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占雄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水厂水处理的混合井井壁扰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124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厂水处理的混合井井壁扰流板,包括底盘和呈矩形固定在底盘顶部的四个井壁导流板,所述底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位于四个井壁导流板之间,所述井壁导流板远离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底盘的下方设有配重盘,且配重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尖块,配重盘的顶部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四个竖杆,且竖杆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形槽内并固定连接有横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能够起到扰流的效果,能够通过自重的方式将本装置自动快速安装固定在混合井内,无需人员深入混合井内安装,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风险,满足使用需求,有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厂水处理的混合井井壁扰流板
本技术涉及扰流板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厂水处理的混合井井壁扰流板。
技术介绍
在对水厂水处理的混合井内的水加药剂进行混合时,会使用到搅拌器进行往复循环搅拌,搅拌器在混合井内搅拌时会形成漩涡,造成水的旋转动力较大,从而造搅拌器回转搅拌时造成冲击力过大,容易对搅拌器上的搅拌叶冲击力过大造成其激烈晃动,降低使用寿命,以及会造成水与投入的药剂混合不均匀,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大都会在井壁内设置扰流板进行扰乱水流,避免细产生高速旋转形成漩涡。现有的用于水厂水处理的混合井井壁扰流板大都是由梅花形底部扰流板和多个井壁扰流板组成,井壁扰流板大都是在井壁上设置的突出档杆,其在下放的混合井内后,为避免扰流板跟随水旋转移动,大都是由工人下到混合井内通过多个螺栓将其固定在井壁上。现有的用于水厂水处理的混合井井壁扰流板虽然起到了对水扰流的作用,但是其不便于自动使其安装固定在混合井内,需要工人深入至混合井内的最底部,危险性较高,安装效率低,且对于后期取出挪移时带来极大的不便,几乎造成不能挪移,不能满足使用需求,针对此现象,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水厂水处理的混合井井壁扰流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水厂水处理的混合井井壁扰流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厂水处理的混合井井壁扰流板,包括底盘和呈矩形固定在底盘顶部的四个井壁导流板,所述底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位于四个井壁导流板之间,所述井壁导流板远离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底盘的下方设有配重盘,且配重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尖块,配重盘的顶部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四个竖杆,且竖杆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形槽内并固定连接有横杆,底盘滑动套设在四个竖杆上,矩形槽内设有移动杆,移动杆远离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锥形尖块,移动杆的另一侧开设有三角槽,且三角槽的顶部内壁为倾斜面,横杆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三角槽内并嵌套有滚珠,滚珠与三角槽倾斜面滚动接触,移动杆的一侧顶部和一侧底部均开设有凹槽,位于同一个移动杆上的两个凹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为开口,矩形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L形定位杆,位于同一个矩形槽内的两个L形定位杆对称设置,L形定位杆位于对应的凹槽内,移动杆滑动套设在对应的两个L形定位杆上。优选的,所述凹槽靠近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的侧壁与对应的L形定位杆的外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的侧壁与对应的竖杆的外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底盘的顶部呈矩形开设有四个第三圆孔,且第三圆孔的侧壁与对应的竖杆的外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井壁导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勾环。优选的,所述底盘的顶部设置有通孔,通孔位于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的下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底盘、井壁导流板、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配重盘、矩形槽、竖杆、移动杆、锥形尖块、三角槽、横杆、滚珠、凹槽、L形定位杆、第一尖块与第一圆孔相配合,可以通过吊绳和平勾勾住四个勾环将本装置整体向下放,当多个第一尖块与混合井的底部接触时,此时混合井的底部对多个第一尖块支撑着,使得配重盘不再向下移动,从而使得与配重盘固定的多个竖杆、与竖杆固定的横杆和与横杆嵌装的滚珠不再下移,而此时底盘、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和四个井壁导流板在自身重力下继续向下移动,此时井壁扰流板通过对应的两个L形定位杆带动移动杆向下移动,移动杆带动对应的三角槽的倾斜面挤压滚珠,在挤压力下,移动杆向远离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的方向移动并带动多个锥形尖块挤紧混合井的井壁,此时在多个锥形尖块的尖端与混合井井壁挤压摩擦力下,能够有效避免在井内加水加药搅拌时移动杆出现旋转现象,此时移动杆通过对应的两个L形定位杆对井壁扰流板限制,而与混合井底部接触的多个第一尖块能够有效防止配重盘发生转动,配合多个锥形尖块对井壁扰流板的限制,达到能够通过自重的方式快速的自动安装在混合井内。本技术设计合理,能够起到扰流的效果,能够通过自重的方式将本装置自动快速安装固定在混合井内,无需人员深入混合井内安装,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风险,满足使用需求,有利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水厂水处理的混合井井壁扰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水厂水处理的混合井井壁扰流板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水厂水处理的混合井井壁扰流板的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俯视图。