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模激发的单红光纳米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荧光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模激发的单红光纳米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稀土掺杂的荧光纳米材料具有发光谱带窄,色纯度高,色彩鲜艳等优点,并且物理化学性能稳定,耐高温,耐辐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荧光纳米材料中掺杂剂的浓度是提高其发光强度的有效途径。而构建巧妙的纳米材料微结构和合适的掺杂剂配对离子,可以大幅度降低浓度淬灭,实现敏化剂和激活剂的重掺杂。同时由于稀土离子能级非常丰富,高的掺杂浓度增加了激发光能量的吸收,所以可以有效地实现下转换和上转换模式的发光,从而达到多波长激发的效果。多模激发不仅能够实现高容量信息存储,还可以在特定波长的辐射下实现信息识别。基于上转换发光基础上的无色防伪具有更好的隐蔽性。高纯的单红光发射不易散射,穿透能力强。因而这种多模激发的单红光纳米材料在荧光防伪、生物荧光标记,照明显示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荧光防伪材料存在检测光源单一、制备步骤繁琐、荧光防伪模式简单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模激发的单红光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1)分别配制浓度为0.5-2.5mmol/ml的YbC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激发的单红光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分别配制浓度为0.5-2.5mmol/ml的YbCl3、ErCl3、MnCl2和NaF水溶液;
(2)将0.3gNaOH溶于2-6ml去离子水中,加入5-15ml乙醇,5-15ml油酸,搅拌5~30分钟;
(3)将YbCl3、ErCl3和MnCl2溶液加入步骤(2)中,继续搅拌5~30分钟;
(4)将1-3mmolNaF加入步骤(3)中的溶液,搅拌20~40分钟,NaF以NaF水溶液的形式加入;
(5)将步骤(4)中的溶液转移到高压釜中,在140-240℃下反应100-400分钟后,得到荧光产物;
(6)待步骤(5)中的荧光产物降至室温,离心、洗涤,所得沉淀物为多模激发的单红光纳米荧光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模激发的单红光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4)均在30-70℃的恒温下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模激发的单红光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YbCl3+ErCl3)和MnCl2的摩尔比为3︰2,且YbCl3和ErCl3的摩尔比为(0~2.5):(0.5~3)。
4.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多模激发的单红光纳米荧光材料。
5.利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激发的单红光纳米荧光材料制备核壳结构的重掺杂多模激发的单红光纳米荧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多模激发的单红光纳米荧光材料分散在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艳丽,刘越峰,潘根才,张华芳,高惠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