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计算机系统的业务建模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80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56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业务建模方法,包括:配置元模型文件,该元模型文件包括: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信息。基于元模型文件,在数据库中构建针对业务对象的第一数据模型,第一数据模型包括:预设关联关系属性。获取第一数据模型中的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赋值对象。当数据库中存在针对该赋值对象的第二数据模型时,建立第一数据模型和第二数据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使第一数据模型的业务数据和第二数据模型的业务数据之间关联存储。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业务建模装置、计算机系统和介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计算机系统的业务建模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业务建模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和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银行信息化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了解各行各业的科技发展和业务需求,获取大量的业务数据,设计各种各样的业务场景和应用系统架构,来为企业、个人等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建立架构管控平台系统,通过在架构管理平台系统中管理和分析业务流程和应用系统架构的设计,在不同的业务或IT服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来指导工作,确保完整的业务流程或者系统建设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具体地,可以通过在系统中针对各种业务场景和应用系统架构进行建模,随着业务的动态扩增或变化不断建模并调整数据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来满足越来越多的业务服务场景和新的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业务建模方法,包括:配置元模型文件,该元模型文件包括: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信息。基于元模型文件,在数据库中构建针对业务对象的第一数据模型,第一数据模型包括:预设关联关系属性。获取第一数据模型中的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赋值对象。当数据库中存在针对该赋值对象的第二数据模型时,建立第一数据模型和第二数据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使第一数据模型的业务数据和第二数据模型的业务数据之间关联存储。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当数据库中不存在针对赋值对象的第二数据模型时,对数据库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数据库的存储内容发生变化时,确定数据库中是否增加针对上述赋值对象的第二数据模型。如果是,则建立第一数据模型和第二数据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可选地,上述业务对象属于第一类型,上述赋值对象属于第二类型。元模型文件还包括:关联属性的信息。在上述获取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赋值对象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确定元模型文件中是否存在第一关联属性的信息,第一关联属性用于表征第一类型相对于第二类型存在关联关系。如果是,则在数据库中查找针对上述赋值对象的第二数据模型。可选地,第一数据模型还包括:第一关联属性和第一关联属性的取值内容。第二数据模型还包括:第二关联属性和第二关联属性的取值内容,第二关联属性用于表征第二类型相对于所述第一类型存在关联关系。上述建立第一数据模型和第二数据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将上述赋值对象添加至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一关联属性的取值内容中,并且将上述业务对象添加至第二数据模型的第二关联属性的取值内容中。可选地,上述在数据库中查找针对上述赋值对象的第二数据模型包括:对于数据库中的每个数据模型,利用模糊匹配或正则表达式对上述赋值对象和上述数据模型的名称属性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确定该数据模型为第二数据模型。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在上述建立第一数据模型和第二数据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之后,将第一数据模型中的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取值内容置为空。可选地,上述获取第一数据模型中的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赋值对象包括:监测针对第一数据模型中的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赋值操作。并且基于该赋值操作,获取赋值对象。可选地,上述配置元模型文件包括:在已有元模型文件的基础上,增加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信息。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业务建模方法,包括:配置模块、建模模块、赋值模块和关联模块。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元模型文件,其中元模型文件包括: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信息。建模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元模型文件,在数据库中构建针对业务对象的第一数据模型,第一数据模型包括:预设关联关系属性。赋值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数据模型中的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赋值对象。关联模块用于当数据库中存在针对赋值对象的第二数据模型时,建立第一数据模型和第二数据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使第一数据模型的业务数据和第二数据模型的业务数据之间关联存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存储器、至少一个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在配置元模型文件时增加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信息,使得基于元模型文件所构建的第一数据模型可以具有预设关联关系属性。在获取到符合模型关联期望的针对该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赋值对象后,自动化地基于该赋值对象在数据库中查找相应的第二数据模型,从而建立第一数据模型和第二数据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模型之间的关联期望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场景和应用系统架构的变化而随时动态变化,发生变化时也无需对已配置好的元模型文件进行更改,可以便捷高效地进行模型之间的关联,无需建模人员人为地进行监测和配置,提高效率和准确率。附图说明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势,现在将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其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业务建模方法和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计算机系统的业务建模方法的流程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业务领域类型的数据模型的示例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实体类型的数据模型的示例图;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业务领域类型的数据模型的示例图;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实体类型的数据模型的示例图;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业务领域类型的具体数据模型的示例图;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实体类型的具体数据模型的示例图;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业务领域类型的具体数据模型的示例图;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实体类型的具体数据模型的示例图;图11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计算机系统的业务建模方法的示例流程图;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业务领域类型的具体数据模型的示例图;图1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业务领域类型的具体数据模型的示例图;图1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实体类型的具体数据模型的示例图;图1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计算机系统的业务建模装置的框图;以及图1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业务建模方法,包括:/n配置元模型文件,所述元模型文件包括: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信息;/n基于所述元模型文件,在数据库中构建针对业务对象的第一数据模型,所述第一数据模型包括:所述预设关联关系属性;/n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模型中的所述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赋值对象;以及/n当所述数据库中存在针对所述赋值对象的第二数据模型时,建立所述第一数据模型和所述第二数据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使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模型的业务数据之间关联存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业务建模方法,包括:
配置元模型文件,所述元模型文件包括: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信息;
基于所述元模型文件,在数据库中构建针对业务对象的第一数据模型,所述第一数据模型包括:所述预设关联关系属性;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模型中的所述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赋值对象;以及
当所述数据库中存在针对所述赋值对象的第二数据模型时,建立所述第一数据模型和所述第二数据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使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模型的业务数据之间关联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数据库中不存在针对所述赋值对象的第二数据模型时,对所述数据库进行监测;
当监测到所述数据库的存储内容发生变化时,确定所述数据库中是否增加针对所述赋值对象的第二数据模型;以及
如果是,则建立所述第一数据模型和所述第二数据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业务对象属于第一类型,所述赋值对象属于第二类型,所述元模型文件还包括:关联属性的信息;
在所述获取所述预设关联关系属性的赋值对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元模型文件中是否存在第一关联属性的信息,所述第一关联属性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类型相对于所述第二类型存在关联关系;以及
如果是,则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针对所述赋值对象的第二数据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模型还包括:所述第一关联属性和所述第一关联属性的取值内容,所述第二数据模型还包括:第二关联属性和所述第二关联属性的取值内容,所述第二关联属性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类型相对于所述第一类型存在关联关系;
所述建立所述第一数据模型和所述第二数据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将所述赋值对象添加至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一关联属性的取值内容中;以及
将所述业务对象添加至所述第二数据模型的第二关联属性的取值内容中。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容兆辉杨明伟谢荣良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