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048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15
一种背夹(100),背夹(100)包括壳体(10)和触控输入装置(11)。壳体(10)包括底壁(101)和自底壁(101)延伸的侧壁(102),底壁(101)和侧壁(102)共同形成收容腔(103),收容腔(103)用于收容移动终端。触控输入装置(11)设置在底壁(101),触控输入装置(11)与移动终端通讯连接,触控输入装置(1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以使移动终端能够响应用户输入以进行预定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背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费性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背夹。
技术介绍
用户对手机功能的多样化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还希望手机具有较高的屏占比,而为了实现高屏占比,往往会减少手机的物理按键的数量或减少物理按键的占用空间,导致用户在使用中,绝大多数功能都只能通过在显示屏上操作来实现,用户与手机的交互方式单一,用户的操作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背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背夹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自底壁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共同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移动终端;和触控输入装置,所述触控输入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壁,所述触控输入装置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讯连接,所述触控输入装置用于接收用户输入以使所述移动终端能够响应所述用户输入以进行预定操作。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背夹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时,用户可以在触控输入装置中输入操作指令并用于操作移动终端,触控输入装置拓展了用户与移动终端的交互方式,用户的操作体验较佳。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背夹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背夹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背夹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背夹的控制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背夹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背夹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背夹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背夹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是图7所示的背夹的充电接口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方式的背夹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背夹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背夹100包括壳体10、触控输入装置11、控制电路板13、电池14、充电接口15和通讯装置16(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背夹100可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头显设备、智能手表等,背夹100一方面为移动终端提供防尘、防刮花、防摔等的保护,另一方面可以用于与移动终端通讯连接,用户可以在背夹100上输入操作指令以控制移动终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以移动终端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背夹100适用的移动终端的种类不限于手机。请结合图3,壳体10包括底壁101和侧壁102。底壁101和侧壁102共同形成收容腔103,收容腔103用于收容移动终端,也就是说,当用户需要使用背夹100时,可以将移动终端收容在收容腔103内。在底壁101和侧壁102的包围作用下,收容腔103呈半开放式,当移动终端收容在收容腔103内时,用户可以察看显示屏,并在显示屏上进行相应操作。收容腔103内的容积可以略微小于移动终端的体积,当移动终端收容在收容腔103内时,壳体10夹紧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不容易与壳体10分离。底壁101包括相对的顶部1011和底部1012。当移动终端收容在收容腔103内时,顶部1011与移动终端的顶部相对应,底部1012与移动终端的底部相对应,在一个例子中,用户单手握持背夹100和移动终端时,拇指位于底壁101的一侧(例如搭在显示屏上),食指、中指等位于底壁101的另一侧(例如搭在底壁101上)。底壁101形成有触控窗口1013,触控窗口1013可以穿设底壁101,触控窗口1013可以开设在靠近顶部1011的位置,以使得当用户单手握持背夹100和移动终端时,手指自然放置在与触控窗口1013对应的位置。侧壁102自底壁101延伸。具体地,侧壁102可以自底壁101的边缘延伸,侧壁102可用于包围移动终端的侧缘并夹紧移动终端。侧壁102与底壁101可以一体成型,例如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体成型。侧壁102与底壁101均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例如,侧壁102与底壁101可以采用具有较好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硅胶、橡胶等,以较好地吸收外部的撞击。侧壁102上可以开设有侧键孔1021,当移动终端收容在收容腔103内时,侧键孔1021与移动终端的侧面按键对应,例如与移动终端的电源键、音量键、拍摄键、卡槽等对应,便于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的侧面按键控制移动终端。请参阅图2和图3,触控输入装置11可以设置在底壁101。具体地,触控输入装置11可以是柔性传感器或者触控面板等,触控输入装置11的设置位置可以与触控窗口1013对应,也就是触控输入装置11设置在靠近顶部1011的位置,以便于触控输入装置11接受到用户的触控输入。触控输入装置11可以与移动终端通讯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数据线连接等方式通讯连接,用户可以在触控输入装置11中输入预定的操作指令,以使移动终端响应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以进行预定操作。具体地,用户输入可以是用户在触控输入装置11中的单击、双击、单点滑动、多点滑动等的触控输入,对应地,移动终端可以响应用户的触控输入,以进行例如调节音量、调节显示亮度、接听电话、放大、缩小等,还可以与用户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的触控输入相结合以共同控制移动终端。用户在触控输入装置11中的触控输入类型与移动终端的响应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进行设定和个性化的调整,也可以是背夹100中出厂设定好的。请参阅图2至图4,控制电路板13设置在收容腔103内,控制电路板13可以设置在靠近底部1012的位置,控制电路板13与触控输入装置11连接。具体地,控制电路板13与触控输入装置11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12连接,更具体地,控制电路板13上设置有连接座25,柔性电路板12的一端与连接座25连接,另一端与触控输入装置11连接。控制电路板13上还可以集成有处理器、供电模块、充电模块等功能模块,以实现处理触控输入装置11接收到的用户输入、为触控输入装置11提供电能、为电池14充电等的功能。请参阅图2和图3,电池14收容在收容腔103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夹,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自底壁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共同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移动终端;和/n触控输入装置,所述触控输入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壁,所述触控输入装置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讯连接,所述触控输入装置用于接收用户输入以使所述移动终端能够响应所述用户输入以进行预定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背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自底壁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共同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移动终端;和
触控输入装置,所述触控输入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壁,所述触控输入装置与所述移动终端通讯连接,所述触控输入装置用于接收用户输入以使所述移动终端能够响应所述用户输入以进行预定操作。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夹还包括:
电池,所述电池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并用于给所述触控输入装置供电;
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电池,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触控输入装置均连接;和
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用于通讯连接所述触控输入装置和所述移动终端。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夹还包括:
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操作装置用于接收用户操作以改变所述背夹的工作状态;和
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指示装置用于指示所述背夹和/或所述移动终端的工作状态。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开设有操作孔和指示孔,所述操作孔与所述操作装置对应,所述指示孔与所述指示装置对应。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包括避空区,沿垂直于所述底壁的方向上,所述背夹的与所述避空区对应的区域均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夹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所述触控输入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在所述底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避空区间隔。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夹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控制电路板

上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以利用所述外部电源给所述电池充电。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包括结合成整体的公座接头和母座接口,所述公座接头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口连接,以使所述电池给所述移动终端充电,所述母座接口用于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开设有充电连接孔,所述充电连接孔与所述充电接口的位置对应。


根据权利要求2-8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新元吴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