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德沃公司专利>正文

热交换单元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4932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53
描述了一种热交换单元(10),其包括:安装在容纳壳体(11)中的螺旋形的热交换器(13),第一传热流体在所述热交换器(13)中循环;限定在所述壳体(11)中的第一热交换室(22),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一热交换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室(22)中,并且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室(22)中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第一收集室(15)限定在所述热交换器(13)的外部;限定在所述壳体(11)中的第二热交换室(26),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二热交换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室(26)中,并且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室(26)中,在所述热交换器(13)的外部,限定了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所述第二收集室(16);从所述第二热交换室(26)开始的、限定在所述容纳壳体(11)的外围侧壁(11c)中并且邻近所述容纳壳体(11)的后壁(11d)的流体出口通道(35)。所述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室(22;26)在所述热交换器(13)内部由包括大体呈板状的主体的第一分离元件(14)分隔开,而在所述热交换器(13)外部则由至少一个第二分离元件(32)分隔开,所述第二分离元件(32)在所述热交换器(13)的径向外壁(13a)与所述容纳壳体(11)的所述外围侧壁(11c)之间径向延伸,以在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所述第一收集室(15)和第二收集室(16)之间限定至少一个流体的通道(17)。所述热交换单元(10)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分离元件(32)和所述容纳壳体(11)的所述后壁(11d)之间轴向延伸的一对轴向分离挡板(24a;24b),并且所述轴向分离挡板(24a;24b)构造成将限定在所述轴向分离挡板(24a;24b)上游的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所述第二收集室(16)的第一部分(16a)与限定在所述挡板(24a;24b)下游的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所述第二收集室(16)的第二部分(16b)分隔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交换单元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单元以及可以通过这种单元进行的热交换方法。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单元,该热交换单元包括安装在各自的容纳壳体中的至少一个热交换器,该单元优选地而不是排他性地用于加热系统或空调系统中的水加热设备中,既用于家庭使用又用于住宅区、工业区或购物区的建筑群。在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术语“热交换单元”用于表示单元,优选为模块式单元,该单元包括安装在各自的容纳壳体中的至少一个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被构造成进行在热交换器内部循环的第一传热流体与在热交换器本身外部的容纳壳体中流动的第二传热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在优选实施例中,并且如在下文中将变得显而易见的,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凝式的热交换单元及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热交换单元的功能是在两种流体之间传递热能,以下将两种流体精确地称为第一传热流体和第二传热流体。例如,就普通的家用燃气锅炉而言,热交换单元的功能是借助于燃烧器产生的热燃烧气体来加热在安装在该单元中的热交换器内循环的水。为此,冷凝式热交换单元例如被构造成既利用由于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单元(10),包括:/n-容纳壳体(11),所述容纳壳体(11)包括后壁(11d)和外围侧壁(11c),/n-螺旋形的热交换器(13),所述热交换器(13)包括供第一传热流体流动的至少一个管状导管,所述管状导管按照多个线圈的方式围绕螺旋结构的纵轴(A-A)盘绕;所述热交换器(13)安装在所述容纳壳体(11)中;/n-第二传热流体的供给区(21),所述供给区(21)用于与所述第一传热流体进行热交换,所述供给区(21)同轴地限定在所述壳体(11)中并且相对于所述热交换器(13)在内部;/n-第一热交换室(22),所述第一热交换室(22)限定在所述容纳壳体(11)中,并且所述第一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9 IT 1020170001370131.一种热交换单元(10),包括:
-容纳壳体(11),所述容纳壳体(11)包括后壁(11d)和外围侧壁(11c),
-螺旋形的热交换器(13),所述热交换器(13)包括供第一传热流体流动的至少一个管状导管,所述管状导管按照多个线圈的方式围绕螺旋结构的纵轴(A-A)盘绕;所述热交换器(13)安装在所述容纳壳体(11)中;
-第二传热流体的供给区(21),所述供给区(21)用于与所述第一传热流体进行热交换,所述供给区(21)同轴地限定在所述壳体(11)中并且相对于所述热交换器(13)在内部;
-第一热交换室(22),所述第一热交换室(22)限定在所述容纳壳体(11)中,并且所述第一热交换室(22)中容纳有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一热交换部分,所述第一热交换室(22)包括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第一收集室(15),所述第一收集室(15)限定在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一热交换部分的径向外壁(13a)与所述容纳壳体(11)的所述外围侧壁(11c)之间,且相对于所述热交换器(13)在外部;
-第二热交换室(26),所述第二热交换室(26)限定在所述容纳壳体(11)中,并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室(26)中容纳有热交换器(13)的第二热交换部分,所述第二热交换室(26)包括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第二收集室(16),所述第二收集室(16)限定在所述热交换器(13)的第二热交换部分的径向外壁(13a)与所述容纳壳体(11)的所述外围侧壁(11c)之间,且相对于所述热交换器(13)在外部;
