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攀专利>正文

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668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包括主体部件以及腿部部件,所述主体部件包括底座、支撑板、坐板、支杆、条状板和导向轮,所述底座内部一侧的两端皆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一侧的底座顶部垂直设置有两个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患者手部往复运动带动患者双脚往复向上抬起,使得患者腿部肌肉得到训练,同时膝关节以及大腿根部关节得到训练,在这训练过程中,患者可根据自己意愿对腿部进行不同程度的锻炼,即双脚抬起和下降的高度,随着患者腿部恢复情况,患者腿部可自行施加一定力量向下蹬踏活动板并通过手部配合以及复位弹簧,给腿部适合的阻力,适用于患者恢复整个阶段,且在整个训练过程还对手部进行锻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训练器
,具体的涉及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腿部受伤或经过腿部手术患者,不能自主运动,长时间的不运动会导致肌肉萎缩不能正常活动,为了保证患者的恢复就需要患者家属帮患者按摩,但患者家属也不能随时在患者身旁帮忙,在以前患者家属帮患者按摩的方法效果不明显且需要的时间长而且还很劳累,若不能经常给患者按摩效果也会减小,患者不能快速恢复,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包括主体部件以及腿部部件,所述主体部件包括底座、支撑板、坐板、支杆、条状板和导向轮,所述底座内部一侧的两端皆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一侧的底座顶部垂直设置有两个支撑板,所述坐板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所述支杆垂直设置在坐板顶部靠近滑动腔的一侧,所述条状板垂直设置在支杆靠近滑动腔的一侧,所述滑动腔正上方的条状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侧通过轴承设置有导向轮;所述腿部锻炼部件包括腿部活动部件以及脚腕活动部件,所述腿部活动部件包括滑动块、滑杆、齿条二、拉绳、拉环、旋转轴、齿轮筒和固定板,所述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滑动腔内部,所述滑杆垂直设置在滑动块顶部,所述滑杆的顶端延伸至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条二,所述齿条二的顶部连接有拉绳,且拉绳的一端经过导向轮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且旋转轴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支撑板延伸至两个所述齿条二之间固定有齿轮筒,且齿轮筒与两个所述齿条二相互啮合,所述固定板垂直设置在齿条二远离齿轮筒一侧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脚腕活动部件包括L型支杆、活动板、L型架、转杆、齿轮、转盘、铰接杆和滑杆,所述L型支杆设置在固定板靠近支撑板的一端,所述L型支杆的顶端万向铰接有活动板,所述L型架设置在固定板远离L型支杆的一端,所述L型架内侧的顶端通过轴承垂直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中间位置处的外侧设置有齿轮,所述转杆的末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靠近活动板一侧的底端万向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远离转盘的一端延伸与活动板一端万向铰接,所述齿轮一侧的底座顶部垂直设置有齿条一,所述齿条一与齿轮相互啮合。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固定带。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长度小于固定板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滑动块底部与滑动腔底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条状板的顶部设置有护垫。