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永君专利>正文

一种中成药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721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成药造粒机,属于将原料挤压使原料颗粒化的一般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顶罩、传输管和转筒,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顶罩,顶罩的左侧设有传输管,顶罩的下方设有转筒,转筒的外侧设有一圈加热套,转筒下半部分的侧壁设置为筛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传输管,在传输管内设置了螺旋板对药粉进行搅拌、混合,并且在传输管上方设置了导水管,通过向药粉加水,使得药粉形成粘稠的糊状,便于之后的切断、造粒,在传输管的右端设置了出料机构,通过出料机构中的转动板和固定板,能够使得出料机构挤出粗细不同的条状药剂,满足各种制药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成药造粒机
本技术属于将原料挤压使原料颗粒化的一般装置
,具体是一种中成药造粒机。
技术介绍
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所积累起来的医药遗产。对中药的传统服用方式,一般是采用加水熬制的方式,这种方式极为不便,费时费力,不仅不能够对药性成分充分的利用,而且一些药性成分在高温熬制过程中可能失去原有的功效。因此,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将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并制成药丸供病人使用。在中药制剂的过程中,对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造粒是个重要的环节,现有技术中对中药的造粒装置各种各样,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专利号201721040250.3所述的“一种中成药造粒机”,采用了挤压仓、成型口对药剂进行颗粒成型,成型的效果一般,不能够形成较为圆滑的药粒,因此还需要额外的工序对药粒进行处理。此外,该装置不能够对制出的药粒进行粒度分离,会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中成药造粒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成药造粒机,包括支撑板、顶罩、传输管和转筒,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顶罩,顶罩的左侧设有传输管,传输管放置在支撑板上,传输管的右端穿过顶罩的侧壁设置在顶罩的内部,传输管的左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传输管的上方设有进料口,传输管的上方设有导水管,导水管的上方设有进水管;所述顶罩的上表面设有鼓风机,鼓风机的底端设有气管;所述顶罩的下方设有转筒,转筒的四周均布设有多根支撑脚,支撑脚的顶端设有支撑圈;所述支撑圈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上方设有齿轮,在转筒的外侧设有一圈齿圈,第二电机通过齿轮与齿圈啮合,转筒的外侧设有一圈加热套,加热套与转筒间隔设置,加热套的内部设有多根碳纤维加热管;所述转筒下半部分的侧壁设置为筛网,在筛网的外侧套设有集料筒,集料筒的底部设有封闭门。优选的,所述顶罩为底端开口圆柱筒形结构,进料口为漏斗形结构,转筒为漏斗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导水管在传输管的顶端水平设置,在导水管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漏水孔。优选的,所述传输管内部穿插设有一根转轴,转轴的左端与第一电机转动连接,转轴的左端穿过传输管的右侧壁并在左端设置有切刀,在转轴的外侧设有螺旋板,螺旋板设置在传输管的内部,传输管的右侧壁上设有出料机构。优选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转动板和固定板,转动板通过固定销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料嘴,第一出料嘴包括多组呈辐射状分布的圆形通孔,并且每组圆形通孔的直径不一致,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出料嘴,第二出料嘴由多道呈辐射状分布的长条形通孔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设置了传输管,在传输管内设置了螺旋板对药粉进行搅拌、混合,并且在传输管上方设置了导水管,通过向药粉加水,使得药粉形成粘稠的糊状,便于之后的切断、造粒,在传输管的右端设置了出料机构,通过出料机构中的转动板和固定板,能够使得出料机构挤出粗细不同的条状药剂,满足各种制药需求;本技术设置了转筒,转筒在转动过程中使得颗粒状的药剂在转筒内壁上滚动,由于药剂颗粒潮湿且软,颗粒在滚动过程中能够慢慢的变成球形,设置的加热套和鼓风机能够对药剂颗粒脱水干燥,使得药粒变硬、定型,在转筒的下半部分设置了筛网,筛网能够按照粒度直径对药粒进行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立体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立体结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传输管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出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右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出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左视图。