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耐磨卷筒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22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拉耐磨卷筒电缆,包括内线束部及包覆内线束部的外保护部,内线束部包括:至少一个承拉线单元,用以承载电缆拉应力;至少一个动力线单元,用以输送电力,动力线单元包括设置在自身最外层的第二编织层,第二编织层内包覆有第一编织层;填充单元,设置在承拉线单元及动力线单元之间,用以填充间隙;外保护部包括第一防护层,第一防护层包覆内线束部,第一防护层外包覆有第三编织层,第三编织层外包覆有第二防护层。承拉线单元、三层编织层及两层防护层的设置,在保障电缆基础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情况下,提高了电缆在频繁卷曲运动状态下的耐磨抗拉性能,有效降低了类似矿井下极端恶劣环境对电缆造成的损伤,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耐磨卷筒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拉耐磨卷筒电缆,尤其涉及用于铲运机上的卷筒电缆,属于电线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铲运机卷筒电缆都是采用单层橡胶或TPU外护套抗磨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外径小适合移动、生产简单快速的特点,但是铲运机面临的工作环境都是井下质地坚硬的尖锐矿石、很容易造成电缆外皮被矿石割伤,严重的直接穿透外护层,伤及芯线进而引起过载击穿,电缆完全报废;加之现有铲运机电缆在抗拉设计上的忽略,在坑道不平整、转角甚多,转弯角度小的矿井下,电缆承受的拉力极大,容易引起电缆S型扭曲断裂的现象,这些都导致了铲运机电缆使用寿命远远达不到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拉耐磨卷筒电缆,其可提高抗拉耐磨性能,提高电缆使用寿命。一种抗拉耐磨卷筒电缆,包括内线束部及包覆该内线束部的外保护部,该内线束部包括:至少一个承拉线单元,用以承载电缆拉应力;至少一个动力线单元,用以输送电力,该动力线单元包括设置在自身最外层的第二编织层,该第二编织层内包覆有第一编织层;填充单元,设置在该承拉线单元及该动力线单元之间,用以填充间隙;该外保护部包括第一防护层,该第一防护层包覆该内线束部,该第一防护层外包覆有第三编织层,该第三编织层外包覆有第二防护层。通过承拉线单元、三层编织层及两层防护层的设置,在保障电缆基础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情况下,提高了电缆在频繁卷曲运动状态下的耐磨抗拉性能,有效降低了类似矿井下极端恶劣环境对电缆造成的损伤,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为进一步提高抗拉耐磨能力,该承拉线单元包括承拉线及包覆该承拉线的承拉内护层。进一步地,该承拉线采用镀锌钢丝多股束绞制成,从而保证了较高的抗拉能力,该承拉内护层采用半硬质PVC制成,增强了耐磨防护。PVC为聚氯乙烯。该填充单元采用PVC填充条或多股绞合棉绳。为进一步提高抗拉耐磨能力,该动力线单元还包括抗拉绳,该抗拉绳的外围沿平行方向包覆设置有动力线导体,该动力线导体外包覆有绝缘层,该绝缘层被该第一编织层包覆。第一编织层的应用有效减少了电缆卷曲拉伸过程中动力线导体之间的相互摩擦、撕扯应力,通过抗拉绳的设置还进一步增强了动力线导体的抗拉能力。进一步地,该抗拉绳采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材料多股束绞制成,该绝缘层采用TPU材料,该动力线导体采用超细裸铜丝制成。进一步地,该第一防护层及该第二防护层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更进一步地,该第一防护层及该第二防护层采用TPU材料。TPU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进一步地,该第一编织层、该第二编织层及第三编织层采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材料。更进一步地,该第一编织层、该第二编织层及第三编织层采用杜邦公司的凯夫拉纤维。可选地,该承拉线单元的数量为1个,该动力线单元的数量为5个;或,该承拉线单元的数量为1个,该动力线单元的数量为6个;或,该承拉线单元的数量为2个,该动力线单元的数量为4个。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抗拉耐磨卷筒电缆,包括内线束部及包覆所述内线束部的外保护部,所述内线束部包括:至少一个承拉线单元,用以承载电缆拉应力;至少一个动力线单元,用以输送电力,所述动力线单元包括设置在自身最外层的第二编织层,所述第二编织层内包覆有第一编织层;填充单元,设置在所述承拉线单元及所述动力线单元之间,用以填充间隙;所述外保护部包括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包覆所述内线束部,所述第一防护层外包覆有第三编织层,所述第三编织层外包覆有第二防护层。