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249432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0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发光结构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设于所述发光结构层上;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具有光子晶体结构;或者还包括光子晶体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或设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通过调控光子晶体结构层的材料、粒径和厚度等,可以对其光学特性进行调控,使得光子晶体结构对应于像素不同的颜色显示区域,具有不同的结构参数或材料,来确保在红、绿、蓝显示区分别有选择性的反射相应波段的光,可以提高相应颜色区域发光的出光效率,并降低对环境白光及其他杂光的反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结构具有自发光、广视角、高对比、低耗电、极高反应速率等优点,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显示技术之一。根据发光的方向进行分类,OLED显示屏可以分为底发光式器件和顶发光式器件。为了提高OLED显示屏的出光效率,一般会利用具有强反射性并且导电性能优良的金属(如Ag、Pt、Al、Ti等)作为其中的电极材料,制备底发光式器件的顶端电极或顶发光式器件的底端电极。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顶发光式OLED显示面板100的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110、设于阵列基板110上的阳极120、设于阳极120上的空穴传输层(HTL)130、设于空穴传输层(HTL)130上的有机发光层(EML)150、设于有机发光层150上的电子传输层(ETL)160、设于电子传输层(ETL)160上的阴极170,阳极120为强反射性电极,这种设计导致对环境光或者其他杂光的强烈反射,造成反射干扰,损害OLED显示的光学品质。为了减弱上述设计中环境光或其他杂光的干扰,当前已有的技术是沿出光方向在发光材料的前部设置一层偏光片,以此来减弱强反射性电极对环境光的反射和对显示品质的影响。但是,这种设计导致出光效率降低,同时偏光片的使用不仅增加了材料和制造成本,而且增大了OLED屏的厚度,特别在柔性显示屏中增加了产生不良品的风险。因此,确有必要来开发一种新型的显示面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强反射性电极对环境光的反射和对显示品质的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发光结构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设于所述发光结构层上;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具有光子晶体结构;或者还包括光子晶体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或设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当所述光子晶体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时,所述第一电极为透明电极;当所述光子晶体层设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时,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光子晶体层包括若干光子晶体结构,所述光子晶体结构包括一维、二维和三维的光子晶体结构。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光子晶体层的材料采用氧化硅、氮化硅、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铟锡、铟镓锌氧化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中的一种。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当所述光子晶体结构为一维光子晶体结构时,所述光子晶体层包括第一无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的折射率为N1,厚度为D1;所述第二无机层的折射率为N2,厚度为D2;当入射光的波长λ满足2×(N1×D1+N2×D2)=mλ,m为正整数时,入射光将会发生相干干涉,入射光被反射。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当所述光子晶体结构为三维光子晶体结构时,所述三维光子晶体结构的折射率为n,粒径为a,其垂直于晶面方向的面间距d的面与入射光的角度为θ,当入射光的波长λ满足mλ=2d(na2-sin2θ)0.5,m为正整数时,入射光被反射。通过调控光子晶体结构层的材料、粒径和厚度等,可以对其光学特性进行调控,使得光子晶体结构对应于像素不同的颜色显示区域,具有不同的结构参数或材料,来确保在红、绿、蓝显示区分别有选择性的反射相应波段的光,可以提高相应颜色区域发光的出光效率,并降低对环境白光及其他杂光的反射。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红色、绿色、蓝色子像素区,所述红色子像素区内的所述光子晶体层反射波长在580nm-660nm的光,所述绿色子像素区内的所述光子晶体层反射波长在500nm-580nm的光,所述蓝色子像素区内的所述光子晶体层波长440nm-500nm的光。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中当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具有光子晶体结构时,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采用导电有机材料、含有导电颗粒或导电纳米线的有机物基复合材料中的一种;当所述第一电极为透明电极时,所述第一电极采用氧化铟锡、铟镓锌氧化物中的一种,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为1-50nm;当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时,所述第二电极采用氧化铟锡、铟镓锌氧化物、铂、金、银、铝中的一种,所述第二电极的厚度为1-50nm。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用以制备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所述有机发光器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第一电极;形成发光结构层于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第二电极于所述发光结构层上;以及形成光子晶体层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或设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在形成所述光子晶体层步骤中,包括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层淀积、喷涂法、旋涂法、模板法、3D打印法、自组装方法、可控组装方法、溶胶凝胶方法将光子晶体结构沉积到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或设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或者通过干刻、湿刻、电化学刻蚀、激光刻蚀、等离子体刻蚀、激光直写方法制备到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或设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层;有源层,设于所述基板层上;栅极绝缘层,设于所述有源层上;栅极层,设于所述栅极绝缘层上;层间介质层,设于所述栅极层上;源漏极层,设于所述层间介质层上;平坦层,设于所述源漏极层上;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所述有机发光器件,设于所述平坦层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将对特定波长光强反射的光子晶体结构应用到有机发光器件,利用光子晶体结构的光子带隙,使其对特定波段的光具有较强的反射。通过调控光子晶体结构层的材料和结构等,可以对其光学特性进行调控,使得光子晶体结构对应于像素不同的颜色显示区域,具有不同的结构参数或材料,来确保在红、绿、蓝显示区分别有选择性的反射相应波段的光,可以提高相应颜色区域发光的出光效率,并降低对环境白光及其他杂光的反射。进一步地,光子晶体结构的制备工艺不影响发光材料,避免了对发光材料的损伤,并且工艺步骤比较简单,可实施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光子晶体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电极;/n发光结构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上;/n第二电极,设于所述发光结构层上;/n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具有光子晶体结构;或者还包括/n光子晶体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或设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极;
发光结构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上;
第二电极,设于所述发光结构层上;
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具有光子晶体结构;或者还包括
光子晶体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或设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子晶体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时,所述第一电极为透明电极;
当所述光子晶体层设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时,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子晶体层包括若干光子晶体结构,所述光子晶体结构包括一维、二维和三维的光子晶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子晶体层的材料采用氧化硅、氮化硅、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铟锡、铟镓锌氧化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子晶体结构为一维光子晶体结构时,所述光子晶体层包括第一无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的折射率为N1,厚度为D1;所述第二无机层的折射率为N2,厚度为D2;当入射光的波长λ满足2×(N1×D1+N2×D2)=mλ,m为正整数时,入射光将会发生相干干涉,入射光被反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子晶体结构为三维光子晶体结构时,所述三维光子晶体结构的折射率为n,粒径为a,其垂直于晶面方向的面间距d的面与入射光的角度为θ,当入射光的波长λ满足mλ=2d(na2-sin2θ)0.5,m为正整数时,入射光被反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红色、绿色、蓝色子像素区,所述红色子像素区内的所述光子晶体层反射波长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家庆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