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丹娣专利>正文

一种胸腔引流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765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胸腔引流器具,包括引流箱体,引流箱体的顶部卡接有密封端盖,密封端盖的顶部左右对称安装有两组U型连通管,密封端盖的顶部左侧插接有支撑架,密封端盖的顶部左侧竖向插接有负压接口,支撑架的顶部粘接有底部带连通管的负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架将负压器固定在密封端盖的上方,避免因为移动过程中的晃动而造成负压器的撞击损伤,同时能对负压器的底部起到支撑,使医务人员单手即可进行负压器的按压操作,另一只手能够对引流针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引流针支架的设置,方便将引流针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移动过程中的弯折现象,以及使用后对医务人员的戳伤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引流器具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胸腔引流器具。
技术介绍
穿刺是一个医学常用手术用语,是将穿刺针刺入体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验,向体腔注入气体或造影剂做造影检查,或向体腔内注入药物的一种诊疗技术。穿刺的目的是抽血化验,输血、输液及置入导管做血管造影等。穿刺检查是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检验方法之一。通过骨髓涂片的细胞学检查可了解骨髓内各种细胞的生成情况,各种细胞的形态,成分的改变及发现异常的细胞等,以明确诊断,观察疗效,估计预后。例如,对贫血的诊断,可以从形态上帮助诊断贫血的原因,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诊断各种类型的白血病;关于恶性肿瘤方面,骨穿对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瘤,淋巴瘤侵犯骨髓的判断都有重要意义。胸腔引流器是医疗上用于胸腔穿刺检查的常用医疗器械,现有的胸腔引流器的负压器多数为通过软管固定在引流瓶的一侧,在移动过过程中容易造成负压器的撞击损伤,而且没有对其支撑措施,负压器的按压需要医务人员双手进行操作,无法对穿刺针的位置进行固定,并且穿刺针同样通过软管固定在引流瓶的一侧,由于穿刺针较长,容易在移动过程中造成穿刺针发生弯折的现象,以及使用后没有收纳放置结构,造成医务人员的戳伤现象,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胸腔引流器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引流器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胸腔引流器的负压器多数为通过软管固定在引流瓶的一侧,在移动过过程中容易造成负压器的撞击损伤,而且没有对其支撑措施,负压器的按压需要医务人员双手进行操作,无法对穿刺针的位置进行固定,并且穿刺针同样通过软管固定在引流瓶的一侧,由于穿刺针较长,容易在移动过程中造成穿刺针发生弯折的现象,以及使用后没有收纳放置结构,造成医务人员的戳伤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腔引流器具,包括引流箱体,所述引流箱体的顶部卡接有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的顶部左右对称安装有两组U型连通管,所述密封端盖的顶部左侧插接有支撑架,所述密封端盖的顶部左侧竖向插接有负压接口,所述支撑架的顶部粘接有底部带连通管的负压器,且负压器底部连通管的底端套接在负压接口的顶端,所述密封端盖顶部呈一字排列均匀粘接有引流针支架,且引流针支架设置在U型连通管的前侧,所述引流针支架的内腔横向卡接有引流针,所述密封端盖的顶部右侧壁竖向插接有收集接口,所述密封端盖的顶部右侧壁竖向粘接有T型支撑板,且T型支撑板设置在收集接口的右后方,所述T型支撑板的外壁插接有软管收纳辊,所述软管收纳辊的前端外壁呈十字插接有限位挡杆,所述软管收纳辊的外壁均匀缠绕有引流软管,且引流软管的两端分别与引流针的右端、收集接口的顶端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引流箱体从左至右依次由测压瓶、水封瓶和收集瓶构成,且测压瓶与水封瓶之间以及水封瓶与收集瓶之间均由U型连通管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引流箱体与密封端盖的前后侧壁均设置有限位卡槽,且引流箱体与密封端盖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垫片。优选的,所述引流针支架为顶部由弧板构成的Y型塑料支架,且引流针支架顶部弧板的内径与引流针的外径相同。