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路板废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属于线路板加工领域,包括反应箱、沉淀箱和混凝箱,所述反应箱、沉淀箱和混凝箱内腔的底部均连接有导流筒,导流筒的底端连接有排料管,反应箱和混凝箱的内壁上均安装有pH检测计,反应箱和沉淀箱之间连接有管道一,管道一上安装有水泵一,沉淀箱和混凝箱之间连接有管道二,管道二上安装有水泵二,反应箱的顶壁上安装有转轴一,沉淀箱的顶壁上安装有转轴二,混凝箱的顶壁上安装有转轴三,转轴一、转轴二和转轴三的底部均安装有多根搅拌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可对线路板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回收废水中的铜,反应效率快,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路板废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
本技术属于线路板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线路板废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微蚀又称粗化处理,通常用在线路板前处理、电镀以及沉铜工序过程中,其作用是利用弱蚀剂从铜机体表面上蚀刻掉1~2微米的铜,从而得到一个化学清洁的粗糙表面,使化学镀铜层和底铜结合良好。线路板经过微蚀处理后会产生大量含有Cu2+和SO42-的废液,若不进行处理而直接排放,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会造成极大浪费。因此,线路板厂家都会对微蚀处理后的废液进行处理,以符合环保部门的排放要求,并达到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目前行业最多的做法是:把微蚀液直接排放到污水池去处理,这种传统的处理方式,因为加入大量的化学药剂,所以除了操作成本较高外,还会有大量的铜污泥产生,而现阶段众多的PCB企业还无法对铜污泥进行完全处理,通常都是付费给专业的回收处理机构进行处理,这严重增加了废水处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板废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路板废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反应箱、沉淀箱和混凝箱,所述反应箱、沉淀箱和混凝箱内腔的底部均连接有导流筒,导流筒的底端连接有排料管,反应箱和混凝箱的内壁上均安装有pH检测计,反应箱和沉淀箱之间连接有管道一,管道一上安装有水泵一,沉淀箱和混凝箱之间连接有管道二,管道二上安装有水泵二,反应箱的顶壁上安装有转轴一,沉淀箱的顶壁上安装有转轴二,混凝箱的顶壁上安装有转轴三,转轴一、转轴二和转轴三的底部均安装有多根搅拌杆,转轴二上安装有皮带轮一和皮带轮二,转轴一的顶端安装有皮带轮一,转轴三的顶端安装有皮带轮二,两个皮带轮一之间连接有皮带一,两个皮带轮二之间连接有皮带二,沉淀箱的顶壁上通过支撑杆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表面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二相连接。采用上述方案,收集硫酸铜生产废水,将废水通过废水进口导入反应箱中,并通过加料管加入硫酸溶液,利用pH检测计,调整废水的pH为2-7,然后向反应箱中投加双氧水,对络合态铜进行破络,将其转化为Cu+,上清液作为出水,通过管道一和水泵一将反应箱的上清液注入沉淀箱,并向沉淀箱中投加零价铁试剂,通过零价铁还原将Cu+转化为单质铜回收,还原反应后静置,上清液作为出水,将沉淀箱的上清液通过管道二和水泵二注入混凝箱,加入混凝剂,同时加入调碱所用试剂将pH调节为8-9,经混凝沉淀处理后排出,作为终出水,可以回收利用废水中的铜,节约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且通过电机、转轴一、转轴二、转轴三、皮带轮一、皮带轮二、皮带一和皮带二等结构,带动搅拌杆转动,加快反应箱、沉淀箱和混凝箱内的反应效率,提高处理效率,节约时间,值得推广。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应箱、沉淀箱和混凝箱均通过支柱安装在地面上。采用上述方案,方便的对反应箱、沉淀箱和混凝箱进行支撑。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应箱的顶壁上连接有废水进口,反应箱的一侧壁上连接有进料管,沉淀箱和混凝箱的顶壁上均连接有进料管。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废水进口可以方便的将废水倒入反应箱内,在反应箱、沉淀箱和混凝箱均设置有加料管,可以方便的添加各种试剂。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筒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结构,三根排料管的底端分别贯穿反应箱、沉淀箱和混凝箱的底壁且安装有阀门。采用上述方案,上大下小圆锥形结构的导流筒,可以方便的对沉淀物进行导出,通过排料管排出进行收集。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杆呈圆周阵列分布在转轴一、转轴二和转轴三上。