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牙科强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255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堵塞牙科强吸装置,包括强吸装置本体、防堵塞网和连接管,吸头的第二端与吸管的第一端相连接,吸管的第二端与阀体的第一端相连接,阀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防堵塞网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第四连接端上设置有网状结构,连接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防堵塞网的第四连接端嵌设入第二连接孔内,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孔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堵塞网可以快速的安装、拆卸,可以有效的将直径4毫米以上的杂物阻拦,有效的避免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时间浪费,保证患者的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牙科强吸装置
本技术涉及牙科医疗器械连接件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塞牙科强吸装置。
技术介绍
牙科强吸是通过连接软管连接在牙科综合治疗机上的用来吸走患者口腔内的唾液、冷却水及牙上脱落物的一种设备,是通过牙科综合治疗机产生的负压,进行其抽吸工作。市面上现有的强吸无过滤功能,而强吸软管内径的大小是有限的,强吸在工作时很容易将患者脱落的牙齿碎片、医用药棉、牙齿填补物、小型的器械等较大的杂物吸入,造成接软管堵塞、破损,连接软管维修、更换耗时极多,会严重耽误病人的治疗,甚至会造成医疗事故。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防堵塞牙科强吸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堵塞牙科强吸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牙科强吸装置,包括强吸装置本体、防堵塞网和连接管,防堵塞网设置在强吸装置本体和连接管之间,强吸装置本体包括吸头、吸管和阀体,吸头的第一端为工作端,吸头的第二端与吸管的第一端相连接,吸管的第二端与阀体的第一端相连接,阀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防堵塞网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第四连接端上设置有网状结构,连接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连接管的第二端通过连接软管与牙科综合治疗机相连接,防堵塞网的第四连接端嵌设入第二连接孔内,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孔相连接,第四连接端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孔的直径,第三连接端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孔的直径,第一连接孔的直径大于第三连接端的直径,连接管的直径小于第三连接端的直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网状结构包括若干个连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连杆的数量为3个,相邻连杆之间的夹角为120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连杆的长度为4mm,宽度为0.5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阀体上设置有调节开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阀体的内部设置有球阀,调节开关与球阀相控制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吸头的第二端与吸管的第一端、吸管的第二端与阀体的第一端、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孔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端与连接管一体成型。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防堵塞牙科强吸装置,在强吸装置本体和连接管之间设置有防堵塞网,防堵塞网被卡在两者之间,不会移动,拆卸时只需将强吸装置本体拔出,防堵塞网可轻松拆下,防堵塞网可以快速的安装、拆卸,可以有效的将直径4毫米以上的杂物阻拦,当医生使用时,有杂物吸入强吸时,医生只需要花几十秒时间,将强吸装置本体拆下,并清理强吸装置本体,随后就可以继续使用了,可以有效的避免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时间浪费,保证患者的治疗。本技术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使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堵塞牙科强吸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防堵塞牙科强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D-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防堵塞牙科强吸装置的防堵塞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吸头2吸管3调节开关4阀体5防堵塞网6第一连接端7连接管8第二连接端9第一连接孔10第三连接端11第四连接端12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一种防堵塞牙科强吸装置,包括强吸装置本体、防堵塞网5和连接管7,防堵塞网5设置在强吸装置本体和连接管7之间,强吸装置本体包括吸头1、吸管2和阀体4,吸头1的第一端为工作端,吸头1的第二端与吸管2的第一端相连接,吸管2的第二端与阀体4的第一端相连接,阀体4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8,第二连接端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防堵塞网5包括第三连接端10和第四连接端12,第四连接端12上设置有网状结构,连接管7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6,第一连接端6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9,连接管7的第二端通过连接软管与牙科综合治疗机相连接,防堵塞网5的第四连接端12嵌设入第二连接孔内,第二连接端8与第一连接孔9相连接,第四连接端12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孔的直径,第三连接端10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孔的直径,第一连接孔9的直径大于第三连接端10的直径,连接管7的直径小于第三连接端10的直径。优选的,网状结构包括若干个连杆11。优选的,连杆11的数量为3个,相邻连杆11之间的夹角为120度。优选的,连杆11的长度为4mm,宽度为0.5mm。优选的,阀体4上设置有调节开关3。优选的,阀体4的内部设置有球阀,调节开关3与球阀相控制连接。优选的,吸头1的第二端与吸管2的第一端、吸管2的第二端与阀体4的第一端、第二连接端8与第一连接孔9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优选的,第一连接端6与连接管7一体成型。更加优选的,吸头1、吸管2、阀体4和第二连接端8一体成型。本技术防堵塞牙科强吸装置,在强吸装置本体和连接管7之间设置有防堵塞网5,防堵塞网5被卡在两者之间,不会移动,拆卸时只需将强吸装置本体拔出,防堵塞网5可轻松拆下,防堵塞网5可以快速的安装、拆卸,可以有效的将直径4毫米以上的杂物阻拦,当医生使用时,有杂物吸入强吸时,医生只需要花几十秒时间,将强吸装置本体拆下,并清理强吸装置本体,随后就可以继续使用了,可以有效的避免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时间浪费,保证患者的治疗。本技术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牙科强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强吸装置本体、防堵塞网(5)和连接管(7),所述防堵塞网(5)设置在强吸装置本体和连接管(7)之间,所述强吸装置本体包括吸头(1)、吸管(2)和阀体(4),所述吸头(1)的第一端为工作端,所述吸头(1)的第二端与吸管(2)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吸管(2)的第二端与阀体(4)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阀体(4)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8),所述第二连接端(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防堵塞网(5)包括第三连接端(10)和第四连接端(12),所述第四连接端(12)上设置有网状结构,所述连接管(7)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6),所述第一连接端(6)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9),所述连接管(7)的第二端通过连接软管与牙科综合治疗机相连接,所述防堵塞网(5)的第四连接端(12)嵌设入第二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端(8)与第一连接孔(9)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12)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孔的直径,所述第三连接端(10)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孔的直径,所述第一连接孔(9)的直径大于第三连接端(10)的直径,所述连接管(7)的直径小于第三连接端(10)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牙科强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强吸装置本体、防堵塞网(5)和连接管(7),所述防堵塞网(5)设置在强吸装置本体和连接管(7)之间,所述强吸装置本体包括吸头(1)、吸管(2)和阀体(4),所述吸头(1)的第一端为工作端,所述吸头(1)的第二端与吸管(2)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吸管(2)的第二端与阀体(4)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阀体(4)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8),所述第二连接端(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防堵塞网(5)包括第三连接端(10)和第四连接端(12),所述第四连接端(12)上设置有网状结构,所述连接管(7)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6),所述第一连接端(6)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9),所述连接管(7)的第二端通过连接软管与牙科综合治疗机相连接,所述防堵塞网(5)的第四连接端(12)嵌设入第二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端(8)与第一连接孔(9)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12)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孔的直径,所述第三连接端(10)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孔的直径,所述第一连接孔(9)的直径大于第三连接端(10)的直径,所述连接管(7)的直径小于第三连接端(10)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旅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玖恩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