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蚕丝被内丝胎的丝网拉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111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蚕丝被内丝胎的丝网拉丝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两根滑杆,每根所述滑杆上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底座,每个所述底座一侧均设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滑动连接在滑杆上,所述驱动器上设有抽丝滚筒,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绕线柱,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滑杆上调整底座到合适的位置,手动旋转旋柄,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使得第二螺纹杆穿过底座的一端抵在滑杆上,使底座不会发生侧移,接着将内丝胎的片状体夹持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间,手动旋转第二旋柄,带动螺纹杆转动,挤压挤压板使滚子下压,压缩弹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蚕丝被内丝胎的丝网拉丝装置
本技术涉及丝网拉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工蚕丝被内丝胎的丝网拉丝装置。
技术介绍
蚕丝被是一种以蚕茧的天然蛋白长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内胎的被子,作为内丝胎的蚕丝被更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透气保健等品质和优点。蚕丝被的内丝胎的制作主要是将经多次拉伸蚕茧制成的片状体进行拉丝再层层叠加,然后经过翻被、定位等工序制成。常见的蚕丝被的内丝胎的拉丝多通过人工进行,即需要四个人分别拉住片状体的四角同时进行拉丝,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且无法保证同时拉丝的一致性,易导致蚕丝棉层厚度不均匀。现有设备中,在夹持蚕丝被内丝胎的片状体时,夹持过紧容易导致片状体在拉丝过程中发生损坏,夹持过松容易片状体发生侧移,无法保证同时拉丝的一致性,影响拉丝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设备中,在夹持蚕丝被内丝胎的片状体时,夹持过紧容易导致片状体在拉丝过程中发生损坏,夹持过松容易片状体发生侧移,无法保证同时拉丝的一致性,影响拉丝的质量”的缺陷,从而提出一种加工蚕丝被内丝胎的丝网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蚕丝被内丝胎的丝网拉丝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两根滑杆(2),每根所述滑杆(2)上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底座(3),每个所述底座(3)一侧均设有驱动器(5),所述驱动器(5)滑动连接在滑杆(2)上,所述驱动器(5)上设有抽丝滚筒(6),所述底座(3)上固定连接有绕线柱(7),所述底座(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9),所述第二夹板(9)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板(8),所述第一夹板(8)与第二夹板(9)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扭转弹簧(10),所述第一夹板(8)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上固定连接有螺母(12),所述螺母(12)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蚕丝被内丝胎的丝网拉丝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两根滑杆(2),每根所述滑杆(2)上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底座(3),每个所述底座(3)一侧均设有驱动器(5),所述驱动器(5)滑动连接在滑杆(2)上,所述驱动器(5)上设有抽丝滚筒(6),所述底座(3)上固定连接有绕线柱(7),所述底座(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9),所述第二夹板(9)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板(8),所述第一夹板(8)与第二夹板(9)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扭转弹簧(10),所述第一夹板(8)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上固定连接有螺母(12),所述螺母(12)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柄(14),所述安装座(11)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挤压板(15),所述螺纹杆(13)底端抵在挤压板(15)上,所述挤压板(15)下方设有多个滚子(16),所述安装座(11)底侧穿插有多个T型杆(17),每个所述T型杆(17)上均套接有弹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蚕丝被内丝胎的丝网拉丝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丽铭余浩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金铭丝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