-从所述第二热交换室(26)开始的流体出口通道(35),所述流体出口通道(35)限定在靠近所述壳体(11)的所述后壁(11d)的所述容纳壳体(11)的所述外围侧壁(11c)中;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室(22;26)在所述热交换器(13)内部被第一分离元件(14)分离,所述第一分离元件(14)包括大体上呈板状的主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室(22;26)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分离元件(32)在所述热交换器(13)的外部被进一步分离,所述第二分离元件(32)在所述热交换器(13)的径向外壁(13a)与所述容纳壳体(11)的所述外围侧壁(11c)之间径向延伸,所述第二分离元件(32)至少在从所述第二热交换室(26)开始的所述流体出口通道(35)处围绕所述热交换器(13)周向延伸,以在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所述第一收集室(15)和所述第二收集室(16)之间限定至少一个流体通道(17);
并且所述热交换单元(10)还包括一对轴向分离挡板(24a;24b),所述轴向分离挡板(24a;24b)在所述第二分离元件(32)和所述容纳壳体(11)的所述后壁(11d)之间轴向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将限定在所述轴向分离挡板(24a;24b)上游的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所述第二收集室(16)的第一部分(16a)与限定在所述挡板下游的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所述第二收集室(16)的第二部分(16b)分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单元(10),其中,所述第二分离元件(32)大体上成形为圆形冠状的扇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单元(10),其中,所述第二分离元件(32)被构造成封闭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所述第一收集室(15)的横截面面积的至少90%,所述第一收集室(15)限定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室(22)中的所述热交换器(13)的径向外侧位置。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10),其中,所述第二分离元件(32)具有由25°至200°的角度限定的围绕所述热交换器(13)的周向延伸部。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10),其中,所述第二分离元件(32)被构造成允许所述容纳壳体(11)内的所述第二传热流体沿着大体平行于所述壳体(11)的所述外围侧壁(11)的方向并毗邻所述外围侧壁(11)地朝向所述第二热交换室(26)的外围流动。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10),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分离元件(32)限定在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所述第一收集室(15)与所述第二收集室(16)之间的所述至少一个流体通道(17)的流体流的横截面面积沿所述容纳壳体(11)的所述外围侧壁(11c)均匀分布。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10),其中,所述第二分离元件(32)大体上跨过从所述第二热交换室(26)开始的所述流体出口通道(35)的纵向中心线平面周向延伸。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10),其中,所述第二分离元件(32)在所述第一分离元件(14)处围绕所述热交换器(13)周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单元(10),其中,所述第一分离元件(14)包括至少部分地插入于所述热交换器(13)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分的线圈与所述热交换器(13)的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的线圈之间的环形冠部(14b)。


10.根据权利要求1和/或9所述的热交换单元(10),其中,所述第二分离元件(32)从所述环形冠部(14b)或从所述壳体(11)的所述外围侧壁(11c)径向延伸。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10),其中,所述第一分离元件(14)的大体上呈板状的主体在中心处设置有面向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所述供给区(21)的隔热元件(19)。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10),其中,所述第一分离元件(14)包括从所述第一分离元件(14)的后表面面向所述壳体(11)的所述后壁(11d)延伸的多个热交换突起(23)。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10),其中,所述轴向分离挡板(24a;24b)在所述热交换器(13)的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分的径向外壁(13a)与所述壳体(11)的所述外围侧壁(11c)之间径向延伸。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10),其中,所述轴向分离挡板(24a;24b)固定至所述第二分离元件(32)或与所述第二分离元件(32)一体地形成。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10),其中,所述轴向分离挡板(24a;24b)从所述壳体(11)的所述外围侧壁(11c)开始径向延伸。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10),其中,所述轴向分离挡板(24a;24b)被构造成封闭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所述第二收集室(16)的横截面面积的至少90%,所述第二收集室(16)相对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室(26)中的所述热交换器(13)限定在外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热交换单元(10),其中,所述轴向分离挡板(24a;24b)大体沿限定在第二热交换室(26)中的第二传热流体的第二收集室(16)的整个轴向展开,在所述第二分离元件(32)与所述容纳壳体(11)的所述后壁(11d)之间轴向延伸。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10),其中,限定在所述轴向分离挡板(24a;24b)下游的所述第二传热流体的所述第二收集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科·詹诺尼
申请(专利权)人:康德沃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