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229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讯塔,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通讯塔主体,所述通讯塔主体设弧形通槽,所述弧形通槽设窗口,所述窗口中设I型挡板和Γ型挡板,所述I型挡板的左侧和Γ型挡板的右侧分别设置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所述弧形通槽左侧设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设有水平杆、弧形杆和顶杆,所述弧形通槽右侧设爬梯杆,所述爬梯杆上下两端分别设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爬梯杆左侧设水平爬梯,所述通讯塔主体内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套设螺纹块和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与升降杆底部竖直设置的齿条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爬梯设置于塔身内部,增加了爬梯的使用寿命,避免牢固性降低,增加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讯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设备
,尤其是一种通讯塔。
技术介绍
目前通讯塔的爬梯都是直接焊接在塔身上的,爬梯上的横杆也是直接焊接在爬梯的竖杆上,对于设置在通讯塔外侧的爬梯,经常遭受外部环境的侵袭,降低了爬梯的使用寿命,一旦损坏后,工人会因爬梯不牢固而踩空,容易造成工人的掉落,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尤其在冬季作业时,结冰的爬梯给工人作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无法避免除工作人员外的其他人攀爬通讯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讯塔。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讯塔,包括通讯塔主体,所述通讯塔主体一侧竖直开设爬行的弧形通槽,所述弧形通槽内两侧相对设置窗口,所述窗口中设挡板,所述挡板顶部与弧形通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挡板分为左侧的I型挡板和右侧的Γ型挡板,所述I型挡板的左侧和Γ型挡板的右侧分别设置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分别与通讯塔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靠近弧形通槽的一侧设竖直的通孔,所述弧形通槽左侧的通讯塔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讯塔,包括通讯塔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塔主体(1)一侧竖直开设爬行的弧形通槽(2),所述弧形通槽(2)内两侧相对设置窗口(3),所述窗口(3)中设挡板,所述挡板顶部与弧形通槽(2)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挡板分为左侧的I型挡板(4)和右侧的Γ型挡板(5),所述I型挡板(4)的左侧和Γ型挡板(5)的右侧分别设置第一托板(6)和第二托板(7),所述第一托板(6)和第二托板(7)分别与通讯塔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板(6)和第二托板(7)靠近弧形通槽(2)的一侧设竖直的通孔(8),所述弧形通槽(2)左侧的通讯塔主体(1)内部设升降杆(9),所述升降杆(9)上设有水平杆(10)、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讯塔,包括通讯塔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塔主体(1)一侧竖直开设爬行的弧形通槽(2),所述弧形通槽(2)内两侧相对设置窗口(3),所述窗口(3)中设挡板,所述挡板顶部与弧形通槽(2)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挡板分为左侧的I型挡板(4)和右侧的Γ型挡板(5),所述I型挡板(4)的左侧和Γ型挡板(5)的右侧分别设置第一托板(6)和第二托板(7),所述第一托板(6)和第二托板(7)分别与通讯塔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板(6)和第二托板(7)靠近弧形通槽(2)的一侧设竖直的通孔(8),所述弧形通槽(2)左侧的通讯塔主体(1)内部设升降杆(9),所述升降杆(9)上设有水平杆(10)、弧形杆(11)和顶杆(12),所述水平杆(10)两端分别连接升降杆(9)与弧形杆(11),所述弧形杆(11)与弧形通槽(2)同心设置且弧形杆(11)形状与弧形通槽(2)匹配,所述弧形杆(11)两端竖直设置顶杆(12),所述顶杆(12)的直径与通孔(8)匹配,所述升降杆(9)底部设底板(13),所述底板(13)位于升降箱(14)内,所述底板(13)与升降箱(14)间设抬升弹簧(15),所述弧形通槽(2)右侧的通讯塔主体(1)内部设爬梯杆(16),所述爬梯杆(16)上下两端分别设连接座(17),所述连接座(17)与通讯塔主体(1)顶部和底部的滑轨(18)滑动连接,所述爬梯杆(16)左侧设水平爬梯(19),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强尹翠萍韩晓鹏张真真李佳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正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