3.有益效果本技术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滑动腔内部,滑杆垂直设置在滑动块顶部,滑杆的顶端延伸至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齿条二,齿条二的顶部连接拉绳,且拉绳的一端经过导向轮固定连接拉环,旋转轴通过轴承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之间,且旋转轴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支撑板延伸至两个齿条二之间固定齿轮筒,且齿轮筒与两个齿条二相互啮合,固定板垂直设置在齿条二远离齿轮筒一侧的中间位置处,L型支杆设置在固定板靠近支撑板的一端,L型支杆的顶端万向铰接活动板,L型架设置在固定板远离L型支杆的一端,L型架内侧的顶端通过轴承垂直设置转杆,转杆中间位置处的外侧设置齿轮,转杆的末端设置转盘,转盘靠近活动板一侧的底端万向铰接铰接杆,铰接杆远离转盘的一端延伸与活动板一端万向铰接,齿轮一侧的底座顶部垂直设置齿条一,齿条一与齿轮相互啮合,上述结构实现了以下优点;(1)本技术在使用前,患者家属可协助患者坐到坐板上,并以支杆为中心轴,使得患者双脚分别位于两个支杆两侧通过固定带将患者脚部固定在活动板上,即患者脚板紧贴活动板,应用时,患者以手肘处为支撑点,双手往复向上抬起拉动拉环,即首先一只手抬起拉动拉环通过拉绳带动齿条二向上运动,进而带动了对应一侧的固定板和活动板向上移动带动腿部向上运动,由于齿条二与齿轮筒相互啮合,在一个齿条二上时,通过齿轮筒可带动另一个齿条二向下移动,从而驱使另一侧的脚向下移动,而另一个齿条向下移动时通过其上方的拉绳可带动另一只手向下移动,当腿部上升至合适高度时,更换另一只手抬起,与上述原理相同,通过患者手部往复运动带动患者双脚往复向上抬起,使得患者腿部肌肉得到训练,同时膝关节以及大腿根部关节得到训练,在这训练过程中,患者可根据自己意愿对腿部进行不同程度的锻炼,即双脚抬起和下降的高度,随着患者腿部恢复情况,患者腿部可自行施加一定力量向下蹬踏活动板并通过手部配合以及复位弹簧,给腿部适合的阻力,适用于患者恢复整个阶段,且在整个训练过程还对手部进行锻炼。(2)本技术在固定板向上移动时,由于齿轮一与齿条一相互啮合,进而驱动齿轮一进行转动,而齿轮一转动带动转杆转动,故带动了转盘转动,由于转盘靠近活动板一侧的底端万向铰接铰接杆,铰接杆远离转盘的一端延伸与活动板一端万向铰接,进而在转盘转动使得通过铰接杆使得活动板前端座圆周运动,从而带动脚部前端以脚后跟为支撑点,做圆周运动,使得脚腕处关节处得到训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齿条一,2-活动板,3-齿轮筒,4-支撑板,5-拉绳,6-拉环,7-导向轮,8-支杆,9-条状板,10-通槽,11-坐板,12-齿条二,121-固定板,13-转盘,14-齿轮,15-L型架,151-L型支杆,16-滑杆,17-底座,18-复位弹簧,19-滑动腔,20-滑动块,21-旋转轴,22-转杆,23-铰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4所示的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包括主体部件以及腿部部件,主体部件包括底座17、支撑板4、坐板11、支杆8、条状板9和导向轮7,底座17内部一侧的两端皆设置有滑动腔19,滑动腔19一侧的底座17顶部垂直设置有两个支撑板4,坐板11水平设置在两个支撑板4的顶部,支杆8垂直设置在坐板11顶部靠近滑动腔19的一侧,条状板9垂直设置在支杆8靠近滑动腔19的一侧,条状板9的顶部设置有护垫,对手部进行保护,滑动腔19正上方的条状板9上开设有通槽10,通槽10的内侧通过轴承设置有导向轮7;腿部锻炼部件包括腿部活动部件以及脚腕活动部件,腿部活动部件包括滑动块20、滑杆16、齿条二12、拉绳5、拉环6、旋转轴21、齿轮筒3和固定板121,滑动块20滑动设置在滑动腔19内部,滑动块20底部与滑动腔19底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8,训练完成后,复位弹簧18推动两端齿条二12进行复位,滑杆16垂直设置在滑动块20顶部,滑杆16的顶端延伸至底座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条二12,齿条二12的顶部连接有拉绳5,且拉绳5的一端经过导向轮7固定连接有拉环6,旋转轴21通过轴承设置在两个支撑板4之间,且旋转轴21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支撑板4延伸至两个齿条二12之间固定有齿轮筒3,且齿轮筒3与两个齿条二12相互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