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土工离心机模拟群桩连续打桩及竖向加载的试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工离心模型打桩
,具体涉及基于土工离心机模拟群桩连续打桩及竖向加载的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现场打桩试验周期长,费用高,制约条件多,因而常常受到限制。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是将1/n比例尺的模型置于特制的离心机中,在ng离心加速度的空间进行试验,与现场试验相比,能有效克服上述缺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打桩
的研究中。当前基于土工离心机模拟打桩试验大多集中于单桩,对群桩的研究较少,针对离心机特殊试验环境,不停机群桩的连续打入少之又少。现实中,群桩在打入土层固定位置之后,往往会通过承台共同承受上部建筑竖向荷载,故实现群桩竖向加载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土工离心机模拟群桩连续打桩及竖向加载的试验系统。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基于土工离心机模拟群桩连续打桩及竖向加载的试验系统,包括模型箱、竖向加载机构、XY移动平台和若干模型桩。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土工离心机模拟群桩连续打桩及竖向加载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模型箱(1)、竖向加载机构(2)、XY移动平台和若干模型桩(5);/n所述模型箱(1)为内部中空的长方形箱体,模型箱(1)的上端敞口,下端封闭;所述模型箱(1)被竖直板(103)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室,这两个腔室分别为储桩室(101)和压桩室(102);所述储桩室(101)内设置有加载板(1011)和若干模型桩(5),压桩室(102)与竖直板(103)平行的侧壁上设置有玻璃视窗(104);/n所述模型箱(1)的上边缘连接有矩形的支撑框梁Ⅰ(6),支撑框梁Ⅰ(6)上连接有机架(7),机架(7)的上设置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土工离心机模拟群桩连续打桩及竖向加载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模型箱(1)、竖向加载机构(2)、XY移动平台和若干模型桩(5);
所述模型箱(1)为内部中空的长方形箱体,模型箱(1)的上端敞口,下端封闭;所述模型箱(1)被竖直板(103)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室,这两个腔室分别为储桩室(101)和压桩室(102);所述储桩室(101)内设置有加载板(1011)和若干模型桩(5),压桩室(102)与竖直板(103)平行的侧壁上设置有玻璃视窗(104);
所述模型箱(1)的上边缘连接有矩形的支撑框梁Ⅰ(6),支撑框梁Ⅰ(6)上连接有机架(7),机架(7)的上设置有XY移动平台;
所述XY移动平台包括X向移行结构(3)和Y向移行结构(4),Y向移行结构(4)固定在机架(7)上,Y向移行结构(4)上滑动连接有X向移行结构(3),X向移行结构(3)上滑动连接有竖向加载机构(2);
所述竖向加载机构(2)包括支撑板(201)、升降杆(202)、竖向加载驱动电机(203)、压力传感器(204)和电磁器(205);所述支撑板(201)为滑动连接在X向移行结构(3)上的矩形板,支撑板(201)上设置有竖向加载驱动电机(203)和供升降杆(202)穿过的通孔Ⅰ;所述升降杆(202)竖直穿过支撑板(201)上的通孔Ⅰ,竖向加载驱动电机(203)带动升降杆(202)作上下移动;
所述升降杆(202)的下端连接有压力传感器(204),压力传感器(204)的下端连接有电磁器(205);
试验时,将所述制备好试样的模型箱(1)安装到离心机上,离心机以设计的离心加速度进行运转;所述XY移动平台带动竖向加载机构(2)滑动至储桩室(101)的正上方,竖向加载驱动电机(203)带动升降杆(202)下移,直至升降杆(202)下端的电磁器(205)与模型桩(5)的桩顶接触;将所述电磁器(205)通电,电磁器(205)将模型桩(5)吸附;所述竖向加载驱动电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江涛,王振,刘飞,张太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