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4383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微处理器双向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并且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片的输入端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继电器、半导体制冷片、中央处理器、倒计时时钟、定时器、时间设定按钮、过充保护模块、充放电控制模块、充放电端口、动力电池组、电压平衡模块以及动力电池组检测模块之间的互相配合,使得动力电池组处于充放电的过程中,能够自动改善动力电池组所处箱体内的温度值,且能够有效避免动力电池组出现过充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针对新能源汽车冷热管理,需要使动力电池组处于20—25℃的环境下,当动力电池组工作温度高于45℃时,动力电池组的使用时间就会明显缩短,60℃时,动力电池组会有爆炸的风险,而当动力电池组的工作温度过低时,又会使充电时长大大增加,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当动力电池组处于充放电的状态下,无法自动改善动力电池组所处的工作环境,温度较低时,充电进度慢,甚至无法补充电能,且无法对动力电池组的充电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容易出现过充的现象,而动力电池组处于过充的状态下会释放大量的热能,进而会严重影响其自身的使用寿命,甚至出现爆炸的事故,因此亟需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控制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与微处理器(2)双向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5)的输出端电连接,并且微处理器(2)的输出端与继电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3)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片(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过充保护模块(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过充保护模块(6)的输出端与充放电控制模块(7)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7)的输出端与充放电端口(8)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充放电端口(8)的输出端与动力电池组(9)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组(9)与动力电池检测模块(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与微处理器(2)双向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5)的输出端电连接,并且微处理器(2)的输出端与继电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3)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片(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过充保护模块(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过充保护模块(6)的输出端与充放电控制模块(7)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7)的输出端与充放电端口(8)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充放电端口(8)的输出端与动力电池组(9)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组(9)与动力电池检测模块(10)双向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检测模块(10)与中央处理器(1)双向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1)输入端与定时器(14)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定时器(14)的输入端与时间设定按钮(15)的输出端电连接,并且定时器(14)的输出端与倒计时时钟(1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倒计时时钟(13)与中央处理器(1)双向电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爱明成青衡孙杰蒙金妮杨锋王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六和节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