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的约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368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对二次电池均匀地施加约束载荷的约束结构。一种二次电池的约束结构,其将层叠型的二次电池沿层叠方向进行约束,具备:底面部,其配置为与二次电池的底面相接触;顶面部,其配置为与二次电池的顶面相接触;以及紧固元件,其将底面部与顶面部紧固而将二次电池在层叠方向上进行约束。顶面部具备:隔壁板,其与二次电池的顶面相接触;约束板,其隔着隔壁板在二次电池的相反侧形成密闭空间;以及填充机构,其向密闭空间填充高压流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的约束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车载用途的层叠型的二次电池的约束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避免由约束压力引起的发电元件的过度应力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具体而言,将发电元件收容于密闭容器内,利用填充于该密闭容器内的流体对发电元件进行加压。另外,在该系统中,根据发电元件的充电方式改变施加于发电元件的压力。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455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为发电元件整体被密闭容器覆盖的结构。因此,在该技术中,存在装置变得庞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对二次电池均匀地施加约束载荷的约束结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一专利技术适用于将层叠型的二次电池在层叠方向上进行约束的二次电池的约束结构。约束结构具备底面部、顶面部和紧固元件。底面部配置为与构成二次电池的层叠方向上的一端的底面相接触。顶面部配置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的约束结构,将层叠型的二次电池在层叠方向上进行约束,其中,所述二次电池的约束结构具备:/n底面部,配置为与构成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层叠方向上的一端的底面相接触;/n顶面部,配置为与构成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层叠方向上的另一端的顶面相接触;以及/n紧固元件,对所述底面部与所述顶面部进行紧固而将所述二次电池在所述层叠方向上进行约束,/n所述顶面部具备:/n隔壁板,与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顶面相接触;/n约束板,隔着所述隔壁板在所述二次电池的相反侧形成密闭空间;以及/n填充机构,向所述密闭空间填充高压流体。/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09 JP 2019-0020541.一种二次电池的约束结构,将层叠型的二次电池在层叠方向上进行约束,其中,所述二次电池的约束结构具备:
底面部,配置为与构成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层叠方向上的一端的底面相接触;
顶面部,配置为与构成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层叠方向上的另一端的顶面相接触;以及
紧固元件,对所述底面部与所述顶面部进行紧固而将所述二次电池在所述层叠方向上进行约束,
所述顶面部具备:
隔壁板,与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顶面相接触;
约束板,隔着所述隔壁板在所述二次电池的相反侧形成密闭空间;以及
填充机构,向所述密闭空间填充高压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的约束结构,其中,
所述底面部包括:
壳体部,将所述二次电池收容在内部,并具备底部和侧部;以及
固定板,以与所述底部相接触的方式固定所述壳体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的约束结构,其中,
所述隔壁板的弹性系数比所述约束板的弹性系数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约束结构,其中,
所述顶面部的所述隔壁板和所述约束板分体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约束结构,其中,
所述顶面部的所述隔壁板和所述约束板一体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约束结构,其中,
所述隔壁板的与所述二次电池对置的一侧的面构成为与相反侧的面相比摩擦系数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约束结构,其中,
所述约束板构成为顶面侧朝向外侧凸出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约束结构,其中,
所述约束板具备突部,该突部从所述密闭空间内的上方侧朝向所述隔壁板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桥贤一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