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回排阀、包括该阀的挠性管组件及包括该阀的双出口流体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80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29
公开了防回排阀、包括一个或多个防回排阀的挠性管组件、以及包括一个或多个挠性管组件和/或防回排阀的流体过滤器。在实施例中,防回排阀和挠性管组件是在其用于例如双泵变速器流体过滤器的多(例如双)泵流体过滤器的背景下描述的。还描述了包括整体式和可分离式挠性管组件的双泵流体过滤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回排阀、包括该阀的挠性管组件及包括该阀的双出口流体过滤器
本公开涉及用于流体过滤器的防回排阀、包括防回排阀的挠性管组件、以及包括防回排阀和/或包括防回排阀的挠性管组件的双出口流体过滤器。附图说明随着以下详细描述的进行,并且参考附图,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实施例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其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其中:图1A是符合本公开的双出口流体过滤器的透视分解图;图1B是符合本公开的双出口流体过滤器的侧视分解图;图1C是符合本公开的双出口流体过滤器的侧视图;图1D是符合本公开的双出口流体过滤器的上盖的透视图;图1E是符合本公开的双出口流体过滤器的俯视图;图1F是符合本公开的双出口流体过滤器的仰视图;图1G是符合本公开的双出口流体过滤器的剖视图;图1H是图1G的区域A的放大剖视图;图2A是符合本公开的挠性管组件的透视分解图;图2B是符合本公开的挠性管组件的顶部的透视图;图2C是符合本公开的挠性管组件的底部的透视图;图2D是符合本公开的包括在关闭位置中的防回排阀的挠性管组件的截面图;图2E是符合本公开的包括在打开位置中的防回排阀的挠性管组件的截面图。图3A是符合本公开的包括防回排阀的双出口流体过滤器的另一示例的分解图;图3B是图3A的双出口流体过滤器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3C是在图3A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示例防回排阀的放大分解图;图3D是处于关闭状态的图3A-图3C的实施例的防回排阀的侧截面图;和图3E是处于打开状态的图3A-图3C的实施例的防回排阀的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汽车工业中,最近的重点放在开发越来越省油的车辆上。因此,汽车和其他车辆开发公司已经探索了无数方法来降低车辆的燃油消耗。这些努力导致了所谓的“起停”或混合技术的开发和实施,该技术通常用于在各种条件下自动开启和关闭车辆的发动机。例如,响应于检测到车辆已经响应于车辆操作者踩下制动踏板而停止,起停技术可以自动关闭车辆的发动机。当车辆停止且发动机关闭时,传感器可以监测到施加于制动踏板的压力变化。响应于检测到的制动压力变化,起停技术可以自动重启车辆的发动机,此时操作者可以踩下油门踏板以使车辆移动。起停技术的一个好处是,它可以减少车辆在怠速空转时消耗的燃油量。虽然起停技术可以对油耗具有积极影响,但其实施可能会导致不良的用户体验和/或车辆其他部件的过早磨损。例如,许多车辆的变速器由变速器流体润滑,该变速器流体可以在机械抽吸泵的作用下行进通过变速器。当车辆发动机开启时,机械抽吸泵工作,但当车辆发动机关闭时,机械抽吸泵不工作。更具体地说,当车辆发动机开启时,机械抽吸泵可将变速器流体通过变速器过滤器组件、通过变速器管线吸入变速器,之后变速器流体可返回变速器过滤器。当发动机关闭时,机械抽吸泵不工作,变速器和/或变速器管线中的变速器流体可能会排回到变速器过滤器(汇集在变速器过滤器内)。这可能导致变速器管线中和/或变速器的离合器组件内存在气泡。这也可能在变速器内导致变速器流体管线压力下降和离合器分离。这可能会在采用起停技术的车辆中产生不良的操作者和/或乘客体验,因为每次车辆发动机自动关闭时都可能发生变速器流体的回排,从而潜在地导致每当发动机自动开启时车辆驾驶员或乘客可能会感觉到的空泡噪声、振动等。为了解决该问题,开发了所谓的双泵变速器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包括第一变速器泵、第二变速器泵和变速器过滤器组件。第一变速器泵通常是机械泵,被配置为当车辆的发动机开启时使变速器流体从变速器过滤器行进通过车辆的变速器。第二泵通常是电动泵,被配置为当车辆发动机例如通过起停技术关闭时工作。更具体地,当车辆的发动机关闭时(例如,通过起停技术),第一(机械)变速器泵不能工作,但是第二(电)变速器泵工作(例如,依靠由车辆的电气系统提供的电力)以使变速器流体从变速器过滤器行进并通过变速器。当车辆的发动机自动关闭时,第二变速器泵的工作可以保持变速器流体的管线压力,并因此可以减少空泡、振动等的发生。尽管双泵变速器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变速器流体回排(及其相关问题)的发生,但在这种系统中仍会出现一定量的变速器流体回排。例如,双泵变速器过滤器系统可以采用具有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单个变速器过滤器,其中第一出口被配置为联接到第一(机械)变速器泵的入口,第二出口被配置为联接到第二(电)变速器泵的入口。在一些车辆中,第一和第二变速器泵可以安装成使得它们各自的入口位于不同的高度。例如,第一变速器泵的入口可被定位为物理上低于第二变速器泵的入口。由于物理布局,一些双泵变速器过滤器系统被配置成使得过滤器组件一部分朝向第二变速器泵的入口向上倾斜。这种系统还可以包括挠性管(flextube),该挠性管被配置成将过滤器组件的第二出口联接到第二变速器泵的入口。挠性管也可以是可弹性挠曲的,使得其可以在有限的运动范围内挠曲和移动,同时保持流体密封。该运动范围可用于解决几何方面的考虑(例如,允许组装或维修)和/或便于第二出口与第二变速器泵的入口的联接。运动范围还可以解决制造方面的考虑,如公差累积,或使得不灵活的几何形状不现实的任何其他设计原因。如前所述,第二变速器泵可在车辆发动机关闭时工作(例如,已经通过起停技术自动停止),以通过过滤器组件的第二出口、通过挠性管将变速器流体抽(例如,通过抽吸)到变速器中。然而,当车辆的发动机长时间关闭时(例如,当车辆被操作者关闭时),例如由于挠性管的倾斜和/或过滤器组件的倾斜,挠性管内的变速器流体可能回排到过滤器组件中。这可能潜在地导致在挠性管内形成气泡,当第二变速器泵再次工作时,这转而又会产生不期望的空泡噪声和/或振动。因此,仍然需要开发改进的双泵变速器过滤器系统。本公开的方面涉及防回排阀、包括一个或多个防回排阀的挠性管组件、以及包括一个或多个挠性管组件和/或防回排阀的流体过滤器。为了说明的目的,防回排阀和挠性管组件在本文中在其用在双泵流体过滤器的背景中被描述,例如双泵变速器流体过滤器。