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直肠癌术中吻合后测漏打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247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直肠癌术中吻合后测漏打气装置,包括主进气管,主进气管的内壁设置有副进气管,主进气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球囊,副进气管的一端贯穿主进气管内壁并与球囊连通,副进气管远离球囊的一端贯穿主进气管内壁并延伸至主进气管外部,副进气管延伸至主进气管外部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注射接头,副进气管的表面且靠近第一注射接头的一侧连通有第一阀门。该种结直肠癌术中吻合后测漏打气装置,通过副进气管对球囊充气,使主进气管与肛门形成封闭空间,不易漏气和滑出,再通过主进气管打入适量空气,来检查吻合口漏气情况,解决了目前测漏过程中容易漏气和橡胶管不易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直肠癌术中吻合后测漏打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结直肠癌术中吻合后测漏打气装置。
技术介绍
直肠癌术后,肠管吻合再通后,手术医生常常需要检查肠管吻合口的完整性,由于盆腔操作空间有限以及组织吻合口不整齐,无法肉眼直观看到是否存在潜在的小缺损和漏口。通常采用的检查方式是,在腹腔镜监视下,从腹腔用腹腔镜肠钳夹闭吻合口上方,在盆腔灌满水淹没吻合口部位,再从肛门口插入一根橡胶管,用50注射器往肠管里面打气,使吻合口部位形成一个局部密闭空间,如果从腹腔镜下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则证明吻合不充分,则需要重新加固吻合口。但是此种方法有以下弊端:①从肛门口插入的橡胶管无注射器接口,注射器在打气的过程中经常漏气,常常需要多次打气,效果不佳。②橡胶管插入肛门的部位与肛门括约肌无固定装置,一方面其他容易沿着肛门与管子的间隙漏出,管子也容易滑脱,检测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直肠癌术中吻合后测漏打气装置,解决了目前测漏过程中容易漏气和橡胶管不易固定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结直肠癌术中吻合后测漏打气装置,包括主进气管,所述主进气管的内壁设置有副进气管,所述主进气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球囊,所述副进气管的一端贯穿主进气管内壁并与球囊连通,所述副进气管远离球囊的一端贯穿主进气管内壁并延伸至主进气管外部,所述副进气管延伸至主进气管外部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注射接头,所述副进气管的表面且靠近第一注射接头的一侧连通有第一阀门,所述主进气管位于第一注射接头同侧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注射接头,所述主进气管的表面且靠近第二注射接头的一侧连通有第二阀门。优选的,所述副进气管的外表面与主进气管贯穿处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主进气管靠近球囊的一端设置锥形。优选的,所述主进气管和副进气管为橡胶管。优选的,所述第一注射接头和第二注射接头规格相同。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包括:该种结直肠癌术中吻合后测漏打气装置,通过主进气管的内壁设置有副进气管,主进气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球囊,副进气管一端与球囊连通,主进气管和副进气管的一端设置接头和阀门,通过主进气管的一端和球囊一同插入肛门,通过副进气管对球囊充气,使主进气管与肛门形成封闭空间,不易漏气和滑出,再通过主进气管打入适量空气,来检查吻合口漏气情况,通过接头和阀门避免了注射器在打气的过程中经常漏气,提高了检测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球囊充气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球囊未充气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A向剖视图。图中:1-主进气管、2-副进气管、3-球囊、4-第二阀门、5-第二注射接头、6-第一阀门、7-第一注射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结直肠癌术中吻合后测漏打气装置,包括主进气管1,主进气管1的内壁设置有副进气管2,主进气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球囊3,副进气管2的一端贯穿主进气管1内壁并与球囊3连通,球囊3通过充气涨大与肛门形成封闭空间,避免漏气和脱落;副进气管2远离球囊3的一端贯穿主进气管1内壁并延伸至主进气管1外部,副进气管2延伸至主进气管1外部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注射接头7,副进气管2的表面且靠近第一注射接头7的一侧连通有第一阀门6,主进气管1位于第一注射接头7同侧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注射接头5,主进气管1的表面且靠近第二注射接头5的一侧连通有第二阀门4,通过接头和阀门,避免了注射器在打气的过程中经常漏气。副进气管2的外表面与主进气管1贯穿处密封连接,保证了主进气管的密封性。主进气管1靠近球囊3的一端设置锥形,便于插入肛门。主进气管1和副进气管2为橡胶管。第一注射接头7和第二注射接头5规格相同,使用同规格注射器便可进行充气。本技术工作原理:主进气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球囊3,通过球囊3充气使得主进气管1与肛门形成封闭空间并固定,同时管端设置注射接头和阀门,避免了漏气的发生;使用时,将装置插入肛门,第一注射接头7连接注射器并注入8-10ml空气,关闭第一阀门6,随后再将注射器连接第二注射接头5注入适量空气,来检查吻合口漏气情况。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固定、安装现有技术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直肠癌术中吻合后测漏打气装置,包括主进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气管(1)的内壁设置有副进气管(2),所述主进气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球囊(3),所述副进气管(2)的一端贯穿主进气管(1)内壁并与球囊(3)连通,所述副进气管(2)远离球囊(3)的一端贯穿主进气管(1)内壁并延伸至主进气管(1)外部,所述副进气管(2)延伸至主进气管(1)外部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注射接头(7),所述副进气管(2)的表面且靠近第一注射接头(7)的一侧连通有第一阀门(6),所述主进气管(1)位于第一注射接头(7)同侧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注射接头(5),所述主进气管(1)的表面且靠近第二注射接头(5)的一侧连通有第二阀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直肠癌术中吻合后测漏打气装置,包括主进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气管(1)的内壁设置有副进气管(2),所述主进气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球囊(3),所述副进气管(2)的一端贯穿主进气管(1)内壁并与球囊(3)连通,所述副进气管(2)远离球囊(3)的一端贯穿主进气管(1)内壁并延伸至主进气管(1)外部,所述副进气管(2)延伸至主进气管(1)外部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注射接头(7),所述副进气管(2)的表面且靠近第一注射接头(7)的一侧连通有第一阀门(6),所述主进气管(1)位于第一注射接头(7)同侧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注射接头(5),所述主进气管(1)的表面且靠近第二注射接头(5)的一侧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胜和曹英豪古俊楠李疆吴轲蔡开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