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275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袋和引流管,引流袋上设置有进液口,引流管与进液口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连接引流袋与引流管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呈环状的内套和呈环状的外套,内套固定在引流管或进液口中的一个上,内套上设置有外螺纹,外套固定在引流管或进液口的另外一个上或者是单独设置,外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外套与内套螺纹连接,将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在患者需要大量引流时,就可通过更换引流袋,实现大量引流的需求,相较于大规格的引流袋,成本更低;且在操作过程中,无需插拔引流管,不会增加患者的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病人在进行穿刺或手术后,为将体内的积液排出,常常需要在穿刺点或造口处放置引流袋,将引流袋上带有的引流管插入患处对积液进行收集。现有的引流袋的规格一般是固定的,因为生产模具和工艺的原因,大规格的引流袋很少,有也会因为生产成本的原因而价格高昂。在以上情况下,患者体内有大量积液时,就很难有适合的引流袋供患者使用,即使有患者也会面临较高的价格。而在引流时更换引流袋,就需要重复插拔引流管,增加患者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装置,将引流管与引流袋可拆卸连接,更换引流袋时无需插拔引流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袋和引流管,引流袋上设置有进液口,引流管与进液口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连接引流袋与引流管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呈环状的内套和呈环状的外套,内套固定在引流管或进液口中的一个上,内套上设置有外螺纹,外套固定在引流管或进液口的另外一个上或者是单独设置,外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外套与内套螺纹连接,将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内套固定在引流管上,外套单独设置并套在引流管上,在连接引流管与引流袋时,进液口卡在内套上,外套与内套夹住进液口后螺纹连接,将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引流袋上连接有负压装置,负压装置包括负压球和负压管,负压管的一端连接在引流袋上,另一端与负压球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负压球包括具有弹性的球体、以及分别设置在球体两端的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进气单向阀包括进气阀体、进气弹簧和进气堵球,进气阀体的两端开设有贯穿进气阀体的进气孔,进气阀体固定在球体上,进气孔连通球体内腔与球体外部,进气堵球设置在进气阀体内,进气弹簧设置在进气阀体内并推动进气堵球朝球体内腔移动,以使进气堵球堵塞进气孔朝向球体的一侧,进气阀体与引流管连接,出气单向阀包括出气阀体、出气弹簧和出气堵球,出气阀体的两端开设有贯穿出气阀体的出气孔,出气阀体固定在球体上,出气孔连通球体内腔与球体外部,出气堵球设置在出气阀体内,出气弹簧设置在出气阀体内并推动出气堵球背向球体内腔移动,以使出气堵球堵塞出气孔背向球体的一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闭合引流管的闭合夹,闭合夹的夹口处设置有用于供引流管穿过的通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引流管包括滞留管和引导管,滞留管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引导管的一端设置有对接头,对接头插入连接头内,将滞留管与引导管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引流袋上设置有刻度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滞留管上连接有固定翼。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进液口与引流管可拆卸连接,在引流袋装满后,医护人员可中止引流,然后转动外套,将内套与外套松开,使内套与外套松开进液口,而后医护人员将引流袋取下,并将新的引流袋的进液口套到内套上,而后将外套套到进液口上并旋紧内套和外套,将新的引流袋装好,继续引流。通过上述设置,在患者需要大量引流时,就可通过更换引流袋,实现大量引流的需求,相较于大规格的引流袋,成本更低;且在操作过程中,无需插拔引流管,不会增加患者的不适。内套和外套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内套与引流管固定连接,外套与进液口固定连接;或者是外套与引流管连接,内套与进液口连接。相较而言,将外套单独设置,在更换引流袋时,外套可以继续使用,减少材料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剖切放大剖切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袋1和引流管2,引流袋1上设置有进液口3,引流管2与进液口3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连接引流袋1与引流管2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呈环状的内套4和呈环状的外套5,内套4固定在引流管2或进液口3中的一个上,内套4上设置有外螺纹,外套5固定在引流管2或进液口3的另外一个上或者是单独设置,外套5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外套5与内套4螺纹连接,将引流管2与引流袋1连接。