图中:1底盘、2井壁导流板、3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4配重盘、5矩形槽、6竖杆、7移动杆、8锥形尖块、9三角槽、10横杆、11滚珠、12凹槽、13L形定位杆、14第一尖块、15第一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用于水厂水处理的混合井井壁扰流板,包括底盘1和呈矩形固定在底盘1顶部的四个井壁导流板2,底盘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3,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3位于四个井壁导流板2之间,井壁导流板2远离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3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5,底盘1的下方设有配重盘4,且配重盘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尖块14,配重盘4的顶部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四个竖杆6,且竖杆6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形槽5内并固定连接有横杆10,底盘1滑动套设在四个竖杆6上,矩形槽5内设有移动杆7,移动杆7远离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锥形尖块8,移动杆7的另一侧开设有三角槽9,且三角槽9的顶部内壁为倾斜面,横杆10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三角槽9内并嵌套有滚珠11,滚珠11与三角槽9倾斜面滚动接触,移动杆7的一侧顶部和一侧底部均开设有凹槽12,位于同一个移动杆7上的两个凹槽1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为开口,矩形槽5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L形定位杆13,位于同一个矩形槽5内的两个L形定位杆13对称设置,L形定位杆13位于对应的凹槽12内,移动杆7滑动套设在对应的两个L形定位杆13上,本技术设计合理,能够起到扰流的效果,能够通过自重的方式将本装置自动快速安装固定在混合井内,无需人员深入混合井内安装,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风险,满足使用需求,有利于使用。本技术中,凹槽12靠近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孔15,且第一圆孔15的侧壁与对应的L形定位杆13的外侧滑动连接,矩形槽5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的侧壁与对应的竖杆6的外侧滑动连接,底盘1的顶部呈矩形开设有四个第三圆孔,且第三圆孔的侧壁与对应的竖杆6的外侧滑动连接,井壁导流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勾环,底盘1的顶部设置有通孔,通孔位于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厂水处理的混合井井壁扰流板,包括底盘(1)和呈矩形固定在底盘(1)顶部的四个井壁导流板(2),所述底盘(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3),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3)位于四个井壁导流板(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壁导流板(2)远离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3)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5),底盘(1)的下方设有配重盘(4),且配重盘(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尖块(14),配重盘(4)的顶部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四个竖杆(6),且竖杆(6)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形槽(5)内并固定连接有横杆(10),底盘(1)滑动套设在四个竖杆(6)上,矩形槽(5)内设有移动杆(7),移动杆(7)远离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锥形尖块(8),移动杆(7)的另一侧开设有三角槽(9),且三角槽(9)的顶部内壁为倾斜面,横杆(10)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三角槽(9)内并嵌套有滚珠(11),滚珠(11)与三角槽(9)倾斜面滚动接触,移动杆(7)的一侧顶部和一侧底部均开设有凹槽(12),位于同一个移动杆(7)上的两个凹槽(1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为开口,矩形槽(5)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L形定位杆(13),位于同一个矩形槽(5)内的两个L形定位杆(13)对称设置,L形定位杆(13)位于对应的凹槽(12)内,移动杆(7)滑动套设在对应的两个L形定位杆(1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厂水处理的混合井井壁扰流板,包括底盘(1)和呈矩形固定在底盘(1)顶部的四个井壁导流板(2),所述底盘(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3),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3)位于四个井壁导流板(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壁导流板(2)远离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3)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5),底盘(1)的下方设有配重盘(4),且配重盘(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尖块(14),配重盘(4)的顶部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四个竖杆(6),且竖杆(6)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形槽(5)内并固定连接有横杆(10),底盘(1)滑动套设在四个竖杆(6)上,矩形槽(5)内设有移动杆(7),移动杆(7)远离十字梅花形底部扰流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锥形尖块(8),移动杆(7)的另一侧开设有三角槽(9),且三角槽(9)的顶部内壁为倾斜面,横杆(10)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三角槽(9)内并嵌套有滚珠(11),滚珠(11)与三角槽(9)倾斜面滚动接触,移动杆(7)的一侧顶部和一侧底部均开设有凹槽(12),位于同一个移动杆(7)上的两个凹槽(1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为开口,矩形槽(5)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L形定位杆(13),位于同一个矩形槽(5)内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雄
申请(专利权)人:刘占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