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壁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481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30
一种穿孔(O1、O2、O3)的喷雾壁(26)的制造方法,压力下的流体产品通过这些孔而被喷雾成细小液滴,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使最初平的可变形材料的带变形,以形成弯曲区域,b‑在弯曲区域上穿出多个平行的孔,以形成弯曲的穿孔区域,c‑使弯曲的穿孔区域变形,以形成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Z4),在该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处的孔(O1、O2、O3)是发散的,以及d‑围绕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Z4)切割带(26i),同时有利地留出围绕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Z4)的外围平面范围(Z5),以获得喷雾壁(2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分配壁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产品分配头的喷雾壁,其旨在与诸如泵或阀的分配构件相配合。流体产品分配头可以集成到或安装在分配构件上。分配头可包括支撑表面,以构成推杆,使用者按压该推杆以致动分配构件。作为变型,分配头可以不具有支撑表面。这种流体产品分配头经常用于香水、化妆品或者甚至制药领域。常规的分配头,例如推杆型分配头,包括:-使用者可以用手指,例如食指,按压的支撑表面,-旨在与例如泵或阀的分配构件的出口连接的集液井,-轴向安装壳体,主轴在其中延伸,壳体限定侧壁和前壁,以及-斗形喷嘴,其包括大体上呈圆柱形的壁,该喷嘴的一端被形成喷雾孔的喷雾壁封闭,该喷嘴沿轴X安装在轴向安装壳体中,并且其圆柱形壁围绕主轴嵌入并且其轴向挡块喷雾壁抵靠主轴前壁。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集液井通过单个进液管连接到轴向安装壳体。另一方面,通常在喷嘴的喷雾壁处形成涡流系统。涡流系统通常包括多个切向涡流通道,这些切向涡流通道通向以喷嘴喷雾孔居中的涡流室。涡流系统布置在喷雾孔上游。在文献EP1878507A2中,描述了一种喷嘴的多个实施例,该喷嘴包括喷雾壁,多个直径约为1至100μm,公差为20%,大体上相同或完全相同的喷雾孔刺穿喷雾壁。这种喷雾壁可以产生液滴尺寸相对均匀的喷雾。在该文件的一个实施例中,壁是弯曲的,孔是发散的。但是喷雾锥角仍然很小。在文献EP1698399A1中,喷雾壁厚度恒定,但是是弯曲的。垂直于壁所在平面开出多个孔,因此壁仍然是平面的。一旦壁是弯曲的,壁的曲率使孔发散。文献明确在弯曲后,孔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恒定的截面。在该文献中没有说明穿孔的平面的壁以何种方式或何时获得弯曲。在附图中,弯曲的曲率小,因而喷雾锥角小。本专利技术旨在限定一种制造大锥角喷雾壁的方法,且该方法不必进行过度弯曲,过度弯曲很难甚至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穿孔的喷雾壁的制造方法,压力下的流体产品通过这些孔而被喷雾成细小液滴,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使最初平的可变形材料的带变形,以形成弯曲区域,b.在弯曲区域上穿出多个平行的孔,以形成弯曲的穿孔区域,c.使弯曲的穿孔区域变形,以形成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在该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处的孔是发散的,以及d.围绕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切割带,同时有利地留出围绕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的外围平面范围,以获得喷雾壁。根据简单实施例,步骤c-可以包括使弯曲的穿孔区域变平,以便产生平的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换言之,从平面构型开始回到平面构型:同时,在临时弯曲的中间构型时穿孔。根据另一个更成功的实施例,步骤c-可以包括通过使弯曲的穿孔区域的凹面变成凸面或者相反凸面变成凹面,使弯曲的穿孔区域变形,以便产生在另一个方向上弯曲的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两次弯曲的形状和程度可以对称或不对称。弯曲区域和弯曲的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有利地限定相对于外围平面范围小于30度的迎角。如果要制作带有45度倾斜孔的喷雾壁,即喷雾锥角为90度,那么两个弯曲区域中的每一个只需具有20度至25度的迎角。还可以使弯曲区域具有30度的迎角,并使双变形的弯曲穿孔区域具有15度的迎角。因此,可以制造具有大锥角和低弯曲度的喷雾壁。有利地,步骤a-包括冲压带,以产生呈圆顶形或碗形的弯曲区域。有利地,步骤d-包括冲压弯曲的穿孔区域以产生呈圆顶形或碗形的弯曲的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因此,可以进行冲压、平行穿孔,然后进行“反冲压”,以使弯曲的穿孔区域重新回到其原始的平面状态或将其处于相反或对称的弯曲状态。与简单的“展平”相比,这种“镜像弯曲”的优点是使孔更加向外发散。有利地,步骤b-可以包括穿出不同直径的孔。例如,可以将孔布置成同心圆,而内圈的孔的直径小于或大于外圈的孔的直径。步骤b-包括穿10至500个孔,孔的直径约为1至100μm,有利地约为5至30μm,优选为5至20μm。有利地,步骤c-可以包括局部减小弯曲的穿孔区域的厚度。壁的厚度的这种减小可以使孔的直径和截面发生变化。本专利技术还说明了一种流体产品分配头的特征,该流体分配头具有安装壳体,喷嘴被插入到安装壳体中,该喷嘴包括特征说明如上的喷雾壁。