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桶内残余胶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3285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涂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桶内残余胶回收系统,包括基座:底板、由底板上延伸出的升降架、与底板转动连接的旋转台、及与旋转台传动连接的旋转电机;平移机构:包括固定于升降架上的托架、与托架活动连接的吊架、及驱动吊架相对托架移动的平移驱动件;铲胶机构,其包括铲胶组件、泵、及固定于吊架上的安装板,铲胶组件和泵均固定于安装板上,柱塞泵具有进胶口和出胶口,进胶口抵接至胶桶底面吸取余胶,出胶口连通至外部的胶液收集容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胶桶内残余胶回收系统,通过将胶桶旋转和铲胶机构平移配合,能够更大范围地铲胶,并通过泵对铲起的余胶进行抽吸,输送至外部的胶液收集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桶内残余胶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用涂胶
,具体涉及一种胶桶内残余胶回收系统,用于汽车制造涂装工艺中的废胶回收处理。
技术介绍
在汽车制造的涂装作业中,各种汽车用胶的原料胶使用量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胶桶使用时,一般通过高压柱塞泵作为输送泵,并和压盘配套使用来需求胶桶的胶料。由于柱塞泵的进料口设计需要,压盘每次使用后不能完全压至桶底,使得柱塞泵的进料口不能完全需求桶底的胶料。并且,由于大多数的胶桶直径较大,由于压盘不能完全压至桶底,当桶内的胶料较少时,胶料平摊于桶底,而柱塞泵能够吸取的范围有限,少量的胶料在其自身的粘度性能及桶底张力作用,不易流至柱塞泵的吸料口,也会造成柱塞泵的吸料不完全。如此,在胶桶内底部和侧璧往往存在有大量残留的余胶,这些胶能够稍微处理回收再利用。如将胶桶直接弃用,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造成环境污染,也会增加危废化学品处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桶内残余胶回收系统,能够更完全地吸取胶桶内余胶并收集回收,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胶桶内残余胶回收系统,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桶内残余胶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其包括底板、由所述底板上延伸出的升降架、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的旋转台、及与所述旋转台传动连接的旋转电机;/n平移机构,其包括固定于所述升降架上的托架、与所述托架活动连接的吊架、及驱动所述吊架相对所述托架移动的平移驱动件;/n铲胶机构,其包括铲胶组件、泵、及固定于所述吊架的安装板,所述铲胶组件和所述泵均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泵具有进胶口和出胶口,所述进胶口抵接至胶桶底面吸取余胶,所述出胶口连通至外部的胶液收集容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桶内残余胶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其包括底板、由所述底板上延伸出的升降架、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的旋转台、及与所述旋转台传动连接的旋转电机;
平移机构,其包括固定于所述升降架上的托架、与所述托架活动连接的吊架、及驱动所述吊架相对所述托架移动的平移驱动件;
铲胶机构,其包括铲胶组件、泵、及固定于所述吊架的安装板,所述铲胶组件和所述泵均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泵具有进胶口和出胶口,所述进胶口抵接至胶桶底面吸取余胶,所述出胶口连通至外部的胶液收集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桶内残余胶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铲胶组件包括外罩、叶轮、及与所述叶轮传动连接的叶轮驱动件,所述外罩横卧于胶桶底面、且其用于抵向胶桶底面的一侧开放,所述叶轮包括呈螺旋状的叶片,所述叶轮横卧于所述外罩内,所述叶轮与所述外罩转动连接,所述外罩一端开设有输送口,所述输送口连通于所述进胶口,所述叶轮旋向所述输送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桶内残余胶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驱动件为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外罩背离其设置有所述输送口的一端,所述滚轮与所述叶轮同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桶内残余胶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驱动件为第一电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捷方达勇
申请(专利权)人:丰泰美地环保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