通过承拉线单元、三层编织层及两层防护层的设置,在保障电缆基础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情况下,提高了电缆在频繁卷曲运动状态下的耐磨抗拉性能,有效降低了类似矿井下极端恶劣环境对电缆造成的损伤,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抗拉耐磨卷筒电缆在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动力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承拉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抗拉耐磨卷筒电缆,包括内线束部及包覆该内线束部的外保护部,该内线束部包括:至少一个承拉线单元15,用以承载电缆拉应力;至少一个动力线单元14,用以输送电力,该动力线单元14包括设置在自身最外层的第二编织层13,该第二编织层13内包覆有第一编织层141;填充单元16,设置在该承拉线单元15及该动力线单元14之间,用以填充间隙;该外保护部包括第一防护层12,该第一防护层包覆该内线束部,该第一防护层12外包覆有第三编织层11,该第三编织层11外包覆有第二防护层10。在本实施例中,该承拉线单元的数量为1个,该动力线单元的数量为5个。结合图1及图3所示,该承拉线单元15包括承拉线152及包覆该承拉线152的承拉内护层151。在本实施里中,该承拉线152采用镀锌钢丝多股束绞制成,该承拉内护层151采用半硬质PVC制成。PVC为聚氯乙烯。该填充单元16采用PVC填充条或多股绞合棉绳。在本实施例中,该填充单元16采用PVC填充条。结合图1及图2所示,该动力线单元14还包括抗拉绳144,该抗拉绳144的外围沿平行方向包覆设置有动力线导体143,该动力线导体143外包覆有绝缘层142,该绝缘层142被该第一编织层141包覆。在本实施中,该抗拉绳采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材料多股束绞制成,该绝缘层采用TPU材料,该动力线导体采用超细裸铜丝制成。结合图1所示,该第一防护层12及该第二防护层10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防护层12及该第二防护层10采用TPU材料。TPU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耐机械冲击强度高。该第一编织层141、该第二编织层13及第三编织层11采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材料。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编织层、该第二编织层及第三编织层采用杜邦公司的凯夫拉纤维。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该承拉线单元的数量为1个,该动力线单元的数量为6个。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该承拉线单元的数量为2个,该动力线单元的数量为4个。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拉耐磨卷筒电缆,包括内线束部及包覆所述内线束部的外保护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线束部包括:/n至少一个承拉线单元,用以承载电缆拉应力;/n至少一个动力线单元,用以输送电力,所述动力线单元包括设置在自身最外层的第二编织层,所述第二编织层内包覆有第一编织层;/n填充单元,设置在所述承拉线单元及所述动力线单元之间,用以填充间隙;/n所述外保护部包括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包覆所述内线束部,所述第一防护层外包覆有第三编织层,所述第三编织层外包覆有第二防护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耐磨卷筒电缆,包括内线束部及包覆所述内线束部的外保护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线束部包括:
至少一个承拉线单元,用以承载电缆拉应力;
至少一个动力线单元,用以输送电力,所述动力线单元包括设置在自身最外层的第二编织层,所述第二编织层内包覆有第一编织层;
填充单元,设置在所述承拉线单元及所述动力线单元之间,用以填充间隙;
所述外保护部包括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包覆所述内线束部,所述第一防护层外包覆有第三编织层,所述第三编织层外包覆有第二防护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耐磨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拉线单元包括承拉线及包覆所述承拉线的承拉内护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拉耐磨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拉线采用镀锌钢丝多股束绞制成,所述承拉内护层采用半硬质PVC制成;所述填充单元采用PVC填充条或多股绞合棉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耐磨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线单元还包括抗拉绳,所述抗拉绳的外围沿平行方向包覆设置有动力线导体,所述动力线导体外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被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锋顾怀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环助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