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以下事实:在带不平的情况下穿孔:带可以是呈凸面的或呈凹面的,具有旋转对称或镜像对称的凸起或凹陷的形状。带可以简单地弯曲,具有或不具有折痕,甚至可以压成呈碗形的形状。一旦穿孔,随后的重新平整或反向弯曲会根据所考虑的面造成孔发散或孔会聚。甚至可以考虑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来产生具有会聚射流的喷雾壁,从而通过碰撞产生分散现象。附图说明现在将参考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给出的附图和多个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图中:图1是通过装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分配头的泵的垂直横剖面图,图2是图1的分配头非常大的放大图,图3是图2的喷雾壁的横剖面非常大的放大图,图4a至图4e是旨在示出图3喷雾壁制造方法的透视图,以及图5a至5e是对应于图4a至4e的横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分配头T安装在分配构件P上,例如泵或阀,其具有香水或制药领域完全常规的设计。使用者通过用手指,通常是食指,轴向按压在头T上来致动该分配构件P。在泵的情况下,这种对泵P和头T内部流体产品的轴向按压产生的额定压力约为5至6巴,优选为5.5至6巴。但是可能会出现7至8巴的峰值,但那是处于异常使用状态。相反,当接近2.5巴时,喷雾会变差,在2.5至2.2巴之间,喷雾会发生巨大变化,而在2巴以下时,则不再喷雾。在装有阀的喷雾器的情况下,推进剂气体产生的初始压力约为12至13巴,然后随着气雾剂的排空而下降至约6巴。香水和化妆品领域的初始压力通常为10巴。当包括头T和泵或阀的组件安装在流体产品容器上时,则构成流体产品分配器,其完全是手动的,没有能量供应,特别是电能。相比之下,在(特别是压电式)超声振动喷雾器的
中,喷嘴处的流体产品的压力约为1巴,即大气压,甚至略小于1巴。由于施加的压力值和使用的能量,这些超声振动喷雾器不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参考图1至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分配头T的组成零件及其相互装配。分配头T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零件,即头主体1和喷嘴2。这两个零件可以通过塑料材料注塑制成。头部主体1优选地以单体件的方式制成:但是其可以由彼此组装在一起的多个零件制成。喷嘴2可以以单材料单体件的方式制成,但是优选地,其通过包覆成型制成,如下所示。头主体1包括大体上呈圆柱形的外围裙部10,该裙部在其上端由板14封闭。头主体1还包括连接套筒15,该连接套筒在此同心地延伸到外围裙部10内部。连接套筒15从板14向下延伸。连接套筒15在内部限定了集液井11,该集液井向下开口,且其上端由板14封闭。连接套筒15用于安装在分配构件P致动杆P5自由端上。该致动杆P5可沿纵轴前后移动。致动杆P5是中空的,以便限定与泵P或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孔(O1、O2、O3)的喷雾壁(26)的制造方法,压力下的流体产品通过这些孔而被喷雾成细小液滴,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a-使最初平的可变形材料的带(26i)变形,以形成弯曲区域(Z1),/nb-在弯曲区域(Z1)上穿出多个平行的孔(O),以形成弯曲的穿孔区域(Z2),/nc-使弯曲的穿孔区域(Z2)变形,以形成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Z3;Z4),在该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处的孔(O1、O2、O3)是发散的,以及/nd-围绕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Z3;Z4)切割带(26i),同时有利地留出围绕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Z3;Z4)的外围平面范围(Z5),以获得喷雾壁(26)。/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01 FR PCT/FR2017/053344;20180309 FR 18520721.-一种穿孔(O1、O2、O3)的喷雾壁(26)的制造方法,压力下的流体产品通过这些孔而被喷雾成细小液滴,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使最初平的可变形材料的带(26i)变形,以形成弯曲区域(Z1),
b-在弯曲区域(Z1)上穿出多个平行的孔(O),以形成弯曲的穿孔区域(Z2),
c-使弯曲的穿孔区域(Z2)变形,以形成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Z3;Z4),在该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处的孔(O1、O2、O3)是发散的,以及
d-围绕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Z3;Z4)切割带(26i),同时有利地留出围绕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Z3;Z4)的外围平面范围(Z5),以获得喷雾壁(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包括使弯曲的穿孔区域(Z2)变平,以便产生平的双重变形的穿孔区域(Z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包括通过使弯曲的穿孔区域的凹面变成凸面或者相反凸面变成凹面,使弯曲的穿孔区域(Z2)变形,以便产生在另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贝朗热F·杜奎特C·皮埃尔
申请(专利权)人:阿普塔尔法国简易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