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类中药材的揉搓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174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根类中药材的揉搓处理装置,涉及药材加工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储料台、支架机构以及干燥仓;支架机构内部平行设置有第一辊轮机构和第二辊轮机构,第一辊轮机构的两端与相对应的顶梁和底梁滑动连接,第一轴承座与侧板之间通过调节丝杆连接,第二辊轮机构与支架机构的顶梁和底梁固定连接;第一辊轮机构的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二辊轮机构的转轴上套设有多齿轮组件,多齿轮组件中的齿轮的半径由外至内逐渐增大且均可与第一齿轮相啮合,多齿轮组件与第二辊轮机构的转轴上均设有调节螺孔,多齿轮组件与第二辊轮机构的转轴通过螺钉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清除根部药材中水分的效果,可满足不同大小的根类中药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根类中药材的揉搓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加工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根类中药材的揉搓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根类药物主要通过分级、清洗、晒干、切片等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加工,而传统的清洗方式通常是在清洗池中直接进行浸泡,清洗,然后进行打捞晒干,但是根类药材在清洗之后其内部还有大量的水分,采用直接晒干的方式无法对其内部的水分进行充分去除,在后期的保存过程中会造成药材的腐烂,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传统的除去药材中的干燥方式为人工揉搓或者滚筒与与输送带挤压配合,人工揉搓的方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操作,且工作效率低下,造成生产成本增加;滚筒与输送带相互挤压的方式中,由于滚筒和输送带都处于运转的状态,药材在进行揉搓的过程中会发生滚动,易造成药材的堆积,影响药材的后续干燥和输送,另外,无法根据药材的种类和大小进行相应的调整,间距太大造成除水效果不佳的问题,间距太小,压力过大,压烂药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类中药材的揉搓处理装置,以解决目前根类药材去除水分的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物料发生堆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根类中药材的揉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储料台、支架机构以及干燥仓,所述储料台的中央位置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干燥仓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干燥仓的底部设有出水口;/n所述支架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由上至下依次分别设有两个位置相对的顶梁和底梁,所述支架机构内部平行设置有第一辊轮机构和第二辊轮机构,所述第一辊轮机构的两端与相对应的顶梁和底梁均通过第一轴承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与侧板之间通过调节丝杆连接,以调节第一辊轮机构与第二辊轮机构的间距,所述第二辊轮机构通过第二轴承座与支架机构的顶梁和底梁固定连接;/n所述第一辊轮机构的转轴一端贯穿第一轴承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类中药材的揉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储料台、支架机构以及干燥仓,所述储料台的中央位置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干燥仓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干燥仓的底部设有出水口;
所述支架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由上至下依次分别设有两个位置相对的顶梁和底梁,所述支架机构内部平行设置有第一辊轮机构和第二辊轮机构,所述第一辊轮机构的两端与相对应的顶梁和底梁均通过第一轴承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与侧板之间通过调节丝杆连接,以调节第一辊轮机构与第二辊轮机构的间距,所述第二辊轮机构通过第二轴承座与支架机构的顶梁和底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辊轮机构的转轴一端贯穿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二辊轮机构的转轴的一端贯穿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辊轮机构的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辊轮机构的转轴上套设有多齿轮组件,所述多齿轮组件中的第二齿轮的半径由外至内逐渐增大且均可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多齿轮组件与第二辊轮机构的转轴上均设有调节螺孔,所述多齿轮组件与第二辊轮机构的转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二辊轮机构转轴的端部设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与驱动装置的通过皮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类中药材的揉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的底部、所述底梁的顶部均设有滑轨,所述第一轴承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根类中药材的揉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和底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宝强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牧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