件以及腿部部件,所述主体部件包括底座(17)、支撑板(4)、坐板(11)、支杆(8)、条状板(9)和导向轮(7),所述底座(17)内部一侧的两端皆设置有滑动腔(19),所述滑动腔(19)一侧的底座(17)顶部垂直设置有两个支撑板(4),所述坐板(11)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所述支杆(8)垂直设置在坐板(11)顶部靠近滑动腔(19)的一侧,所述条状板(9)垂直设置在支杆(8)靠近滑动腔(19)的一侧,所述滑动腔(19)正上方的条状板(9)上开设有通槽(10),所述通槽(10)的内侧通过轴承设置有导向轮(7);/n所述腿部锻炼部件包括腿部活动部件以及脚腕活动部件,所述腿部活动部件包括滑动块(20)、滑杆(16)、齿条二(12)、拉绳(5)、拉环(6)、旋转轴(21)、齿轮筒(3)和固定板(121),所述滑动块(20)滑动设置在滑动腔(19)内部,所述滑杆(16)垂直设置在滑动块(20)顶部,所述滑杆(16)的顶端延伸至底座(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条二(12),所述齿条二(12)的顶部连接有拉绳(5),且拉绳(5)的一端经过导向轮(7)固定连接有拉环(6),所述旋转轴(21)通过轴承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4)之间,且旋转轴(21)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支撑板(4)延伸至两个所述齿条二(12)之间固定有齿轮筒(3),且齿轮筒(3)与两个所述齿条二(12)相互啮合,所述固定板(121)垂直设置在齿条二(12)远离齿轮筒(3)一侧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脚腕活动部件包括L型支杆(151)、活动板(2)、L型架(15)、转杆(22)、齿轮(14)、转盘(13)、铰接杆(23)和滑杆(16),所述L型支杆(151)设置在固定板(121)靠近支撑板(4)的一端,所述L型支杆(151)的顶端万向铰接有活动板(2),所述L型架(15)设置在固定板(121)远离L型支杆(151)的一端,所述L型架(15)内侧的顶端通过轴承垂直设置有转杆(22),所述转杆(22)中间位置处的外侧设置有齿轮(14),所述转杆(22)的末端设置有转盘(13),所述转盘(13)靠近活动板(2)一侧的底端万向铰接有铰接杆(23),所述铰接杆(23)远离转盘(13)的一端延伸与活动板(2)一端万向铰接,所述齿轮(14)一侧的底座(17)顶部垂直设置有齿条一(1),所述齿条一(1)与齿轮(14)相互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件以及腿部部件,所述主体部件包括底座(17)、支撑板(4)、坐板(11)、支杆(8)、条状板(9)和导向轮(7),所述底座(17)内部一侧的两端皆设置有滑动腔(19),所述滑动腔(19)一侧的底座(17)顶部垂直设置有两个支撑板(4),所述坐板(11)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所述支杆(8)垂直设置在坐板(11)顶部靠近滑动腔(19)的一侧,所述条状板(9)垂直设置在支杆(8)靠近滑动腔(19)的一侧,所述滑动腔(19)正上方的条状板(9)上开设有通槽(10),所述通槽(10)的内侧通过轴承设置有导向轮(7);
所述腿部锻炼部件包括腿部活动部件以及脚腕活动部件,所述腿部活动部件包括滑动块(20)、滑杆(16)、齿条二(12)、拉绳(5)、拉环(6)、旋转轴(21)、齿轮筒(3)和固定板(121),所述滑动块(20)滑动设置在滑动腔(19)内部,所述滑杆(16)垂直设置在滑动块(20)顶部,所述滑杆(16)的顶端延伸至底座(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条二(12),所述齿条二(12)的顶部连接有拉绳(5),且拉绳(5)的一端经过导向轮(7)固定连接有拉环(6),所述旋转轴(21)通过轴承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4)之间,且旋转轴(21)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支撑板(4)延伸至两个所述齿条二(12)之间固定有齿轮筒(3),且齿轮筒(3)与两个所述齿条二(12)相互啮合,所述固定板(121)垂直设置在齿条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攀马新强杨占华郭海涛孟祥栋
申请(专利权)人:李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