图中:1、支撑板;2、顶罩;3、传输管;31、转轴;32、螺旋板;33、切刀;34、出料机构;341、转动板;342、第一出料嘴;343、固定板;344、第二出料嘴;345、固定销;4、第一电机;5、进料口;6、进水管;7、导水管;71、漏水孔;8、鼓风机;9、气管;10、转筒;11、支撑圈;12、支撑脚;13、齿圈;14、第二电机;141、齿轮;15、加热套;151、碳纤维加热管;16、筛网;17、集料筒;171、封闭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中成药造粒机,包括支撑板1、顶罩2、传输管3和转筒10,所述支撑板1的上方设有顶罩2,顶罩2为底端开口圆柱筒形结构,顶罩2的左侧设有传输管3,传输管3放置在支撑板1上,传输管3的右端穿过顶罩2的侧壁设置在顶罩2的内部,传输管3能够从顶罩2中抽出,传输管3的左端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传输管3的上方设有进料口5,进料口5为漏斗形结构,进料口5的底端与传输管3的内部连通。所述顶罩2的上表面设有鼓风机8,鼓风机8的底端设有气管9,气管9设置在顶罩2的内部且朝下设置;所述顶罩2的下方设有转筒10,转筒10为漏斗形结构,顶罩2的底端边缘能够对转筒10的顶端边缘进行支撑,转筒10的四周均布设有多根支撑脚12,支撑脚12的顶端设有支撑圈11,支撑圈11能够对转筒10的进行支撑。如图3所示,所述传输管3的上方设有导水管7,导水管7在传输管3的顶端水平设置,导水管7的上方设有进水管6,通过进水管6能够向导水管7的内部供水,在导水管7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漏水孔71,使得导水管7内的水能够均匀的滴落到传输管3的内部;所述转筒10下半部分的侧壁设置为筛网16,在筛网16的外侧套设有集料筒17,集料筒17的底部设有封闭门171;所述支撑圈11上设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的顶端设有齿轮141,在转筒10的外侧设有一圈齿圈13,第二电机14通过齿轮141与齿圈13啮合,第二电机14能够通过齿轮141和齿圈13驱动转筒10转动,转筒10的外侧设有一圈加热套15,加热套15通过支撑脚12进行支撑,加热套15与转筒10间隔设置,加热套15的内部设有多根碳纤维加热管151,通过碳纤维加热管151能够对转筒10的侧壁加热。如图4所示,所述传输管3内部穿插设有一根转轴31,转轴31的左端与第一电机4转动连接,转轴31的左端穿过传输管3的右侧壁并在左端设置有切刀33,在转轴31的外侧设有螺旋板32,螺旋板32设置在传输管3的内部,切刀33和螺旋板32均能够随着转轴31转动,传输管3的右侧壁上设有出料机构34。如图5、6所示,所述出料机构34包括转动板341和固定板343,转动板341通过固定销345安装在固定板343上,转动板341能够绕着固定销345旋转;所述转动板34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料嘴342,第一出料嘴342包括多组呈辐射状分布的圆形通孔,并且每组圆形通孔的直径不一致,固定板343上开设有第二出料嘴344,第二出料嘴344由多道呈辐射状分布的长条形通孔组成,第二出料嘴344的位置与第一出料嘴342的其中一组圆形通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成药造粒机,包括支撑板(1)、顶罩(2)、传输管(3)和转筒(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上方设有顶罩(2),顶罩(2)的左侧设有传输管(3),传输管(3)放置在支撑板(1)上,传输管(3)的右端穿过顶罩(2)的侧壁设置在顶罩(2)的内部,传输管(3)的左端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传输管(3)的上方设有进料口(5),传输管(3)的上方设有导水管(7),导水管(7)的上方设有进水管(6);所述顶罩(2)的上表面设有鼓风机(8),鼓风机(8)的底端设有气管(9);所述顶罩(2)的下方设有转筒(10),转筒(10)的四周均布设有多根支撑脚(12),支撑脚(12)的顶端设有支撑圈(11);所述支撑圈(11)上设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的上方设有齿轮(141),在转筒(10)的外侧设有一圈齿圈(13),第二电机(14)通过齿轮(141)与齿圈(13)啮合,转筒(10)的外侧设有一圈加热套(15),加热套(15)与转筒(10)间隔设置,加热套(15)的内部设有多根碳纤维加热管(151);所述转筒(10)下半部分的侧壁设置为筛网(16),在筛网(16)的外侧套设有集料筒(17),集料筒(17)的底部设有封闭门(1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成药造粒机,包括支撑板(1)、顶罩(2)、传输管(3)和转筒(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上方设有顶罩(2),顶罩(2)的左侧设有传输管(3),传输管(3)放置在支撑板(1)上,传输管(3)的右端穿过顶罩(2)的侧壁设置在顶罩(2)的内部,传输管(3)的左端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传输管(3)的上方设有进料口(5),传输管(3)的上方设有导水管(7),导水管(7)的上方设有进水管(6);所述顶罩(2)的上表面设有鼓风机(8),鼓风机(8)的底端设有气管(9);所述顶罩(2)的下方设有转筒(10),转筒(10)的四周均布设有多根支撑脚(12),支撑脚(12)的顶端设有支撑圈(11);所述支撑圈(11)上设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的上方设有齿轮(141),在转筒(10)的外侧设有一圈齿圈(13),第二电机(14)通过齿轮(141)与齿圈(13)啮合,转筒(10)的外侧设有一圈加热套(15),加热套(15)与转筒(10)间隔设置,加热套(15)的内部设有多根碳纤维加热管(151);所述转筒(10)下半部分的侧壁设置为筛网(16),在筛网(16)的外侧套设有集料筒(17),集料筒(17)的底部设有封闭门(171)。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君王韶鹏
申请(专利权)人:张永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