内套4固定在引流管2上,外套5单独设置并套在引流管2上,在连接引流管2与引流袋1时,进液口3卡在内套4上,外套5与内套4夹住进液口3后螺纹连接,将引流管2与引流袋1连接。将进液口3与引流管2可拆卸连接,在引流袋1装满后,医护人员可中止引流,然后转动外套5,将内套4与外套5松开,使内套4与外套5松开进液口3,而后医护人员将引流袋1取下,并将新的引流袋1的进液口3套到内套4上,而后将外套5套到进液口3上并旋紧内套4和外套5,将新的引流袋1装好,继续引流。通过上述设置,在患者需要大量引流时,就可通过更换引流袋1,实现大量引流的需求,相较于大规格的引流袋1,成本更低;且在操作过程中,无需插拔引流管2,不会增加患者的不适。内套4和外套5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内套4与引流管2固定连接,外套5与进液口3固定连接;或者是外套5与引流管2连接,内套4与进液口3连接。相较而言,将外套5单独设置,在更换引流袋1时,外套5可以继续使用,减少材料浪费。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引流袋1上连接有负压装置,负压装置包括负压球6和负压管7,负压管7的一端连接在引流袋1上,另一端与负压球6可拆卸连接。通过负压装置在引流袋1内产生负压,吸引液体,使引流更加顺畅、彻底。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负压球6包括具有弹性的球体61、以及分别设置在球体61两端的进气单向阀62和出气单向阀63,进气单向阀62包括进气阀体621、进气弹簧622和进气堵球623,进气阀体621的两端开设有贯穿进气阀体621的进气孔,进气阀体621固定在球体61上,进气孔连通球体61内腔与球体61外部,进气堵球623设置在进气阀体621内,进气弹簧622设置在进气阀体621内并推动进气堵球623朝球体61内腔移动,以使进气堵球623堵塞进气孔朝向球体61的一侧,进气阀体621与引流管2连接,出气单向阀63包括出气阀体631、出气弹簧632和出气堵球633,出气阀体631的两端开设有贯穿出气阀体631的出气孔,出气阀体631固定在球体61上,出气孔连通球体61内腔与球体61外部,出气堵球633设置在出气阀体631内,出气弹簧632设置在出气阀体631内并推动出气堵球633背向球体61内腔移动,以使出气堵球633堵塞出气孔背向球体61的一侧。在引流时,使用者按下球体61,进气堵球623堵住进气孔,球体61内的气压推动出气堵球633背向球体61移动,打开出气孔,球体61内的气体从出气孔流出;而后,使用者放开球体61,球体61在弹性的作用下复原,在球体61内产生负压,负压将出气堵球633吸回,堵住出气孔,而后,负压将进气堵球623往球体61内吸引,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袋(1)和引流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1)上设置有进液口(3),所述引流管(2)与进液口(3)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连接引流袋(1)与引流管(2)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呈环状的内套(4)和呈环状的外套(5),所述内套(4)固定在引流管(2)或进液口(3)中的一个上,所述内套(4)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套(5)固定在引流管(2)或进液口(3)的另外一个上或者是单独设置,所述外套(5)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套(5)与内套(4)螺纹连接,将引流管(2)与引流袋(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袋(1)和引流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1)上设置有进液口(3),所述引流管(2)与进液口(3)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连接引流袋(1)与引流管(2)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呈环状的内套(4)和呈环状的外套(5),所述内套(4)固定在引流管(2)或进液口(3)中的一个上,所述内套(4)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套(5)固定在引流管(2)或进液口(3)的另外一个上或者是单独设置,所述外套(5)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套(5)与内套(4)螺纹连接,将引流管(2)与引流袋(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4)固定在引流管(2)上,所述外套(5)单独设置并套在引流管(2)上,在连接引流管(2)与引流袋(1)时,进液口(3)卡在内套(4)上,外套(5)与内套(4)夹住进液口(3)后螺纹连接,将引流管(2)与引流袋(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1)上连接有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包括负压球(6)和负压管(7),所述负压管(7)的一端连接在引流袋(1)上,另一端与负压球(6)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球(6)包括具有弹性的球体(61)、以及分别设置在球体(61)两端的进气单向阀(62)和出气单向阀(63),所述进气单向阀(62)包括进气阀体(621)、进气弹簧(622)和进气堵球(623),所述进气阀体(621)的两端开设有贯穿进气阀体(621)的进气孔,所述进气阀体(621)固定在球体(61)上,所述进气孔连通球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君侠孙军林群蔡建勇陆川陈献东陈茂华李志伟巴华君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