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铜基石墨烯异构锂电池高导性储能模块及系统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4369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5
一种基于铜基石墨烯异构锂电池高导性储能模块及系统设备,包括模块外壳与散热器组成外部结构及内部的锂电池单体、铜基石墨烯膜片、石墨烯膜片及金属板,将所述铜基石墨烯膜片中间部分粘贴在所述锂电池单体的同一面上,再将粘贴所述铜基石墨烯膜片的所述锂电池单体叠加起来,然后将所述铜基石墨烯膜片两端部分折弯紧靠所述单体电池侧面,所述石墨烯膜片放置在所述金属板与所述散热器中间,形成“夹心饼”结构,然后将所述金属板外露面紧贴所述铜基石墨烯膜片两端折弯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铜基石墨烯和石墨烯高导热性的特性,通过巧妙的异构设计,形成快速的散热通道,将锂电池模块及系统设备的性能及安全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铜基石墨烯异构锂电池高导性储能模块及系统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铜基石墨烯异构锂电池高导性储能模块及系统设备。
技术介绍
未来对清洁能源的应用是一种趋势,人类会更多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潮汐能,因为这些能源具有可持续性,但是这些能源都具有不可控性,若需要随用随取,就需要建设具有储能功能的设备,目前市场上,储能系统设备结构基本一样,都是采用堆积的方式,将各种设备放置在一起,组成整体的储能系统设备,在储能模块的设计上没有做到精细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铜基石墨烯异构锂电池高导性储能模块及系统设备,本专利技术引入铜基石墨烯和石墨烯产品及技术,结合锂电池单体特性,创新出一种铜基石墨烯异构结构,与锂电池单体和散热器进行融合,组成一种具有高导传导特性的快速散热通道,提升锂电池组的散热性能,降低被动散热能耗,进而升级电池组的储能性能和使用寿命,确保储能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绿色环保的运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铜基石墨烯异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铜基石墨烯异构锂电池高导性储能模块及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模块外壳与散热器组成外部结构及内部的锂电池单体、铜基石墨烯膜片、石墨烯膜片及金属板,取若干所述锂电池单体,将所述铜基石墨烯膜片中间部分粘贴在所述锂电池单体的同一面上,再将粘贴所述铜基石墨烯膜片的所述锂电池单体叠加起来,然后将所述铜基石墨烯膜片两端部分折弯紧靠所述单体电池侧面,所述石墨烯膜片放置在所述金属板与所述散热器中间,形成“夹心饼”结构,然后将所述金属板外露面紧贴所述铜基石墨烯膜片两端折弯处,由上述结构组合锂电池高导性储能模块,所述系统设备还包括BMS电池管理模块、变流器、控制柜及EMS管理系统,将若干块所述锂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铜基石墨烯异构锂电池高导性储能模块及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模块外壳与散热器组成外部结构及内部的锂电池单体、铜基石墨烯膜片、石墨烯膜片及金属板,取若干所述锂电池单体,将所述铜基石墨烯膜片中间部分粘贴在所述锂电池单体的同一面上,再将粘贴所述铜基石墨烯膜片的所述锂电池单体叠加起来,然后将所述铜基石墨烯膜片两端部分折弯紧靠所述单体电池侧面,所述石墨烯膜片放置在所述金属板与所述散热器中间,形成“夹心饼”结构,然后将所述金属板外露面紧贴所述铜基石墨烯膜片两端折弯处,由上述结构组合锂电池高导性储能模块,所述系统设备还包括BMS电池管理模块、变流器、控制柜及EMS管理系统,将若干块所述锂电池高导性储能模块堆积起来,与所述BMS串并联,然后通过数据总线CAN与所述变流器、所述EMS管理系统和所述控制柜连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铜基石墨烯异构锂电池高导性储能模块及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基石墨烯膜片是一种铜膜与石墨烯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家奇刘平缪应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誉能源科技泰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