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34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包括器具底座和放置在器具底座上的器具本体,器具底座内设置有过热保护装置,器具本体包括外壳和内胆,外壳上设置有支撑件,内胆由支撑件进行支撑以悬空放置在外壳中,支撑件达到设定温度时熔化,使内胆的底部与外壳的底部接触并将热量传输给器具底座以触发过热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件对外壳内的内胆进行支撑,当内胆由于干烧等原因异常升温而过热时,热量会快速传输到与内胆相接触的支撑件上,使得支撑件快速达到熔化温度,支撑件熔化后,内胆下落至内胆的底部与外壳的底部相接触,此时内胆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器具底座以触发过热保护装置,使得器具底座停止对器具本体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
本技术属于厨房家电领域,具体涉及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分体式烹饪器具的器具底座和放置在器具底座上的器具本体为分体的结构,通常是在器具底座内设置过热保护装置,当器具本体因干烧等原因过热时,过热保护装置被触发以停止对器具本体的继续加热;因为器具本体过热即为内胆过热,但是内胆和包裹在内胆外的外壳之间并不是完全贴合,而是具有一定的空间,使得内胆上的热量难以及时通过外壳传导到器具底座内以触发过热保护装置,器具底座对过热内胆的持续加热,导致烹饪器具出现熔化或起火,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包括器具底座和放置在器具底座上的器具本体,器具底座内设置有过热保护装置,器具本体包括外壳和内胆,外壳上设置有支撑件,内胆由支撑件进行支撑以悬空放置在外壳中,支撑件达到设定温度时熔化,使内胆的底部与外壳的底部接触并将热量传输给器具底座以触发过热保护装置。在上述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中,支撑件位于内胆的底部和外壳的底部之间。在上述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中,内胆包括锅体和沿锅体的周向延伸成的翻边,支撑件位于翻边和外壳之间。在上述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中,外壳包括保护部和设于保护部顶部的支撑部,支撑件位于翻边和支撑部之间。在上述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中,支撑部与保护部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分体结构。>在上述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中,支撑件为环形。在上述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中,支撑件至少设置有两个,任意两个相邻支撑件之间的距离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包括器具底座和放置在器具底座上的器具本体,器具底座内设置有过热保护装置,器具本体包括外壳和内胆,外壳上设置有支撑件,内胆由支撑件进行支撑以悬空放置在外壳中,支撑件达到设定温度时熔化,使内胆的底部与外壳的底部接触并将热量传输给器具底座以触发过热保护装置。该技术方案有如下技术效果:现有的分体式烹饪器具的器具底座和放置在器具底座上的器具本体为分体的结构,通常是在器具底座内设置过热保护装置,当器具本体过热时,过热保护装置被触发以停止对器具本体的继续加热;因为器具本体过热即为内胆过热,但是内胆和包裹在内胆外的外壳之间并不是完全贴合,而是具有一定的空间,空间内的空气无法有效快速地进行热量的传输,传输速度慢,使得内胆上的热量难以及时通过外壳传导到器具底座内以触发过热保护装置,器具底座对过热内胆的持续加热,导致烹饪器具出现熔化或起火。本技术通过支撑件对外壳内的内胆进行支撑,当烹饪器具正常工作时,内胆在外壳内悬空放置,内胆与外壳并不接触,防止长时间处于高温的内胆与外壳接触导致外壳与内胆的接触位置熔化;当内胆由于干烧等原因异常升温而过热时,热量会快速传输到与内胆相接触的支撑件上,使得支撑件快速达到熔化温度,支撑件熔化后,失去支撑件支撑的内胆下落,至内胆的底部与外壳的底部相接触,此时内胆的热量可以通过与内胆接触的外壳作为介质,快速传递到器具底座以触发过热保护装置,使得器具底座停止对器具本体加热,防止器具底座对过热内胆的持续加热导致烹饪器具出现熔化甚至起火,保证了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支撑件位于内胆的底部和外壳的底部之间,因为当内胆因为干烧等原因异常升温时,内胆的底部升温最快,连接在内胆底部的支撑件能够第一时间感应到内胆的异常升温而熔化,进而第一时间触发过热保护装置,使得烹饪器具能够对于内胆过热进行快速的反应,缩短内胆过热的时间,防止烹饪器具出现熔化甚至起火。