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床的砂轮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824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床的砂轮轴结构,其结构包括轴套和穿接于轴套内的主轴,在所述轴套与所述主轴之间设置有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以及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两个所述NN型圆柱滚子轴承位于所述轴套的两端,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位于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之间,且两个角接触球轴承背对背设置。NN型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子与滚道是线接触的,其抗震性强,能够承受的径向负荷力大。这样主轴就能够够承受很大的轴向以及径向的力,对工件进行磨削时,即使磨削量较大,主轴也能够正常运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床的砂轮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磨床轮轴,具体地说是一种磨床的砂轮轴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磨床主轴,基本采用如下几种结构形式:1、静压轴承;2、动压轴承;3、动静压轴承混合技术;4、角接触球轴承技术。但是,截止目前,这几种砂轮轴结构技术都存在不足之处:1、静压轴承制造成本高,工作中要求润滑液的纯净度高,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抱轴故障,出现故障后,维修周期长,维修费用高;2、动压轴承,无论是三片瓦的、五片瓦的还是轴套的,都要求对瓦刮研的配合精度高,同样要求润滑液体的纯洁度高,稍有不慎同样出现抱轴现象;3、角接触球轴承,在装配时,对轴承精度的选配技术要求高,制约装配周期,同时因本类轴承的结构限制,径向承载负荷能力较弱,磨工件外圆时刀具的进给量不能太大,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磨床的砂轮轴结构,以解决现在各种磨床主轴结构故障率高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磨床的砂轮轴结构,包括轴套和穿接于轴套内的主轴,在所述轴套与所述主轴之间设置有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以及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两个所述NN型圆柱滚子轴承位于所述轴套的两端,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位于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之间,且两个角接触球轴承背对背设置。在所述主轴上设有两处锥形的圆周面,两个所述NN型圆柱滚子轴承分别套接在一处锥形的圆周面上,且在所述NN型圆柱滚子轴承的外侧设置有圆螺母,所述圆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主轴上,通过所述圆螺母调整所述NN型圆柱滚子轴承的位置并将其固定在锥形的圆周面上。在所述轴套的内圆周面上设有凸缘,在所述主轴的圆周面上设有凸沿,在所述凸缘的端面设置有弹簧,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位于所述弹簧与所述凸沿之间,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凸缘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角接触球轴承相接触。在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弹簧座和弹簧套,所述弹簧座与所述弹簧套为一端闭合另一端开口的圆形套,且弹簧座与弹簧套开口的一端套接在所述弹簧的端部,当所述弹簧座与所述弹簧套相互接触时,所述弹簧的长度为最小长度。在所述轴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法兰盘,在所述法兰盘的内腔内设置有骨架油封,在所述主轴的输入端设置有皮带轮。本技术在主轴上安装有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在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之间安装有两个背对背的角接触球轴承。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位于轴套的两侧用于承受主轴径向的力,两个背对背的角接触球轴承用于承受来自两个方向的轴向力。NN型圆柱滚子轴承的滚子与滚道是线接触的,其抗震性强,能够承受的径向负荷力大。这样主轴就能够够承受很大的轴向以及径向的力,对工件进行磨削时,即使磨削量较大,主轴也能够正常运行,提高了生产效率。NN型圆柱滚子轴承以及角接触球轴承的位置可以进行调节,以使主轴的受力合理,使其能够尽可能承受较大的力。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承受较大的力,故障率小,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轴套;2、主轴;3、NN型圆柱滚子轴承;4、角接触球轴承;5、圆螺母;6、凸缘;7、凸沿;8、弹簧;9、弹簧座;10、弹簧套;11、骨架油封;12、法兰盘;13、皮带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轴套1和穿接于轴套1内的主轴2,在轴套1与主轴2之间设置有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3以及两个角接触球轴承4,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3位于轴套1的两端,两个角接触球轴承4位于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3之间,且两个角接触球轴承4背对背设置。在主轴2上设有两处锥形的圆周面,该锥形圆周面靠近主轴2的两端,位于轴套1两端稍微靠内一点的位置,锥形圆周面外端的直径小于内端的直径,锥形圆周面直径最大处的直径大于NN型圆柱滚子轴承3的内圈内径,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3分别套接在一处锥形的圆周面上,且在NN型圆柱滚子轴承3的外侧设置有圆螺母5,圆螺母5螺纹连接在主轴2上,通过圆螺母5调整NN型圆柱滚子轴承3的位置并将其固定在锥形的圆周面上。在轴套1内圆周面上设有凸缘6,在主轴2的圆周面上设有凸沿7,可以单独设有直径大于两侧的凸沿7部分,也可以直接将锥形圆周面的大端作为凸沿7使用,在其中一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3旁安装两个角接触球轴承4,一个角接触球轴承4的端面与凸沿7的端面相接触,在两个角接触球轴承4之间安装有垫片将两个角接触球轴承4相互隔开。在凸缘6的端面设置有弹簧8,两个角接触球轴承4位于弹簧8与凸沿7之间,弹簧8一端与凸缘6相接触,另一端与角接触球轴承4相接触。在弹簧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弹簧座9和弹簧套10,弹簧座9与弹簧套10为一端闭合另一端开口的圆形套,且弹簧座9与弹簧套10开口的一端套接在弹簧8的端部,当弹簧座9与弹簧套10相互接触时,弹簧8的长度为最小长度。在弹簧8的作用下将角接触球轴承4的端面压在凸沿7上。在轴套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法兰盘12,在法兰盘12的内腔内设置有骨架油封11,在主轴2的输入端设置有皮带轮13。法兰盘12与骨架油封11用于将轴套1两端进行密封,同时与圆螺母5配合调节主轴2以及主轴2上NN型圆柱滚子轴承3和角接触球轴承4的位置。本技术在主轴2上安装有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3,在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3之间安装有两个背对背的角接触球轴承4。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3位于轴套1的两侧用于承受主轴2径向的力,两个背对背的角接触球轴承4用于承受来自两个方向的轴向力。NN型圆柱滚子轴承3的滚子与滚道是线接触的,其抗震性强,能够承受的径向负荷力大。这样主轴2就能够够承受很大的轴向以及径向的力,对工件进行磨削时,即使磨削量较大,主轴2也能够正常运行,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床的砂轮轴结构,包括轴套和穿接于轴套内的主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套与所述主轴之间设置有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以及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两个所述NN型圆柱滚子轴承位于所述轴套的两端,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位于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之间,且两个角接触球轴承背对背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床的砂轮轴结构,包括轴套和穿接于轴套内的主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套与所述主轴之间设置有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以及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两个所述NN型圆柱滚子轴承位于所述轴套的两端,两个所述角接触球轴承位于两个NN型圆柱滚子轴承之间,且两个角接触球轴承背对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的砂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轴上设有两处锥形的圆周面,两个所述NN型圆柱滚子轴承分别套接在一处锥形的圆周面上,且在所述NN型圆柱滚子轴承的外侧设置有圆螺母,所述圆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主轴上,通过所述圆螺母调整所述NN型圆柱滚子轴承的位置并将其固定在锥形的圆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的砂轮轴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杰郭成方李永达郭金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