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底裤用面料以及打底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105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打底裤用面料以及采用该打底裤面料的打底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打底裤用面料,包括:面料本体,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面料本体的组织结构为缎纹变化组织,经纱为锦氨包覆纱,纬纱为由硅酸盐粘胶纤维和常规粘胶纤维组成的混纺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打底裤,包括:裤主体,该裤主体采用上述的打底裤用面料,其中,纬纱的长度方向为裤主体的长度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优良的保暖性以及抗菌和远红外保健功能,而且手感柔软、穿着舒适,同时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较粗的纱线经较高密度制织成的面料存在的手感硬挺和穿着不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底裤用面料以及打底裤
本技术属于服装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打底裤用面料以及采用该打底裤用面料的打底裤。
技术介绍
打底裤(又称内搭裤)是为了防止穿短裙或超短裙时走光、修身而设计的裤子,具有保暖、修身以及美观等优点,已成为每位女性秋冬季节必备的保暖服装之一。现在市场上流行的打底裤所采用的面料一般采用粘胶或棉等纤维素纤维纱线作为经纱、锦纶/氨纶包覆纱作为纬纱并采用经平纹组织交织而成,其保暖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寒冷冬季穿着的保暖需求。为此,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较粗的纱线经较高密度制织成的面料来提升保暖性能。虽然这种面料能够大大增加保暖性能,但其手感较硬挺,极大地影响打底裤的美观和穿着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感柔软、穿着舒适且保暖性好的打底裤用面料以及采用该打底裤面料的打底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方案一>本技术提供一种打底裤用面料,包括:面料本体,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面料本体的组织结构为缎纹变化组织,经纱为锦氨包覆纱,纬纱为由硅酸盐粘胶纤维和常规粘胶纤维组成的混纺纱。在本技术提供的打底裤用面料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绒毛层,该绒毛层设置在面料本体的反面。在本技术提供的打底裤用面料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绒毛层为面料本体的反面经拉毛处理而形成,绒毛层的厚度为0.2-0.4mm。在本技术提供的打底裤用面料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缎纹变化组织为纬面缎纹组织。在本技术提供的打底裤用面料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纬面缎纹组织为四枚变则三飞纬面缎纹组织,四枚变则三飞纬面缎纹组织的最小循环单元为4经×4纬。在本技术提供的打底裤用面料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硅酸盐粘胶纤维为沸石粘胶纤维。在本技术提供的打底裤用面料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混纺纱为紧密纺纱线或赛络紧密纺纱线。在本技术提供的打底裤用面料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锦氨包覆纱为70D锦纶包40D氨纶纱或者100D锦纶包70D氨纶纱,混纺纱的纱支为8-16S,面料本体的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分别为110-130根/英寸、25-30根/英寸。在本技术提供的打底裤用面料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混纺纱以及锦氨包覆纱的外表面都具有抗静电膜。<方案二>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打底裤,包括:裤主体,该裤主体采用<方案一>的打底裤用面料,其中,纬纱的长度方向为裤主体的长度方向。技术作用与效果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打底裤用面料以及采用该打底裤面料的打底裤,因为具有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面料本体,经纱为锦氨包覆纱,纬纱为由硅酸盐粘胶纤维和常规粘胶纤维组成的混纺纱,粘胶系列纱线的公定回潮率高,吸湿性好,手感柔软,硅酸盐粘胶纤维具有吸湿发热、抗菌抑菌和远红外保健功能;面料本体的组织结构为缎纹变化组织,使得面料较平纹组织等其他面料的手感更为柔软,所以,本技术中的打底裤用面料具有优良的保暖性以及抗菌和远红外保健功能,而且手感柔软、穿着舒适,同时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较粗的纱线经较高密度制织成的面料存在的手感硬挺和穿着不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打底裤用面料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面料本体的结构意匠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打底裤用面料以及采用该打底裤面料的打底裤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打底裤用面料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打底裤用面料100,用于作为打底裤中包含有两个裤腿的裤主体的面料。