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膜就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551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膜就位器,所述骨膜就位器包括一手柄、一连接体和一小叶,所述手柄为单侧弯曲结构;所述小叶为圆方型平板结构;所述手柄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体螺纹连接,所述手柄的第二端为膨大结构;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小叶通过活动关节连结成一连接体‑小叶复合体,所述活动关节可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骨膜就位器能够很好地固定骨膜,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骨膜就位器,能够保证骨膜的精确就位,进而实现临床医师手术操作的简便化,减少手术的创伤,缩短手术的时间,降低手术的难度和手术的技术敏感性,有效避免各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膜就位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骨膜就位器。
技术介绍
在口腔种植学领域,部分患者由于废用性或病理性等因素导致局部剩余骨量不足,不满足种植的基本条件或者无法获得良好的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此时为了解决该区域骨量不足的问题就需要进行骨增量手术。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采用生物屏障膜封闭的稳定的植骨区内,能够形成良好的骨组织。新生的骨组织与同期植入的牙种植体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骨结合,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以重建骨组织为目的的引导组织再生技术被正式更名为“引导骨再生技术”。引导骨再生(GBR)是在骨缺损处,利用生物屏障膜维持手术建立的空间,并借此阻挡增殖较快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长入,保证增殖速度较慢的成骨细胞和血管的生长。手术中,生物屏障膜往往需要与植骨材料联合应用,以防止发生塌陷。此外,植骨材料还将为新骨生长提供支架。对于不同的植骨手术患者,临床上可以选择同期种植或延期种植。目前GBR作为骨缺损区的骨增量技术之一,因为其相比于块状自体骨移植、牵张成骨等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反应小和手术并发症少的优点,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其临床常用的实际操作方法是首先于局麻或全麻下切开翻瓣,暴露骨缺损区,预备植骨床,放置骨粉等骨移植材料,在骨粉边缘2mm范围内覆盖骨膜等生物屏障膜,减张缝合。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骨膜质地较软,能够更好地塑形,但是,存在的缺点是手术中在植骨区填入骨粉后骨粉与颊侧或者腭侧的黏膜之间的间隙较小,此时临床医师要顺利将骨膜放置于既定位置较为困难,而且难以保证在骨膜完全准确地覆盖于植骨床的同时做到不使骨膜发生皱褶,此时临床医师的操作变得较为复杂,具有较高的技术敏感性。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骨膜就位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骨膜就位器,能够保证术中骨膜的精确就位,实现临了床医师手术操作的简便化,减少手术的创伤,缩短手术的时间,降低手术的难度和手术的技术敏感性,有效避免各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骨膜就位器,所述骨膜就位器包括一手柄、一连接体和一小叶,所述手柄为单侧弯曲结构;所述小叶为圆方型平板结构;所述手柄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体螺纹连接,所述手柄的第二端呈膨大结构;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小叶通过活动关节连结,以形成一连接体-小叶复合体,所述活动关节可旋转。进一步,所述手柄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便于临床医师稳定抓握且不易滑动掉落。进一步,所述小叶的边角设有扇形卡槽,用于固位骨膜。进一步,所述手柄的长度为8~12厘米。进一步,所述连接体的长度为1~3厘米。本技术中,所述手柄和所述连接体的长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本技术中,所述小叶的规格与所述骨膜的大小相匹配。本技术所述的骨膜就位器的材料为能够进行高温高压消毒的材质。本技术中,所述连接体为中间窄两端宽的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小体积并增加美观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骨膜就位器包括手柄、连接体和一小叶,所述手柄为单侧弯曲结构,便于临床医师将就位器于患者口内放置于正确位置和方向;所述小叶为圆方型平板结构,且其四角均设有扇形卡槽,用于固位骨膜;所述手柄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并且其游离端为膨大结构,便于临床医师稳定抓握且不易滑动掉落;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小叶通过活动关节连结成一连接体-小叶复合体,所述活动关节可旋转,便于小叶在不同情况下均能准确就位;所述手柄通过可拆分的螺纹结构与连接体-小叶复合体连结,便于临床医师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的连接体-小叶复合体。本技术的骨膜就位器可应用于引导骨再生技术骨增量手术中的骨膜就位器,保证了引导骨再生手术中植骨床唇颊侧或舌腭侧的骨膜的精确就位,实现临床医师手术操作的简便化,从而减少手术的创伤,缩短手术的时间,降低手术的难度和手术的技术敏感性,从而有效避免各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使用本技术的骨膜就位器,能够减少了患者的负担和痛苦,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骨膜就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骨膜就位器的示意图及其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手柄;2、连接体;3、小叶;4、防滑纹;5、扇形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解释本技术一种骨膜就位器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不应被视为对本技术具体实施的限制。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骨膜就位器,如图1所示,所述骨膜就位器包括一手柄1、一连接体2和一小叶3,所述手柄1为单侧弯曲结构;所述小叶3为圆方型平板结构;所述手柄1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体2螺纹连接,所述手柄1的第二端较为膨大;所述连接体2与所述小叶3通过活动关节连结成一连接体-小叶复合体,所述活动关节可旋转。所述手柄1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4;便于临床医师稳定抓握且不易滑动掉落。所述小叶3的边角设有扇形卡槽5,用于固位骨膜。所述手柄1的长度为8~12厘米。所述连接体2的长度为1~3厘米。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本技术的骨膜就位器在引导骨再生手术中的具体应用:在临床引导骨再生手术中,在进行切开翻瓣和预备植骨床后植入骨移植材料时,临床医师根据实际骨增量区域的大小,选择合适大小的骨膜和对应规格的连接体-小叶复合体。将连接体-小叶复合体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手柄1连结,将骨膜四角做修剪后利用小叶的扇形卡槽5固定于所述就位器上。将所述骨膜就位器放置于植骨区骨移植材料和口腔黏膜之间,确定位置准确后,将骨膜从就位器小叶分离,湿润骨膜使其与植骨材料平整贴合,取出骨膜就位器,减张缝合。本技术的骨膜就位器能够保证引导骨再生手术中植骨床唇颊侧或舌腭侧的骨膜的精确就位,实现临床医师手术操作的简便化,减少手术的创伤,缩短手术的时间,降低手术的难度和手术的技术敏感性,从而有效避免各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将本技术的骨膜就位器应用于临床手术中,能够减少了患者的负担和痛苦,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膜就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膜就位器包括一手柄(1)、一连接体(2)和一小叶(3),所述手柄(1)为单侧弯曲结构;所述小叶(3)为圆方型平板结构;所述手柄(1)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体(2)螺纹连接,所述手柄(1)的第二端呈膨大结构;所述连接体(2)与所述小叶(3)通过活动关节连接,以形成一连接体-小叶复合体,所述活动关节可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膜就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膜就位器包括一手柄(1)、一连接体(2)和一小叶(3),所述手柄(1)为单侧弯曲结构;所述小叶(3)为圆方型平板结构;所述手柄(1)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体(2)螺纹连接,所述手柄(1)的第二端呈膨大结构;所述连接体(2)与所述小叶(3)通过活动关节连接,以形成一连接体-小叶复合体,所述活动关节可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膜就位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轶群孙媛元陶宝鑫王凤王跃平喻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