采用上述方案,圆周阵列分布在转轴一、转轴二和转轴三上的搅拌轴,在转动时可以加快各个箱体内的反应速率,减少处理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线路板废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通过设置反应箱、沉淀箱、混凝箱、导流筒、排料管、pH检测计、管道一、水泵一、管道二和水泵二等结构,使废水在不同的箱体内进行不同的处理,充分回收废水中的铜,处理掉水中的污染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该一种线路板废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通过设置电机、转轴一、转轴二、转轴三、皮带轮一、皮带轮二、皮带一和皮带二等结构,带动搅拌杆转动,加快反应箱、沉淀箱和混凝箱内的反应效率,提高处理效率,节约时间,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反应箱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转轴一和搅拌轴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箱;2、沉淀箱;3、混凝箱;4、导流筒;5、排料管;6、pH检测计;7、管道一;8、水泵一;9、管道二;10、水泵二;11、转轴一;12、转轴二;13、转轴三;14、搅拌杆;15、皮带轮一;16、皮带轮二;17、皮带一;18、皮带二;19、支撑杆;20、支撑板;21、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技术的构思前提下对本技术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线路板废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反应箱1、沉淀箱2和混凝箱3,反应箱1、沉淀箱2和混凝箱3均通过支柱安装在地面上(见图1);方便的对反应箱1、沉淀箱2和混凝箱3进行支撑。反应箱1、沉淀箱2和混凝箱3内腔的底部均连接有导流筒4,导流筒4的底端连接有排料管5,反应箱1的顶壁上连接有废水进口,反应箱1的一侧壁上连接有进料管,沉淀箱2和混凝箱3的顶壁上均连接有进料管(见图1);通过废水进口可以方便的将废水倒入反应箱1内,在反应箱1、沉淀箱2和混凝箱3均设置有加料管,可以方便的添加各种试剂。反应箱1和混凝箱3的内壁上均安装有pH检测计6,反应箱1和沉淀箱2之间连接有管道一7,管道一7上安装有水泵一8,沉淀箱2和混凝箱3之间连接有管道二9,管道二9上安装有水泵二10,导流筒4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结构,三根排料管5的底端分别贯穿反应箱1、沉淀箱2和混凝箱3的底壁且安装有阀门(见图1);上大下小圆锥形结构的导流筒4,可以方便的对沉淀物进行导出,通过排料管5排出进行收集。反应箱1的顶壁上安装有转轴一11,沉淀箱2的顶壁上安装有转轴二12,混凝箱3的顶壁上安装有转轴三13,转轴一11、转轴二12和转轴三13的底部均安装有多根搅拌杆14,搅拌杆14呈圆周阵列分布在转轴一11、转轴二12和转轴三13上(见图1和图3);圆周阵列分布在转轴一11、转轴二12和转轴三13上的搅拌轴14,在转动时可以加快各个箱体内的反应速率,减少处理时间,转轴二12上安装有皮带轮一15和皮带轮二16,转轴一11的顶端安装有皮带轮一15,转轴三13的顶端安装有皮带轮二16,两个皮带轮一15之间连接有皮带一17,两个皮带轮二16之间连接有皮带二18,沉淀箱2的顶壁上通过支撑杆19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路板废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反应箱(1)、沉淀箱(2)和混凝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1)、沉淀箱(2)和混凝箱(3)内腔的底部均连接有导流筒(4),导流筒(4)的底端连接有排料管(5),反应箱(1)和混凝箱(3)的内壁上均安装有pH检测计(6),反应箱(1)和沉淀箱(2)之间连接有管道一(7),管道一(7)上安装有水泵一(8),沉淀箱(2)和混凝箱(3)之间连接有管道二(9),管道二(9)上安装有水泵二(10),反应箱(1)的顶壁上安装有转轴一(11),沉淀箱(2)的顶壁上安装有转轴二(12),混凝箱(3)的顶壁上安装有转轴三(13),转轴一(11)、转轴二(12)和转轴三(13)的底部均安装有多根搅拌杆(14),转轴二(12)上安装有皮带轮一(15)和皮带轮二(16),转轴一(11)的顶端安装有皮带轮一(15),转轴三(13)的顶端安装有皮带轮二(16),两个皮带轮一(15)之间连接有皮带一(17),两个皮带轮二(16)之间连接有皮带二(18),沉淀箱(2)的顶壁上通过支撑杆(19)安装有支撑板(20),支撑板(20)的下表面安装有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轴与转轴二(12)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板废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反应箱(1)、沉淀箱(2)和混凝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1)、沉淀箱(2)和混凝箱(3)内腔的底部均连接有导流筒(4),导流筒(4)的底端连接有排料管(5),反应箱(1)和混凝箱(3)的内壁上均安装有pH检测计(6),反应箱(1)和沉淀箱(2)之间连接有管道一(7),管道一(7)上安装有水泵一(8),沉淀箱(2)和混凝箱(3)之间连接有管道二(9),管道二(9)上安装有水泵二(10),反应箱(1)的顶壁上安装有转轴一(11),沉淀箱(2)的顶壁上安装有转轴二(12),混凝箱(3)的顶壁上安装有转轴三(13),转轴一(11)、转轴二(12)和转轴三(13)的底部均安装有多根搅拌杆(14),转轴二(12)上安装有皮带轮一(15)和皮带轮二(16),转轴一(11)的顶端安装有皮带轮一(15),转轴三(13)的顶端安装有皮带轮二(16),两个皮带轮一(15)之间连接有皮带一(17),两个皮带轮二(16)之间连接有皮带二(18),沉淀箱(2)的顶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文金,赖庄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百顺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