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包括:锁体,设有至少一锁掣孔及对应连通的横槽;锁掣孔内分别设置有弹性组件及止动销,止动销渐缩设置有组接部,止动销侧缘径向凹设有凹孔;横槽分别朝锁掣孔依序设有弹性体及锁掣销;至少传动轮,分别对应枢设于锁体的套环部内,并传动于凸轮;锁心,分别对应设置并传动于传动轮的内环处,以支撑锁块,使止动销抵顶于锁块,令组接部非组设于贯孔,且凹孔与横槽错位;锁心受外力破坏而被抽离时,锁心将脱离传动轮,使组接部组设于贯孔,使传动轮及凸轮无法受力转动而开锁,且止动销可受单一或复数的锁掣销插组定位,故无法受力而推离传动轮,以达致自动死锁的功效,提升锁具整体的安全性及防盗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尤指一种锁心受外力破坏而被抽离时,止动销的组接部将组设于贯孔,且所述锁掣销将对应组接于止动销的凹孔,使传动轮及凸轮无法受力转动而开锁,止动销亦故无法受力而推离传动轮,以达致自动死锁之功效,以提升锁具整体之安全性及防盗性。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锁具通常由锁心内的上下珠以达致锁掣及防盗的效果;就一般而言,宵小是常见的窃盗手法,即挑动拨弄锁心的上下珠,使所述上下珠于开锁位置,即能转动凸轮而开启该锁具;然而,若锁座及锁心内上下珠的设置过于复杂,而致难以挑动使上下珠于开锁位置,此时,宵小仍可直接由外部破坏锁座,使锁座与锁心的结合处断裂,以取出锁心,再予以直接转动凸轮即可开锁,此手法仍可于数分钟内开锁,故无论何种复杂程度的锁心,若宵小破坏锁具的力度大于锁座的刚性强度,即能破坏锁座而取出锁心,因此,其防盗性仍有不足之虞。有鉴于此,专利技术人乃潜心进一步研究锁具,并着手进行研发及改良,期以一较佳设作以解决上述问题,且在经过不断试验及修改后而有本专利技术的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解决前述问题,为达致以上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一种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其包括:一锁体,其设有至少一套环部,并分别设有一对应连通于所述套环部的锁掣孔,且该锁体分别设有至少一对应连通于所述锁掣孔的横槽;所述锁掣孔内分别朝所述套环部依序设置有一弹性组件及一止动销,所述止动销于相对所述弹性组件一端渐缩设置有一组接部,该止动销侧缘径向凹设有至少一凹孔;所述横槽分别各自的对应于所述凹孔,且所述横槽分别朝锁掣孔依序设有一弹性体及一锁掣销;至少一传动轮,其分别对应枢设于所述套环部内,所述传动轮分别径向穿设有至少一对应供所述组接部插组的贯孔,所述贯孔分别容置有一锁块;一凸轮,所述传动轮对应组设并传动于该凸轮;至少一锁心,其设有一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分别对应设置并传动于所述传动轮的内环处,以支撑所述锁块,使所述止动销抵顶于所述锁块,令所述组接部非组设于所述贯孔,且所述凹孔与所述横槽错位;并于其一所述锁心的所述传动部脱离所述传动轮时,对应的所述组接部组设于所述贯孔,且令对应的所述凹孔对位于所述横槽,使所述锁掣销受所述弹性体的弹性力而对应组接于所述凹孔。据上所述的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其中,该锁体轴向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连接杆,该连接杆于接近其对应的所述套环部处,还设有一阻断部件,该阻断部件的强度低于该锁体及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分别用以接设一衬套,所述衬套分别设有所述锁心。据上所述的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其中,所述阻断部件与该锁体及所述连接杆一体成型制成,且所述阻断部件由所述连接杆凹陷而成型。据上所述的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其中,所述锁掣孔为贯穿该锁体的穿孔,且所述锁掣孔末端分别封闭设置有一第一封盖,所述弹性组件抵顶于对应的所述止动销及所述第一封盖之间。据上所述的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其中,所述横槽由一端穿设于该锁体,且所述横槽末端的开口处分别封闭设置有一第二封盖,所述弹性体抵顶于对应的所述锁掣销及所述第二封盖之间,所述第二封盖侧缘设有螺纹部,且所述横槽为对应的螺孔,所述第二封盖对应锁合于所述横槽开口末端。据上所述的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其中,该锁体设有两个所述套环部,且所述套环部间形成一镂空部,该凸轮对应位于该镂空部,且所述传动轮系对应组设于该凸轮的内缘。据上所述的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其中,两个相异的所述传动轮分别于相对该凸轮一端的内缘处,还分别设有至少一定位组件,相异的所述传动轮的所述定位组件间形成一定位空间;两个传动器,其分别设置并传动于相异的所述传动轮的内缘处,且受限位于所述定位空间内,所述锁心的所述传动部分别组接并传动于所述传动器,所述传动部藉由所述传动器传动于所述传动轮。据上所述的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其中,每一所述锁掣孔连通有两个横槽,每一所述止动销设有两个所述凹孔,且所述凹孔及所述横槽沿所述止动销的轴向方向排列设置。据上所述的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其中,所述横槽与所述锁掣孔相互垂直,且于所述组接部组设于所述贯孔时,所述锁掣销垂直组接于所述凹孔。据上所述的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其中,所述止动销系渐缩设置形成一阶面及所述组接部,并于所述组接部组设于所述贯孔时,所述阶面抵顶于其对应的所述传动轮的外缘。是由上述说明及设置,显见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下列数项优点及功效,兹逐一详述如下:1.