优选的,所述引流针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左端安装有穿刺针,所述手柄的右端安装有针尾管,且针尾管的右端与引流软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手柄的顶部设置有调速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支撑架将负压器固定在密封端盖的上方,避免因为移动过程中的晃动而造成负压器的撞击损伤,同时能对负压器的底部起到支撑,使医务人员单手即可进行负压器的按压操作,另一只手能够对引流针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引流针支架的设置,方便将引流针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移动过程中的弯折现象,以及使用后对医务人员的戳伤现象,同时通过软管收纳辊的设置,方便对引流软管的缠绕收纳,避免引流软管运输过程中的打结现象。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B部放大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引流箱体,2-密封端盖,3-U型连通管,4-支撑架,5-负压器,6-负压接口,7-限位卡槽,8-引流针支架,9-引流针,91-手柄,92-穿刺针,93-针尾管,94-调速阀门,10-收集接口,11-T型支撑板,12-软管收纳辊,13-限位挡杆,14-引流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胸腔引流器具,包括引流箱体1,引流箱体1的顶部卡接有密封端盖2,密封端盖2的顶部左右对称安装有两组U型连通管3,密封端盖2的顶部左侧插接有支撑架4,密封端盖2的顶部左侧竖向插接有负压接口6,支撑架4的顶部粘接有底部带连通管的负压器5,且负压器5底部连通管的底端套接在负压接口6的顶端,密封端盖2顶部呈一字排列均匀粘接有引流针支架8,且引流针支架8设置在U型连通管3的前侧,引流针支架8的内腔横向卡接有引流针9,密封端盖2的顶部右侧壁竖向插接有收集接口10,密封端盖2的顶部右侧壁竖向粘接有T型支撑板11,且T型支撑板11设置在收集接口10的右后方,T型支撑板11的外壁插接有软管收纳辊12,软管收纳辊12的前端外壁呈十字插接有限位挡杆13,软管收纳辊12的外壁均匀缠绕有引流软管14,且引流软管14的两端分别与引流针9的右端、收集接口10的顶端密封连接。其中,引流箱体1从左至右依次由测压瓶、水封瓶和收集瓶构成,且测压瓶与水封瓶之间以及水封瓶与收集瓶之间均由U型连通管3相互连通,保证测压瓶中的压力与收卷瓶中的压力相同,引流箱体1与密封端盖2的前后侧壁均设置有限位卡槽7,且引流箱体1与密封端盖2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垫片,方便密封端盖2与引流箱体1之间的固定卡接,以及保证引流箱体1的密封性,引流针支架8为顶部由弧板构成的Y型塑料支架,且引流针支架8顶部弧板的内径与引流针9的外径相同,方便将引流针9卡接固定在引流针支架8的顶部弧板的内腔中,引流针9包括手柄91,手柄91的左端安装有穿刺针92,手柄91的右端安装有针尾管93,且针尾管93的右端与引流软管14的一端密封连接,手柄91的顶部设置有调速阀门94。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在使用时,医务人员将引流箱体1放置在工作台上,将引流针9从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腔引流器具,包括引流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箱体(1)的顶部卡接有密封端盖(2),所述密封端盖(2)的顶部左右对称安装有两组U型连通管(3),所述密封端盖(2)的顶部左侧插接有支撑架(4),所述密封端盖(2)的顶部左侧竖向插接有负压接口(6),所述支撑架(4)的顶部粘接有底部带连通管的负压器(5),且负压器(5)底部连通管的底端套接在负压接口(6)的顶端,所述密封端盖(2)顶部呈一字排列均匀粘接有引流针支架(8),且引流针支架(8)设置在U型连通管(3)的前侧,所述引流针支架(8)的内腔横向卡接有引流针(9),所述密封端盖(2)的顶部右侧壁竖向插接有收集接口(10),所述密封端盖(2)的顶部右侧壁竖向粘接有T型支撑板(11),且T型支撑板(11)设置在收集接口(10)的右后方,所述T型支撑板(11)的外壁插接有软管收纳辊(12),所述软管收纳辊(12)的前端外壁呈十字插接有限位挡杆(13),所述软管收纳辊(12)的外壁均匀缠绕有引流软管(14),且引流软管(14)的两端分别与引流针(9)的右端、收集接口(10)的顶端密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器具,包括引流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箱体(1)的顶部卡接有密封端盖(2),所述密封端盖(2)的顶部左右对称安装有两组U型连通管(3),所述密封端盖(2)的顶部左侧插接有支撑架(4),所述密封端盖(2)的顶部左侧竖向插接有负压接口(6),所述支撑架(4)的顶部粘接有底部带连通管的负压器(5),且负压器(5)底部连通管的底端套接在负压接口(6)的顶端,所述密封端盖(2)顶部呈一字排列均匀粘接有引流针支架(8),且引流针支架(8)设置在U型连通管(3)的前侧,所述引流针支架(8)的内腔横向卡接有引流针(9),所述密封端盖(2)的顶部右侧壁竖向插接有收集接口(10),所述密封端盖(2)的顶部右侧壁竖向粘接有T型支撑板(11),且T型支撑板(11)设置在收集接口(10)的右后方,所述T型支撑板(11)的外壁插接有软管收纳辊(12),所述软管收纳辊(12)的前端外壁呈十字插接有限位挡杆(13),所述软管收纳辊(12)的外壁均匀缠绕有引流软管(14),且引流软管(14)的两端分别与引流针(9)的右端、收集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丹娣李厚建
申请(专利权)人:殷丹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