然而,应该理解的是,这里描述的防回排阀和挠性管组件不限于在双泵变速器流体过滤器的背景中使用,并且可以用于任何其他合适的应用中。图1A-图1H描绘了符合本公开的双泵流体过滤器100的各种视图。在实施例中,双泵流体过滤器100是双泵变速器过滤器,但是它可以用于和/或适用于如上所述的其他用途。流体过滤器100包括上盖101、下盖103、过滤介质105和可选的滤网组件107。如图1D、图1E和图1F所示,上盖101包括上盖主体112,下盖103包括下盖主体119。如图1C、图1G和图1H中最佳示出的,上盖101和下盖103可以彼此结合,使得腔108存在于上盖101的内表面与下盖103的内表面之间。更具体地,上盖主体112和下盖主体119的外周凸缘(未标记)可以通过焊接(例如,激光焊接)、卷边、粘合、一个或多个紧固件等彼此联接。过滤介质105设置在由上盖101和下盖103形成的腔108内。上盖101和下盖103的联接使得在过滤器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挠性管组件,包括:/n挠性管主体,具有近端开口、远端开口和阀密封表面;/n防回排阀组件,设置在所述挠性管主体的腔内,所述防回排阀组件包括帽、偏压构件、活塞和阀座;/n其中:/n所述活塞包括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包括底部;/n所述防回排阀组件能够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移动;/n所述帽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活塞腔内;/n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偏压构件推动所述活塞抵靠所述阀座,从而使得所述阀座的至少一部分接合所述阀密封表面;并且/n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腔的所述底部接触所述帽的至少一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8 US 62/573,7421.一种挠性管组件,包括:
挠性管主体,具有近端开口、远端开口和阀密封表面;
防回排阀组件,设置在所述挠性管主体的腔内,所述防回排阀组件包括帽、偏压构件、活塞和阀座;
其中:
所述活塞包括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包括底部;
所述防回排阀组件能够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移动;
所述帽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活塞腔内;
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偏压构件推动所述活塞抵靠所述阀座,从而使得所述阀座的至少一部分接合所述阀密封表面;并且
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腔的所述底部接触所述帽的至少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管组件,其中:
所述挠性管主体包括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外部凹槽;
所述挠性管组件进一步包括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被构造成坐落于所述外部凹槽内并当所述挠性管组件被安装在流体过滤系统的出口内时压缩抵靠所述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管组件,其中:
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阀座和所述阀密封表面形成防止流体流过所述挠性管组件的流体不能渗透的密封;
所述挠性管组件能够在关于延伸穿过所述挠性管组件的轴线的运动范围内移动,同时保持所述流体不能渗透的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管组件,其中所述活塞被联接到所述阀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挠性管组件,其中:
所述阀座包括限定凹口的突起;并且
所述活塞包括活塞凸缘;并且
所述活塞凸缘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凹口内,以将所述阀座联接到所述活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管组件,其中所述帽包括帽主体和杆,所述帽主体包括圆周表面,所述圆周表面邻接所述挠性管主体的在所述远端开口附近的帽邻接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挠性管组件,其中:
所述活塞包括限定所述活塞腔的活塞上部主体;
所述杆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活塞腔内;
所述杆包括侧壁和止动表面;
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止动表面邻接所述活塞腔的所述底部;并且
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止动表面远离所述活塞腔的所述底部定位,以在所述活塞腔的所述底部与所述止动表面之间限定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挠性管,其中:
所述帽包括在所述圆周表面内的帽主体,所述帽主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且
至少一个开口从所述上表面至所述下表面延伸穿过所述帽主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挠性管,其中所述偏压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围绕所述活塞上部主体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挠性管,其中所述杆包括侧壁,该侧壁具有延伸穿过其中的至少一个开口。


11.一种双泵流体过滤装置,包括:
上盖,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
下盖,联接到所述上盖以限定腔,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卜拉欣·A·哈利勒M·朱克让
申请(专利权)人:费尔特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