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的自动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收集处理技术,涉及河湖水面漂浮垃圾的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河流、湖泊等水域内漂浮垃圾的存在不仅仅影响了人类居住环境的美观,破坏了流域的景观,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垃圾的存在污染了水中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造成了生物链的断裂,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引起了个别物种的剧增,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而现有的垃圾清污船种类繁多,作业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但它们都存在着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垃圾清污船体积庞大,在作业时难以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当有其他船只经过时无法顺利进行避让,容易造成水面交通的堵塞。另一方面是,许多垃圾清污船还需要人工进行垃圾的收集,效率低下,无法保证作业人员的人生安全。因此,设计出一种基于河湖漂浮垃圾的自动回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清污船存在的诸多缺点已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水面垃圾回收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河湖漂浮垃圾的自动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水面漂浮垃圾的自动回收装置,包括船体,在船体一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面漂浮垃圾的自动回收装置,包括船体(19),其特征是:在船体(19)一侧或两侧铰接有船臂(18),船臂(18)与船体(19)侧壁间由伸缩机构连接;船臂(18)设有垃圾收集单元,垃圾收集单元包括导流板(3)、垃圾收集位置(9)、垃圾袋、卡扣(7)、垃圾箱框架(20),垃圾收集位置(9)是在船臂(18)朝下开设的槽体,槽体的行船方向的一端是开口的,作为垃圾进口(4),垃圾袋置于垃圾箱框架内部,卡扣(7)卡接于垃圾箱框架,垃圾袋口口朝向行船方向,导流板(3)固定在船臂(18)前侧壁,且导流板(3)板面相对船臂(18)上沿倾斜,导流板(3)较低的一端靠近垃圾进口(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漂浮垃圾的自动回收装置,包括船体(19),其特征是:在船体(19)一侧或两侧铰接有船臂(18),船臂(18)与船体(19)侧壁间由伸缩机构连接;船臂(18)设有垃圾收集单元,垃圾收集单元包括导流板(3)、垃圾收集位置(9)、垃圾袋、卡扣(7)、垃圾箱框架(20),垃圾收集位置(9)是在船臂(18)朝下开设的槽体,槽体的行船方向的一端是开口的,作为垃圾进口(4),垃圾袋置于垃圾箱框架内部,卡扣(7)卡接于垃圾箱框架,垃圾袋口口朝向行船方向,导流板(3)固定在船臂(18)前侧壁,且导流板(3)板面相对船臂(18)上沿倾斜,导流板(3)较低的一端靠近垃圾进口(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的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伸缩机构是电控液压杆(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的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垃圾箱预存单元,垃圾箱预存单元有垃圾箱预存处(5)、弹簧(6)、弹性杆(8)、机械柱(10)、垃圾收集箱,垃圾箱预存处(5)位于垃圾收集位置(9)斜上方的船臂(18)内空间中,垃圾收集箱有多个,垃圾收集箱并排在垃圾箱预存处(5)中,弹簧(6)一端固定于垃圾箱预存处(5)内壁、另一端顶触垃圾收集箱,垃圾收集箱行船方向一侧有活动门(21),活动门(21)与垃圾收集箱之间是弹性杆(8)连接,机械柱(10)设于船臂(18)中,机械柱(10)连接着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在垃圾箱预存处(5)侧壁,压力感受器与机械柱(10)联动,垃圾袋收集满压迫压力感受器,机械柱(10)伸出,机械柱(10)端头对活动门(21)施力,迫使活动门(21)回位,垃圾收集位置(9)的位置上方是连通的,用来使垃圾收集箱下落,垃圾收集位置(9)侧壁底部设有挡块(26)和滑槽,挡块阻挡垃圾收集箱前移、下落,滑槽作为垃圾收集箱向后移动的滑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的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弹性杆(8)是扭簧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的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是:还设有垃圾存放处(12)、垃圾提取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玉云,周春,段迪,古玉雪,周龙峰,孙浩,赵志蕊,马永江,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