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贴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44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电贴片,所述心电贴片包含有一基体,以及和所述基体连接的第一电极片,所述基体分为正反两面,其中,正面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动态心电记录仪连接的第一电极连接部件,反面设有若干个用于与第一电极连接部件连接的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均用于采集心电数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心电贴无法实现v7‑v9导联的局限,该心电贴片通过在基体设置第二电极片,与第一电极片配合,避免了导线纠缠交叉问题,简化心电测量的复杂性,第一电极连接部件和第二电极连接部件设置在基体的正面,不与人体接触,第一电极片内无硬质突起,易于贴服使用,长期监测也不会对背部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电贴片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心电贴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病症之一。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以及死亡率处于上升阶段,为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越来越多的人们需要采集监测动态心电信号,以便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现有的心电信号动态采集,通常是将心电采集片和用于记录动态心电图的随身携带的小型心电记录仪通过粘胶贴到人体胸前,并通过与心电采集片相连的导线,最终将心电信号传输至心电信号处理器。目前本领域对用于动态心电记录仪的心电采集片(即心电贴片)的改进创新尚不多见,为适应市场需求,亟待开发更多新型心电贴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心电贴片。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电贴片,所述心电贴片包含有一基体,以及和所述基体连接的第一电极片,所述基体分为正反两面,其中,正面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动态心电记录仪连接的第一电极连接部件,反面设有若干个用于与第一电极连接部件连接的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均用于采集心电数据。进一步的,所述基体的正面设有第二电极连接部件,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件分别与第一电极片和第一电极连接部件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第一电极连接部件中的其中一部分,各自与对应的第二电极片相连,剩余部分与第二电极连接部件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基体以各个第二电极片作为顶点形成有一个区域;所述若干个第一电极连接部件均位于所述区域内;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件位于所述区域外。进一步的,所述基体是采用一片式设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件在所述基体设置的数目和位置与动态心电记录仪的电极数目和位置相适应。进一步的,所述正面共设有四个第一电极连接部件,所述反面共设有三个第二电极片;其中呈品字型分布的三个第一电极连接部件各自与对应的第二电极片相连,剩余的第一电极连接部件与第二电极连接部件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基体以三个第二电极片作为顶点形成有一个三角形的区域,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件均位于所述三角形的区域内,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件位于所述三角形的区域外。本技术与现有的心电贴片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而言,v7-v9导联对应的位置的心电图检查是必须要做的,但现有动态心电记录仪的心电采集片无法实现v7-v9导联,本技术的心电贴片通过设置基体和第一电极片,可克服原有心电贴的局限。即便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卧床休息时也可以使用。第二,本技术的心电贴片通过在基体设置第二电极片,与第一电极片配合,在采集心电数据过程,可以很好的避免导线间互相纠缠交叉的问题,简化了心电测量的复杂性。第三,本技术的第一电极连接部件和第二电极连接部件都是设置在基体的正面,不与人体接触,而第一电极片内没有硬质突起,易于贴服使用。即便在背部长期监测,也不会对背部造成不利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反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更清楚,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参照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电贴片,该心电贴片包含有一个采用一片式设计的基体1,以及和基体1连接的第一电极片2。所述基体1分为正反两面,所述正面设有四个用于与动态心电记录仪连接的第一电极连接部件3和一个第二电极连接部件4,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件4与所述第一电极片2相连;所述反面设有三个用于与第一电极连接部件连接的第二电极片5。所述第一电极片2和第二电极片5用于贴合人体采集心电数据。其中三个第一电极连接部件3呈品字型分布的,并各自通过导线与对应的三个第二电极片5相连,剩余的一个第一电极连接部件3与第二电极连接部件4通过导线相连。所述导线均位于基体1的内部。所述基体1以三个第二电极片5作为顶点形成有一个三角形的区域,四个第一电极连接部件3均位于所述三角形的区域内,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件4位于所述三角形的区域外。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件3和第二电极连接部件4可以设置为纽扣母端或公端。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电极连接部件3在基体1设置的数目和位置与动态心电记录仪的电极数目和位置相适应。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片2的数目为一个。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仅可以视具体情况增加第一电极片2的数量,还可以根据第一电极片2的数量变化,合理调整第一电极连接部件3和第二电极连接部件4的数量。所述基体1和第一电极片2的连接方式可采用不可拆卸或可拆卸两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导线连接第一电极片2与基体1。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导电膜替代导线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技术方案构思加以等同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电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贴片包含有一基体,以及和所述基体连接的第一电极片,所述基体分为正反两面,正面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动态心电记录仪连接的第一电极连接部件,反面设有若干个用于与第一电极连接部件连接的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均用于采集心电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电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贴片包含有一基体,以及和所述基体连接的第一电极片,所述基体分为正反两面,正面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动态心电记录仪连接的第一电极连接部件,反面设有若干个用于与第一电极连接部件连接的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均用于采集心电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电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正面设有第二电极连接部件,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部件分别与第一电极片和第一电极连接部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电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第一电极连接部件中的其中一部分,各自与对应的第二电极片相连,剩余部分与第二电极连接部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电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以各个第二电极片作为顶点形成有一个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电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第一电极连接部件均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立魏晓舟冯琴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迪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