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盐废水深度处理的原位絮凝-芬顿耦合的电化学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盐废水深度处理的原位絮凝-芬顿耦合的电化学方法,属于电化学技术与环境保护领域。
技术介绍
原位絮凝-芬顿耦合的电化学方法中,电絮凝作为一种相对便宜的、替代化学混凝的方法,与化学混凝相比,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同时产生的絮体更稳定,含有较少结合水更易通过沉淀、浮选或过滤从水介质中除去;电芬顿是一种基于芬顿反应的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不仅在Fe2+的催化下原位产生无毒的强氧化剂·OH,解决了H2O2运输及安全问题;Fe2+还可以反复用于芬顿反应,减少了铁污泥的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将电絮凝-电芬顿两种电化学方法耦合后,阳极牺牲可产生Fe2+,作为芬顿反应催化剂;杂原子掺杂石墨烯改性的碳材料作为阴极,可强化还原O2生成H2O2,H2O2在Fe2+的催化下,高效地原位产生无毒的强氧化剂·OH。石墨烯具有的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高、导电性显著等优点;N、P、B和S等非金属元素掺杂后,石墨烯材料展现出更为优越的电化学特性。非金属杂原子掺杂石墨烯展现出强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盐废水深度处理的原位絮凝-芬顿耦合的电化学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铁片为阳极,以杂原子掺杂石墨烯改性碳毡为阴极,其中杂原子掺杂石墨烯改性碳毡可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n(1)杂原子掺杂石墨烯,为还原氧化石墨烯、氮掺杂石墨烯、硫掺杂石墨烯、硼掺杂石墨烯、磷掺杂石墨烯;/n(2)在冰浴搅拌条件下,将0.10g的硝酸钠溶解于45~55mL浓硫酸中,加入0.10g石墨粉后再加入6.0g高锰酸钾;撤去冰浴,加入45~55mL去离子水进行中温反应,后在90~97℃的水浴锅中进行高温反应30min,得到棕色溶液;加入200mL双氧水(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盐废水深度处理的原位絮凝-芬顿耦合的电化学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铁片为阳极,以杂原子掺杂石墨烯改性碳毡为阴极,其中杂原子掺杂石墨烯改性碳毡可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1)杂原子掺杂石墨烯,为还原氧化石墨烯、氮掺杂石墨烯、硫掺杂石墨烯、硼掺杂石墨烯、磷掺杂石墨烯;
(2)在冰浴搅拌条件下,将0.10g的硝酸钠溶解于45~55mL浓硫酸中,加入0.10g石墨粉后再加入6.0g高锰酸钾;撤去冰浴,加入45~55mL去离子水进行中温反应,后在90~97℃的水浴锅中进行高温反应30min,得到棕色溶液;加入200mL双氧水(V水:V30%双氧水=8~10)和200mL盐酸(V水:V浓盐酸=8~10),离心清洗后烘干研磨成氧化石墨烯黄色粉末;
(3)取0.05~0.25g步骤(2)获得的氧化石墨烯粉末,置于马弗炉中还原得还原氧化石墨烯,其中马弗炉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80~420℃,保温0.5~1.5h;
(4)取0.05~0.30g步骤(2)获得的氧化石墨烯粉末,加入三聚氰胺(氧化石墨烯与三聚氰胺质量比为0.9~1.1),研磨混合置于管式炉中,高纯氮气氛围(气体流速为:100mL/min)煅烧,得到的黑色产物为氮掺杂石墨烯,其中管式炉温度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1000℃,保温0.5~1.5h;
(5)取0.08~0.15g步骤(2)获得的氧化石墨烯粉末,超声波分散于25~70mL去离子水中后,加入巯基乙酸(巯基乙酸与氧化石墨烯质量比为3.9~4.8),混合均匀后放入高压反应釜,于120~200℃水热反应14~18h,得到的黑色产物为硫掺杂石墨烯;
(6)取0.08~0.15g步骤(3)获得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粉末,加入硼酸(硼酸与氧化石墨烯质量比为2.6~3.2),超声分散还原氧化石墨烯于25~70mL去离子水中,后于40~60℃烘干;再将所得固体粉末置于管式炉中,高纯氮气氛围下(气体流速为:100mL/min)煅烧,得到的黑色产物为硼掺杂石墨烯,其中,管式炉温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60~800℃,保温3~5h;
(7)取0.08~0.15g步骤(3)获得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粉末,加入磷酸(硼酸与氧化石墨烯质量比为4.2~5.2),超声分散还原氧化石墨烯于25~70mL去离子水中,后于100~140℃烘干;再将所得固体粉末置于管式炉中,高纯氮气氛围下(气体流速为:100mL/min)煅烧,得到的黑色产物为硼掺杂石墨烯,其中管式炉温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80~750℃,保温0.3~1.0h;
(8)所有碳毡基底为聚丙烯腈基碳毡、粘胶基碳毡、沥青基碳毡,经丙酮、无水乙醇超声浸泡0.5~2.0h,去离子水超声浸泡0.5~2.0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飞,肖志辉,崔婷钰,王振北,刘龙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