当宵小由外力敲击本专利技术时,因阻断部件及连接杆的强度较弱,故将予断裂而致锁心收受取出,进而导致传动部未支撑锁块,使锁块脱离贯孔,而止动销则系受弹性组件的弹力而致使其组接部组设于贯孔,此外,凹孔对亦将对位于所述横槽,使所述锁掣销受所述弹性体的弹性力而对应组接于所述凹孔,藉以防止所述止动销受外力敲击而致使组接部脱离贯孔;而当接部组设于贯孔时,将使定位于凸环部的传动轮受锁定而卡死,故传动轮及其连动的凸轮皆将无法受力转动而开锁,以达致受破坏后自动死锁的功效,进而达致良好的安全性及防盗性。2.本专利技术的止动销,其凹孔设置于止动销径向的侧缘处,因此并不具备有弧面,并可提升锁掣销插组定位时整体的强度及锁固力,故当受外力直接敲击止动销或其组接部时,不导致止动销或锁掣销有变形或断裂的问题,因此可确保本专利技术于死锁时,止动销可确实卡掣传动轮,而使凸轮无法受力而开锁,藉以达到绝佳的防盗效果。3.本专利技术可适用于各式由锁心开锁的锁具,且可仅于锁体单边的锁心设置,亦可于锁体双边的锁心皆设置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故显见本专利技术确实具广泛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于A-A位置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1于B-B位置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3移除锁心后,组接部组设于贯孔的使用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4移除锁心后,锁掣销组设于凹孔的使用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其中:1、锁体,11、套环部,12、锁掣孔,121、弹性组件,122、第一封盖,13、横槽,131、弹性体,132、第二封盖,1321、螺纹部,14、连接杆,141、阻断部件,15、固定孔,16、镂空部,2、止动销,21、组接部,22、凹孔,23、阶面,3、锁掣销,4、传动轮,41、贯孔,42、锁块,43、定位组件,44、定位空间,5、凸轮,6、锁心,61、传动部,7、衬套,8、传动器。具体实施方式关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手段,举数种较佳实施例配合说明书附图于下文进行详细说明,以供能够深入了解并认同本专利技术。请先参阅图1至4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其包括:一锁体1,其设有至少一套环部11,并分别设有一对应连通于所述套环部11的锁掣孔12,且该锁体1分别设有至少一对应连通于所述锁掣孔12的横槽13;所述锁掣孔12内分别朝所述套环部11依序设置有一弹性组件121及一止动销2,所述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锁体,其设有至少一套环部,并分别设有一对应连通于所述套环部的锁掣孔,且该锁体分别设有至少一对应连通于所述锁掣孔的横槽;所述锁掣孔内分别朝所述套环部依序设置有一弹性组件及一止动销,所述止动销于相对所述弹性组件一端渐缩设置有一组接部,该止动销侧缘径向凹设有至少一凹孔;所述横槽分别各自的对应于所述凹孔,且所述横槽分别朝锁掣孔依序设有一弹性体及一锁掣销;/n至少一传动轮,其分别对应枢设于所述套环部内,所述传动轮分别径向穿设有至少一对应供所述组接部插组的贯孔,所述贯孔分别容置有一锁块;/n一凸轮,所述传动轮对应组设并传动于该凸轮;/n至少一锁心,其设有一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分别对应设置并传动于所述传动轮的内环处,以支撑所述锁块,使所述止动销抵顶于所述锁块,令所述组接部非组设于所述贯孔,且所述凹孔与所述横槽错位;并于其一所述锁心的所述传动部脱离所述传动轮时,对应的所述组接部组设于所述贯孔,且令对应的所述凹孔对位于所述横槽,使所述锁掣销受所述弹性体的弹性力而对应组接于所述凹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10 TW 1081010501.一种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锁体,其设有至少一套环部,并分别设有一对应连通于所述套环部的锁掣孔,且该锁体分别设有至少一对应连通于所述锁掣孔的横槽;所述锁掣孔内分别朝所述套环部依序设置有一弹性组件及一止动销,所述止动销于相对所述弹性组件一端渐缩设置有一组接部,该止动销侧缘径向凹设有至少一凹孔;所述横槽分别各自的对应于所述凹孔,且所述横槽分别朝锁掣孔依序设有一弹性体及一锁掣销;
至少一传动轮,其分别对应枢设于所述套环部内,所述传动轮分别径向穿设有至少一对应供所述组接部插组的贯孔,所述贯孔分别容置有一锁块;
一凸轮,所述传动轮对应组设并传动于该凸轮;
至少一锁心,其设有一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分别对应设置并传动于所述传动轮的内环处,以支撑所述锁块,使所述止动销抵顶于所述锁块,令所述组接部非组设于所述贯孔,且所述凹孔与所述横槽错位;并于其一所述锁心的所述传动部脱离所述传动轮时,对应的所述组接部组设于所述贯孔,且令对应的所述凹孔对位于所述横槽,使所述锁掣销受所述弹性体的弹性力而对应组接于所述凹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锁体轴向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连接杆,该连接杆于接近其对应的所述套环部处,还设有一阻断部件,该阻断部件的强度低于该锁体及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分别用以接设一衬套,所述衬套分别设有所述锁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部件与该锁体及所述连接杆一体成型制成,且所述阻断部件由所述连接杆凹陷而成型。
4.如权利要求1至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破坏后自动死锁的锁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掣孔为贯穿该锁体的穿孔,且所述锁掣孔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得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