片22,四个第三铁片22与上述四个第四铁片23位置相对,每个位置相对的第三铁片22和第四铁片23之间各自安有一第一缓冲机构;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用于与相应第四铁片23的下端面吸合的第三强力磁铁16、用于与相应第三铁片22的上端面吸合的第四强力磁铁21、垂直固定在所述的第三强力磁铁16和第四强力磁铁21之间的阻尼器3、以及套接在阻尼器3外围周向方向上的第一弹簧4。其中,第一弹簧4在受力后会产生与作用力相反的力,具有减震的效果;阻尼器3具有缓冲的作用,可以有效的缓解第一弹簧4震动时的跳动。基于第一弹簧4的减震作用,配合阻尼器3的缓冲作用,能够有效的缓解洗衣机工作时纵向的震动,达到为洗衣机纵向减震的效果。所述第一底板5的顶部与4个滚球6的底部搭接,四个滚球6对称分布,并且四个滚球6呈矩形分布。所述滚球6对应套接在相应的滚动套7内,所述滚动套7的顶部与第二底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板8的上端面上垂直安有两个竖板18,两竖板18分别位于第二底板8的两端并且板面相对,两竖板18的相背离的板面上各自固定有一第二铁片20,壳体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两个第一铁片19,该两个第一铁片19与上述两个第二铁片20位置相对,每个位置相对的第一铁片19和第二铁片20之间各自安有一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的第二缓冲机构包括用于吸合相应第一铁片19的第一强力磁铁9、用于吸合相应第二铁片20的第二强力磁铁11、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强力磁铁9和第二强力磁铁11的8个第二弹簧10。第一强力磁铁9与第二强力磁铁11的相对面为同极(即极性相同),在第一磁铁9与第二磁铁11之间的第二弹簧10受力压缩致使第一磁铁9与第二磁铁11位置接近时,第一磁铁9与第二磁铁11处于同极相斥的状态。洗衣机工作时,洗衣机内的滚筒转动会使洗衣机产生横向震动,洗衣机横向震动时,由于滚球6可以在第一底板5的上端面上滚动,带动第二底板8横向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家居用洗衣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有控制器(2),壳体(1)内水平设置有第一底板(5),第一底板(5)为矩形板,第一底板(5)的底部四个角处各自固定有一第四铁片(23),壳体(1)的内壁底部上设有四个第三铁片(22),四个第三铁片(22)与上述四个第四铁片(23)位置相对,每个位置相对的第三铁片(22)和第四铁片(23)之间各自安有一第一缓冲机构;/n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用于与相应第四铁片(23)的下端面吸合的第三强力磁铁(16)、用于与相应第三铁片(22)的上端面吸合的第四强力磁铁(21)、垂直固定在所述的第三强力磁铁(16)和第四强力磁铁(21)之间的阻尼器(3)、以及套接在阻尼器(3)外围周向方向上的第一弹簧(4);/n所述第一底板(5)的顶部与滚球(6)的底部搭接,所述滚球(6)对应套接在相应的滚动套(7)内,所述滚动套(7)的顶部与第二底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n所述第二底板(8)的上端面上垂直安有两个竖板(18),两竖板(18)分别位于第二底板(8)的两端并且板面相对,两竖板(18)的相背离的板面上各自固定有一第二铁片(20),壳体(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两个第一铁片(19),该两个第一铁片(19)与上述两个第二铁片(20)位置相对,每个位置相对的第一铁片(19)和第二铁片(20)之间各自安有一第二缓冲机构;/n所述的第二缓冲机构包括用于吸合相应第一铁片(19)的第一强力磁铁(9)、用于吸合相应第二铁片(20)的第二强力磁铁(11)、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强力磁铁(9)和第二强力磁铁(11)的一组第二弹簧(10);/n所述第二底板(8)的顶部与挡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2)的左侧与电动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3)的另一端与第一夹块(1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块(14)的底部安有行走轮(15),所述第二底板(8)的顶部与第二夹块(17)的底部固定连接;/n所述第一夹块(14)与第二夹块(17)的形状均为L形,第一夹块(14)与第二夹块(17)配合使用并分别位于第二底板(8)的对角线上;/n所述电动推杆(13)与控制器(2)电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用洗衣机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有控制器(2),壳体(1)内水平设置有第一底板(5),第一底板(5)为矩形板,第一底板(5)的底部四个角处各自固定有一第四铁片(23),壳体(1)的内壁底部上设有四个第三铁片(22),四个第三铁片(22)与上述四个第四铁片(23)位置相对,每个位置相对的第三铁片(22)和第四铁片(23)之间各自安有一第一缓冲机构;
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用于与相应第四铁片(23)的下端面吸合的第三强力磁铁(16)、用于与相应第三铁片(22)的上端面吸合的第四强力磁铁(21)、垂直固定在所述的第三强力磁铁(16)和第四强力磁铁(21)之间的阻尼器(3)、以及套接在阻尼器(3)外围周向方向上的第一弹簧(4);
所述第一底板(5)的顶部与滚球(6)的底部搭接,所述滚球(6)对应套接在相应的滚动套(7)内,所述滚动套(7)的顶部与第二底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底板(8)的上端面上垂直安有两个竖板(18),两竖板(18)分别位于第二底板(8)的两端并且板面相对,两竖板(18)的相背离的板面上各自固定有一第二铁片(20),壳体(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两个第一铁片(19),该两个第一铁片(19)与上述两个第二铁片(20)位置相对,每个位置相对的第一铁片(19)和第二铁片(20)之间各自安有一第二缓冲机构;
所述的第二缓冲机构包括用于吸合相应第一铁片(19)的第一强力磁铁(9)、用于吸合相应第二铁片(20)的第二强力磁铁(11)、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强力磁铁(9)和第二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奕彤,
申请(专利权)人:武奕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