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件铆接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853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验件铆接用工装,属于工装夹具领域。该工装包括基体与夹具机构,基体的顶部具有平面Ⅰ与平面Ⅱ两个水平平面,其中平面Ⅱ位于平面Ⅰ的一侧且高度低于平面Ⅰ;平面Ⅱ上通过升降调节机构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为平板,其可在升降调节机构的带动下做上下升降运动且升降板的顶面初始高度不高于平面Ⅰ;夹具机构可转动安装在平面Ⅰ上。该工装通过平面Ⅰ与升降板的配合可保证上下层板材完全平行,从而保证了铆接质量;升降板高度可调,可适应不同厚度的试验件,应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验件铆接用工装
本技术属于工装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铆、抽芯铆试验件的铆接用工装。
技术介绍
当前铆接类试验件多采用搭接形式,铆接时无专用器具进行夹紧及支撑,很难保证上下层板材完全平行,故会影响铆接质量,铆接后的成品难以达到铆接试验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验件的铆接用工装,以克服现有技术很难保证上下层板材完全平行而影响铆接质量的问题。可适应不同厚度材料,便于装夹及定位,可广泛用于拉铆、抽芯铆接试验件的制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试验件铆接用工装,包括基体与夹具机构,基体的顶部具有平面Ⅰ与平面Ⅱ两个水平平面,其中平面Ⅱ位于平面Ⅰ的一侧且高度低于平面Ⅰ;平面Ⅱ上通过升降调节机构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为平板,其可在升降调节机构的带动下做上下升降运动且升降板的顶面初始高度不高于平面Ⅰ;夹具机构可转动安装在平面Ⅰ上。进一步,升降调节机构为同时穿过升降板以及基体上平面Ⅱ的调节螺栓,基体的平面Ⅱ上以及升降板上对应设有螺栓孔。进一步,升降板与平面Ⅱ贴合时,升降板的顶面高度与平面Ⅰ齐平。进一步,还包括标尺,标尺设置在基体的平面Ⅱ侧面处。进一步,标尺与基体间通过CMT焊接固连。进一步,平面Ⅰ与平面Ⅱ的相接处开设有低于平面Ⅱ的紧固件槽。进一步,夹具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平面Ⅰ上的基柱,基柱上横向设有安装杆,安装杆与基柱间可转动连接且安装杆的端头设有螺柱座孔,螺柱座孔内插装有压紧螺栓,压紧螺栓的上端头设有转动手柄,下端头对应设有按压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工装在基体上设置平面Ⅰ与平面Ⅱ,并在平面Ⅱ上设置可升降的升降板,通过平面Ⅰ与升降板的配合保证上下层板材完全平行,从而保证了铆接质量。(2)该工装中,夹具机构可直接夹紧固定试验件;升降板高度可调,可适应不同厚度的试验件,应用范围广。(3)紧固件槽可让位影响试验件平行度的凸起,使试验件在工装上保持平行,进而确保了铆接质量。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图。附图标记:基体1、夹具机构2、升降板3、调节螺栓4、标尺5、试验件6;平面Ⅰ101、平面Ⅱ102、螺栓孔103、紧固件槽104;基柱201、安装杆202、螺柱座孔203、压紧螺栓204、转动手柄205、按压块206;螺栓孔301、上板材6a、下板材6b。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2,为一种试验件铆接用工装,包括基体1与夹具机构2,基体1的顶部具有平面Ⅰ101与平面Ⅱ102两个水平平面,其中平面Ⅱ102位于平面Ⅰ101的一侧且高度低于平面Ⅰ101;平面Ⅱ102上通过升降调节机构安装有升降板3,升降板3为平板,其可在升降调节机构的带动下做上下升降运动且升降板3的顶面初始高度不高于平面Ⅰ101;夹具机构2可转动安装在平面Ⅰ101上。本实施例中的升降调节机构为同时穿过升降板3以及基体1上平面Ⅱ102的调节螺栓4,基体1的平面Ⅱ102上设有螺栓孔103,升降板3上对应设有螺栓孔301。优选的,当升降板3的底面与平面Ⅱ102的上平面贴合时,升降板3的顶面高度与平面Ⅰ齐平。该工装中,基体上的平面Ⅰ101、平面Ⅱ102以及升降板3为三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升降板3作为高度可调节的板,调节后以适应不同厚度的试验件6。具体的,拉铆、抽芯铆针对的试验件多是由两部分组成,该工装中,基体上的平面Ⅰ101作为基础板,用于支撑定位试验件的一部分,而升降板3则可调节高度,用于支撑试验件的另一部分,升降板3调节高度后可适应不同厚度的试验件;由于平面Ⅰ101、平面Ⅱ102以及升降板3自身的位置以及平面度情况,调节过程中可保持试验件两部分的平行度。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标尺5,标尺5通过CMT焊接固连在基体的平面Ⅱ侧面处,用以直观显示升降板3的高度情况。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平面Ⅰ101与平面Ⅱ102的相接处开设有低于平面Ⅱ102的紧固件槽104,该槽可容纳试验件铆接处的凸起,从而确保凸起不影响平面Ⅰ101与升降板3间的平行度。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在平面Ⅱ102上的升降板3需不遮挡住紧固件槽104。本实施例中,夹具机构2包括竖直设置在平面Ⅰ101上的基柱201,基柱201上横向设有安装杆202,安装杆202与基柱201间可转动连接且安装杆202的端头设有螺柱座孔203,螺柱座孔203内插装有压紧螺栓204,压紧螺栓204的上端头设有转动手柄205,下端头对应设有按压块206。通过转动安装杆202,可将按压块206对应到试验件6上方,而旋钮压紧螺栓204,则可上下调节按压块206,以压紧或松开试验件6。该工装在基体上设置平面Ⅰ101与平面Ⅱ102,并在平面Ⅱ102上设置可升降的升降板3,通过平面Ⅰ101与升降板3的配合保证上下层板材完全平行,从而保证了铆接质量。该工装中,夹具机构2可直接夹紧固定试验件6;升降板3高度可调,可适应不同厚度的试验件6,应用范围广;紧固件槽104可让位影响试验件平行度的凸起,使试验件在工装上保持平行,进而确保了铆接质量。该工装中,升降板3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验件铆接用工装,包括基体与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基体的顶部具有平面Ⅰ与平面Ⅱ两个水平平面,其中平面Ⅱ位于平面Ⅰ的一侧且高度低于平面Ⅰ;平面Ⅱ上通过升降调节机构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为平板,其可在升降调节机构的带动下做上下升降运动且升降板的顶面初始高度不高于平面Ⅰ;夹具机构可转动安装在平面Ⅰ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验件铆接用工装,包括基体与夹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基体的顶部具有平面Ⅰ与平面Ⅱ两个水平平面,其中平面Ⅱ位于平面Ⅰ的一侧且高度低于平面Ⅰ;平面Ⅱ上通过升降调节机构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为平板,其可在升降调节机构的带动下做上下升降运动且升降板的顶面初始高度不高于平面Ⅰ;夹具机构可转动安装在平面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件铆接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升降调节机构为同时穿过升降板以及基体上平面Ⅱ的调节螺栓,基体的平面Ⅱ上以及升降板上对应设有螺栓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件铆接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升降板与平面Ⅱ贴合时,升降板的顶面高度与平面Ⅰ齐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欣杨宇王利康铭崔国亮冯嘉雨孙巍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忠旺铝合金精深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