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舱室水平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246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整体舱室单元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舱室水平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框、封板以及调节杆,所述封板设于所述支撑框的两侧,所述支撑框设有供所述调节杆向上伸出的调节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为调节端,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为支撑端,两侧所述封板均设有通向调节腔的调节口,可以根据舱室底框的大小形状布置多个所述水平调节装置,所述支撑框起到对整个装置起到固定支撑作用,工作人员对所述调节杆的行程进行调节,将各所述调节杆的支撑端调整到统一水平面后,就可以对位于所述调节杆上的舱室底框部件进行焊接,从而保证舱室单元在制造时的水平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舱室水平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整体舱室单元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舱室水平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船舶的居住舱室根据居住人数设计,一般设计单人间、双人间或多人间,通常在设计居住人数较多的项目中,为提高建造效率,而将居住舱室设计成一个个标准的整体舱室单元,在专业的制造厂内组装成整体,再统一吊装上船安装。船舶整体舱室单元是集舱室壁板、天花板、家具、卫生单元、窗斗、窗帘、舱室门、照明系统、通风系统、供水系统和舱室单元底框等组成,通过整体舱室单元的设计推广应用,提高了船舶的建造效率,因而在邮船、客滚船和大型海工项目上得到了广泛使用。整体舱室单元由专业的制作厂家设计、制作和安装。因独立的舱室吨位和体积较大,目前在制作阶段,为了考虑制作场地的高低不平的影响因素,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对舱室壁板的安装垂直度以及舱室单元底框的水平度进行多次调节,以保证舱室单元满足制造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快捷地满足舱室单元在制造时的水平度要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舱室水平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框、封板以及调节杆,所述封板设于所述支撑框的两侧以使所述支撑框的内部形成调节腔,所述支撑框设有供所述调节杆向上伸出的调节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为设于所述调节腔内的调节端,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为位于所述调节腔外且与舱室底框相抵接的支撑端,两侧所述封板均设有通向所述调节腔的调节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框包括支撑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加强板以及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侧板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加强板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末端,所述第二加强板设于所述第二侧板的末端,所述调节孔设于所述支撑板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为一整块板件折弯而成,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相垂直,以形成矩形状的所述调节腔,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垂直,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垂直,且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别往所述调节腔的方向延伸。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口为等腰梯形缺口,所述调节口的底边位于所述封板的底边上,所述调节口的顶边位于所述封板的中部,所述调节口的底边的长度大于所述调节口的顶边的长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孔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中心,所述调节口的对称轴与所述调节孔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杆为螺栓,所述调节孔为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孔还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位于所述调节腔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口的顶边到所述封板的顶边的距离等于或者小于所述螺母的高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封板与所述支撑框之间为焊接连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舱室水平调节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舱室底框的大小形状布置多个所述水平调节装置,所述支撑框起到对整个装置起到固定支撑作用,工作人员可通过所述调节口进入所述调节腔,对所述调节杆的行程进行调节,将各所述调节杆的支撑端调整到统一水平面后,就可以对位于所述调节杆上的舱室底框部件进行焊接,从而保证舱室单元在制造时的水平度要求,该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只需对所述调节杆的行程进行调节,就可以快速形成用于制造舱室单元的水平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先实施例的舱室水平调节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先实施例的舱室水平调节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先实施例的舱室水平调节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优先实施例的舱室水平调节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优先实施例的舱室水平调节装置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0.支撑框;11.支撑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第一加强板;15.第二加强板;20.封板;30.调节杆;40.调节孔;50.调节口;60.螺母;70.舱室底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舱室水平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框10、封板20以及调节杆30,所述封板20设于所述支撑框10的两侧以使所述支撑框10的内部形成调节腔,所述支撑框10设有供所述调节杆30向上伸出的调节孔40,所述调节杆30的一端为设于所述调节腔内的调节端,所述调节杆30的另一端为位于所述调节腔外且与舱室底框70相抵接的支撑端,两侧所述封板20均设有通向所述调节腔的调节口5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舱室水平调节装置,可以根据舱室底框70的大小形状布置多个所述水平调节装置,所述支撑框10起到对整个装置起到固定支撑作用,工作人员可通过所述调节口50进入所述调节腔,对所述调节杆30的行程进行调节,将各所述调节杆30的支撑端调整到统一水平面后,就可以对位于所述调节杆30上的舱室底框70部件进行焊接,从而保证舱室单元在制造时的水平度要求,该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只需对所述调节杆30的行程进行调节,就可以快速形成用于制造舱室单元的水平面。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支撑框10包括支撑板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第一加强板14以及第二加强板15,所述第一侧板12和所述第二侧板13对应设于所述支撑板11的两侧,所述第一加强板14设于所述第一侧板12的末端,所述第二加强板15设于所述第二侧板13的末端,所述调节孔40设于所述支撑板11上,通过设计所述第一侧板12和所述第二侧板13在合适的高度范围内,保证所述调节腔内具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对所述调节杆30的行程进行调节,第一加强板14和所述第二加强板15起到进一步加强作用,保证所述支撑框10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板14、所述第一侧板12、所述支撑板11、所述第二侧板13和所述第二加强板15为一整块板件折弯而成,所述第一侧板12和所述第二侧板13分别与所述支撑板11相垂直,以形成矩形状的所述调节腔,所述第一加强板14与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舱室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封板以及调节杆,所述封板设于所述支撑框的两侧以使所述支撑框的内部形成调节腔,所述支撑框设有供所述调节杆向上伸出的调节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为设于所述调节腔内的调节端,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为位于所述调节腔外且与舱室底框相抵接的支撑端,两侧所述封板均设有通向所述调节腔的调节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舱室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封板以及调节杆,所述封板设于所述支撑框的两侧以使所述支撑框的内部形成调节腔,所述支撑框设有供所述调节杆向上伸出的调节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为设于所述调节腔内的调节端,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为位于所述调节腔外且与舱室底框相抵接的支撑端,两侧所述封板均设有通向所述调节腔的调节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室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包括支撑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加强板以及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侧板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加强板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末端,所述第二加强板设于所述第二侧板的末端,所述调节孔设于所述支撑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舱室水平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为一整块板件折弯而成,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相垂直,以形成矩形状的所述调节腔,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垂直,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垂直,且所述第一加强板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亮赵晨晰李展龙何懋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