该打底裤面料100包括面料本体10以及绒毛层20。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面料本体的结构意匠图。如图1和图2所示,面料本体10由经纱11和纬纱12交织而成。经纱11为锦氨包覆纱,该锦氨包覆纱为70D锦纶包40D氨纶纱或者100D锦纶包70D氨纶纱。纬纱12为由硅酸盐粘胶纤维和常规粘胶纤维组成并采用紧密纺或赛罗紧密纺工艺制造而成的混纺纱,该混纺纱的纱支为8-16S。硅酸盐粘胶纤维采用沸石粘胶纤维,该沸石粘胶纤维由粘胶纤维主体以及分布在该粘胶纤维主体的内部和外表面的多个沸石颗粒组成,沸石颗粒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6%。由于沸石含有硅、钾、钠、镁、铝、铁以及钛等物质,使得沸石粘胶纤维具有吸湿发热、抗菌抑菌、远红外保健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纬纱12为由50%沸石粘胶纤维和50%常规粘胶纤维组成的赛罗紧密纺纱线。面料本体10的组织结构为缎纹变化组织。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缎纹变化组织采用四枚变则三飞纬面缎纹组织,最小循环单元为4经×4纬。在本实施例中,面料本体10的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分别为110-130根/英寸、25-30根/英寸。如图1所示,绒毛层20设置在面料本体10的反面。在本实施例中,绒毛层20是通过拉毛设备对面料本体10的反面进行拉毛和梳理处理而形成,其厚度为0.2-0.4mm。将织机织造出的布匹进行染色和烘干后,对布匹的反面进行拉毛和梳理处理并定型。在对布匹进行定型处理采用一浸一轧法,浸轧时加入抗静电剂,带液率为80%,将面料在130℃的高温下烘干,从而使得经纱和纬纱的外表面形成抗静电膜。在本实施例中,打底裤用面料100用作裤主体的面料时,其纬纱12的长度方向为裤主体的长度方向。实施例1经纱采用70D锦纶包40D氨纶纱,纬纱采用16S赛罗紧密纺纱,经纬纱密度为130×30根/英寸,绒毛层的厚度为0.2mm。实施例2经纱采用70D锦纶包40D氨纶纱,纬纱采用10S赛罗紧密纺纱,经纬纱密度为125×27根/英寸,绒毛层的厚度为0.3mm。实施例3经纱采用100D锦纶包70D氨纶纱,纬纱采用8S赛罗紧密纺纱,经纬纱密度为110×25根/英寸,绒毛层的厚度为0.4mm。实施例作用与效果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底裤用面料以及采用该打底裤面料的打底裤,因为具有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面料本体,经纱为锦氨包覆纱,纬纱为由硅酸盐粘胶纤维和常规粘胶纤维组成的混纺纱,粘胶系列纱线的公定回潮率高,吸湿性好,手感柔软,硅酸盐粘胶纤维具有吸湿发热、抗菌抑菌和远红外保健功能;面料本体的组织结构为缎纹变化组织,使得面料较平纹组织等其他面料的手感更为柔软,所以,本实施例中的打底裤用面料具有优良的保暖性以及抗菌和远红外保健功能,而且手感柔软、穿着舒适,同时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较粗的纱线经较高密度制织成的面料存在的手感硬挺和穿着不适的问题。另外,因为面料本体的反面具有绒毛层,该绒毛层为面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底裤用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n面料本体,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n其中,所述面料本体的组织结构为缎纹变化组织,/n所述经纱为锦氨包覆纱,/n所述纬纱为由硅酸盐粘胶纤维和常规粘胶纤维组成的混纺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底裤用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料本体,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
其中,所述面料本体的组织结构为缎纹变化组织,
所述经纱为锦氨包覆纱,
所述纬纱为由硅酸盐粘胶纤维和常规粘胶纤维组成的混纺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底裤用面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绒毛层,该绒毛层设置在所述面料本体的反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底裤用面料,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绒毛层为所述面料本体的反面经拉毛处理而形成,
所述绒毛层的厚度为0.2-0.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底裤用面料,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缎纹变化组织为纬面缎纹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底裤用面料,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纬面缎纹组织为四枚变则三飞纬面缎纹组织,
所述四枚变则三飞纬面缎纹组织的最小循环单元为4经×4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昌先李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霆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