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大潮专利>正文

一种榨油机用榨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173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榨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榨油机用榨油机构。该榨油机用榨油机构,包括榨杆及榨膛,所述榨杆设置在所述榨膛内;所述榨杆包括出渣段及榨油段;所述榨膛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出渣段相匹配的出渣通道;所述出渣段包括与所述出渣通道相匹配的圆柱形端头,还包括与所述圆柱形端头及所述榨油段连接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为圆台形,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圆柱形端头连接处的直径与所述圆柱形端头的直径相同。该榨油机构通过在榨杆的圆柱形端头及榨油段之间设置过渡部,解决了榨膛及榨杆之间拆卸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榨油机用榨油机构
本技术涉及榨油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家用榨油机用榨油机构。
技术介绍
家用榨油机,榨油原理是将待榨原料加入到榨膛内,由驱动机构带动榨膛内的榨杆转动,向前推进待榨原料并对待榨原料进行挤压压榨。现有技术中的榨油机构通常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榨杆出渣段及榨膛出渣通道之间的空隙被油渣填充过于密实,导致榨膛和榨杆之间的拆卸困难;2、由榨杆出渣段及榨膛出渣通道之间排出的渣子大片连在一起,松散的渣子之间的空隙较大,导致收集渣子的容器太容易被填满溢出;3、当待榨原料颗粒较大时,待榨原料不易进入榨膛内腔与榨杆螺纹之间形成的空隙中;4、榨堂内待榨原料随着榨杆反转而应向进料口方向移出时,待榨原料未经压榨就从榨膛的驱动机构方向端口漏出,不仅浪费待榨原料,同时容易造成后期清洁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榨油机用榨油机构,能够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榨油机用榨油机构,包括榨杆及榨膛,所述榨杆设置在所述榨膛内;所述榨杆包括出渣段及榨油段;所述榨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榨油机用榨油机构,包括榨杆及榨膛,所述榨杆设置在所述榨膛内;其特征在于,/n所述榨杆包括出渣段及榨油段;/n所述榨膛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出渣段相匹配的出渣通道;/n所述出渣段包括与所述出渣通道相匹配的圆柱形端头,还包括与所述圆柱形端头及所述榨油段连接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为圆台形,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圆柱形端头连接处的直径与所述圆柱形端头的直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榨油机用榨油机构,包括榨杆及榨膛,所述榨杆设置在所述榨膛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榨杆包括出渣段及榨油段;
所述榨膛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出渣段相匹配的出渣通道;
所述出渣段包括与所述出渣通道相匹配的圆柱形端头,还包括与所述圆柱形端头及所述榨油段连接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为圆台形,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圆柱形端头连接处的直径与所述圆柱形端头的直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油机用榨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与所述榨油段连接处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形端头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榨油机用榨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端头与所述过渡部的长度比为1:0.2~1: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榨油机用榨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端头与所述过渡部两者外侧边缘之间的夹角为110~1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油机用榨油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大潮
申请(专利权)人:杨大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