内胆包括锅体和沿锅体的周向延伸成的翻边,支撑件位于翻边和外壳之间,当烹饪器具正常工作时,支撑件需要长时间与内胆接触,因为内胆的上部的翻边为整个内胆的温度最低处,所以将支撑件设置在翻边的下方,同时,设置在内胆翻边与处的支撑件更加便于散热,防止与支撑件接触的内胆长时间高温导致的支撑件软化等现象,有利于支撑件对于内胆的持续支撑。外壳包括保护部和设于保护部顶部的支撑部,支撑件位于翻边和支撑部之间,支撑部可增大外壳顶部的支撑面积,使得外壳顶部对于支撑件的支撑效果更好。支撑件为环形,环形的支撑件对于锅体底部的支撑效果更好,且节约材料的同时锅体更加稳定。支撑件至少设置有两个,任意两个相邻支撑件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得各个支撑件的受力更加均衡,防止支撑件受力不均导致的内胆歪斜,保证内胆和锅盖之间的密封性。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实施例一中支撑件未熔化时烹饪器具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支撑件熔化时烹饪器具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而中支撑件未熔化时烹饪器具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器具底座;200、外壳;210、保护部;220、支撑部;300、内胆;310、锅体;320、翻边;400、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包括器具底座100和放置在器具底座100上的器具本体,器具底座100内设置有过热保护装置,器具本体包括外壳200和内胆300,外壳200上设置有支撑件400,内胆300由支撑件400进行支撑以悬空放置在外壳200中,支撑件400达到设定温度时熔化,使内胆300的底部与外壳200的底部接触并将热量传输给器具底座100以触发过热保护装置。现有的分体式烹饪器具的器具底座100和放置在器具底座100上的器具本体为分体的结构,通常是在器具底座100内设置过热保护装置,当器具本体过热时,过热保护装置被触发以停止对器具本体的继续加热;因为器具本体过热即为内胆300过热,但是内胆300和包裹在内胆300外的外壳200之间并不是完全贴合,而是具有一定的空间,空间内的空气无法有效快速地进行热量的传输,传输速度慢,使得内胆300上的热量难以及时通过外壳200传导到器具底座100内以触发过热保护装置,器具底座100对过热内胆300的持续加热,导致烹饪器具出现熔化或起火。本技术通过支撑件400对外壳200内的内胆300进行支撑,当烹饪器具正常工作时,内胆300在外壳200内悬空放置,内胆300与外壳200并不接触,防止长时间处于高温的内胆300与外壳200接触导致外壳200与内胆300的接触位置熔化;当内胆300由于干烧等原因异常升温而过热时,热量会快速传输到与内胆300相接触的支撑件400上,使得支撑件400快速达到熔化温度,支撑件400熔化后,失去支撑件400支撑的内胆300下落,至内胆300的底部与外壳200的底部相接触,此时内胆300的热量可以通过与内胆300接触的外壳200作为介质,快速传递到器具底座100以触发过热保护装置,使得器具底座100停止对器具本体加热,防止器具底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包括器具底座和放置在所述器具底座上的器具本体,所述器具底座内设置有过热保护装置,所述器具本体包括外壳和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支撑件,所述内胆由所述支撑件进行支撑以悬空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支撑件达到设定温度时熔化,使内胆的底部与外壳的底部接触并将热量传输给器具底座以触发过热保护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包括器具底座和放置在所述器具底座上的器具本体,所述器具底座内设置有过热保护装置,所述器具本体包括外壳和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支撑件,所述内胆由所述支撑件进行支撑以悬空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支撑件达到设定温度时熔化,使内胆的底部与外壳的底部接触并将热量传输给器具底座以触发过热保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位于内胆的底部和外壳的底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热保护的分体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包括锅体和沿锅体的周向延伸成的翻边,所述支撑件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宗富朱光正章徐炜郑峰闯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杭州松下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