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发电性能测试用双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363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发电性能测试用双极板,包括空气阴极板和氢气阳极板,空气阴极板正面的空气流场一侧设置有角孔区一、阴极板入口分配区、阴极板出口分配区、阴极板反应区、阴极板密封区,阴极板反应区布置在阴极板入口分配区与阴极板出口分配区之间,空气阴极板背面的循环水流场一侧设置有通道一、通道二、通道三、通道四,氢气阳极板正面的氢气流场一侧设置有角孔区二、阳极板氢气入口分配区、阳极板氢气出口分配区、阳极板反应区、阳极板密封区,阳极板反应区布置在阳极板氢气入口分配区与阳极板氢气出口分配区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满足膜电极发电性能测试所需要的均匀测试边界条件,可实现反应气体入口流量、压力均匀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发电性能测试用双极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氢燃料电池制造、检测
,具体地说是一种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发电性能测试用双极板。[
技术介绍
]氢燃料电池通过氢气和氧气间的催化反应直接产生电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系统。氢燃料单电池包括膜电极、双极板与密封件。其中,膜电极是电池电化学反应区域,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和气体扩散层组成。双极板包含了空气阴极板和氢气阳极板,用于单电池连接,输运燃料气体、产物水和冷却介质,传导反应电流、传递反应产生热量以及支撑膜电极。膜电极电输出性能是设计、评价膜电极的重要技术参数,为测试、表征膜电极性能,要求活化区内反应气体分布尽量均匀,流动压降小,能快速响应加热升温极板。而双极板结构决定了燃料电池反应气体空气、氢气分布特性,典型极板结构包含进出口区、分配区、反应区;分配区结构有连续型、间断型以及二者的混合形式,反应区流场结构有平行直流道、蛇形流道、波纹型、交指型、间断型。目前,行业内,膜电极发电性能测试用双极板特点是,极板流场结构为单蛇形流道,反应区呈正方形。控温极板方式为,当需要加热极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发电性能测试用双极板,包括空气阴极板和氢气阳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阴极板、氢气阳极板均由石墨板加工形成,所述空气阴极板正面的空气流场一侧设置有角孔区一、阴极板入口分配区(17)、阴极板出口分配区(15)、阴极板反应区(9)、阴极板密封区(16),所述阴极板入口分配区(17)设有阴极板入口分配区空气入口(5),所述阴极板出口分配区(15)设有阴极板出口分配区空气出口(14),所述阴极板反应区(9)布置在阴极板入口分配区(17)与阴极板出口分配区(15)之间,所述阴极板反应区(9)的流场结构采用平行直流道,所述角孔区一包括布置在极板一侧的阴极板氢气出口角孔(1)、阴极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发电性能测试用双极板,包括空气阴极板和氢气阳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阴极板、氢气阳极板均由石墨板加工形成,所述空气阴极板正面的空气流场一侧设置有角孔区一、阴极板入口分配区(17)、阴极板出口分配区(15)、阴极板反应区(9)、阴极板密封区(16),所述阴极板入口分配区(17)设有阴极板入口分配区空气入口(5),所述阴极板出口分配区(15)设有阴极板出口分配区空气出口(14),所述阴极板反应区(9)布置在阴极板入口分配区(17)与阴极板出口分配区(15)之间,所述阴极板反应区(9)的流场结构采用平行直流道,所述角孔区一包括布置在极板一侧的阴极板氢气出口角孔(1)、阴极板循环水出口角孔(2)、阴极板空气入口角孔(3)以及布置在极板另一侧的阴极板空气出口角孔(13)、阴极板循环水入口角孔(12)、阴极板氢气入口角孔(11),所述空气阴极板背面的循环水流场一侧设置有通道一(18)、通道二(22)、通道三(21)、通道四(23),所述通道一(18)连通阴极板空气入口角孔(3)与阴极板入口分配区空气入口(5),并用于引导空气从阴极板空气入口角孔(3)流向阴极板入口分配区空气入口(5),所述通道二(22)连通阴极板出口分配区空气出口(14)与阴极板空气出口角孔(13),并用于引导空气从阴极板出口分配区空气出口(14)流入阴极板空气出口角孔(13),所述通道三(21)连通阴极板氢气入口角孔(11)与阳极板分配区入口,并用于引导氢气从阴极板氢气入口角孔(11)流向阳极板分配区入口,所述通道四(23)连通阳极板分配区出口与阴极板氢气出口角孔(1),并用于引导氢气从阳极板分配区出口流向阴极板氢气出口角孔(1),所述氢气阳极板正面的氢气流场一侧设置有角孔区二、阳极板氢气入口分配区(37)、阳极板氢气出口分配区(35)、阳极板反应区(36)、阳极板密封区(44),所述阳极板氢气入口分配区(37)设有阳极板分配区氢气入口(38),所述阳极板氢气出口分配区(35)设有阳极板分配区氢气出口(45),所述阳极板反应区(36)布置在阳极板氢气入口分配区(37)与阳极板氢气出口分配区(35)之间,所述阳极板反应区(36)的流场结构采用平行直流道,所述角孔区二包括布置在极板一侧的阳极板氢气入口角孔(39)、阳极板循环水入口角孔(40)、阳极板空气出口角孔(41)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贺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亿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