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茶几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多功能茶几,包括桌架和桌台,桌架与桌台均设置有四处且通过固定组件固定相连接,桌架为L形结构且相互垂直相交叉,桌台为扇形结构且相互拼接呈圆形,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旋柱、旋筒和卡杆,相邻的桌架的内表面底端贴合放置有坐垫,坐垫为扇形结构,坐垫的上端内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筒,卡筒一侧位于坐垫的上端缝合连接有遮布,通过四处茶几板块的任意搭配拼接,可以实现茶几的多种功能,在茶几与座椅两种形态进行自由切换,且座椅形态具有多种拼接方式,四处茶几板块通过四处设置的固定组件固定连接,便于茶几的安装拆卸和搬运移动,满足现今独居人群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茶几
本技术属于茶几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茶几。
技术介绍
茶几虽是空间的小配角,但它在居家的空间中,往往能够塑造出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的表情,在材质上,玻璃质的茶几具有明澈、清新的透明质感,经过光影的空透,富于立体效果,能够让空间变大,更有朝气,所以玻璃茶几充满活力,造型现代的玻璃茶几可适应清新、自然的空间,而雕花玻璃和铁艺结合的茶几则适合古典风格的空间,和宽大的美式休闲沙发相配也很合适,木质茶几给人温和的感觉,浅淡木色茶几非常适合和流行的浅淡色泽的皮沙发或布艺沙发相配;而雕花或拼花的木茶几,流露出华丽美感,较适合应用于古典空间,石质茶几纹理美观,能够传递出自然、朴实的感觉,现在社会中,独居的年轻人群增加,他们为了工作和学习,生活在相对较小的居住空间中,而社交又是人们一项必不可少的一项社会活动,三五好友,开怀畅饮,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现有茶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功能较为单一,且相对体积较大,安装拆卸不便,无法满足现今独居人群的生活需求,使用不便;现有茶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时,茶几表面会携带一定的灰尘,而独居人士工作学习繁忙,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大打扫和清理茶几,维护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茶几,安装便捷和功能性强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茶几,包括桌架和桌台,桌架与桌台均设置有四处且通过固定组件固定相连接,桌架为L形结构且相互垂直相交叉,桌台为扇形结构且相互拼接呈圆形,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旋柱、旋筒和卡杆,相邻的桌架的内表面底端贴合放置有坐垫,坐垫为扇形结构,坐垫的上端内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筒,卡筒一侧位于坐垫的上端缝合连接有遮布,遮布的一侧上下两端均缝合连接有粘钩。进一步地,固定块设于固定组件的两侧,固定组件与桌架和桌台的外表面相贴合,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柱,旋柱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旋柱的一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旋筒,固定块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卡杆。进一步地,桌架的一侧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方槽,桌台的一侧左右两端均一体成型有方块,且方槽与方块相契合,卡杆与方槽和方块的内表面相穿合。进一步地,桌台的底端两端均吸合固定有吸盘,吸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柱,吸盘与卡柱均为圆形结构,卡柱的底端与卡筒相嵌合。进一步地,卡筒的两侧位于桌台的上端通过缝合分别连接有一号粘带与二号粘带,一号粘带与遮布一侧底端的粘钩粘合相连接,二号粘带与遮布一侧上端的粘钩粘合相连接。进一步地,遮布为方形结构,遮布的中心位置处缝合连接有垫布,垫布为方形结构,垫布与卡筒相契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计为一种多功能茶几,茶几由四处相同结构的茶几板块拼接而成,茶几板块包括桌台和桌架,通过四处茶几板块的任意搭配拼接,可以实现茶几的多种功能,在茶几与座椅两种形态进行自由切换,且座椅形态具有多种拼接方式,四处茶几板块通过四处设置的固定组件固定连接,便于茶几的安装拆卸和搬运移动,满足现今独居人群的使用需求;2、在茶几板块的内部放置有座垫,座垫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卡合结构,且在卡合结构的上端一侧设置有遮层,在桌台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吸合结构,在使用时,将吸合结构吸合固定于桌台底端两端,将座垫通过卡合结构与吸合结构相连接,从而将茶几的座垫固定放置在桌台的底端并与之贴合,防止座垫处于低处时,坐垫表面粘带大量灰尘,能够对坐垫外部进行有效防护,便于清洁,且通过遮层能够对坐垫上端硬质卡合结构进行遮盖隔挡,防止硬质卡合结构与臀部接触不便,便于坐垫的坐靠。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茶几炸开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茶几炸开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茶几拼接方式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茶几拼接方式二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茶几内部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的固定组件外部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的固定组件内部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的坐垫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的坐垫俯视外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中的坐垫正视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桌架;2、桌台;3、坐垫;4、吸盘;5、固定组件;6、固定块;7、旋柱;8、旋筒;9、卡杆;10、卡筒;11、卡柱;12、遮布;13、垫布;14、一号粘带;15、二号粘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11,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茶几,包括桌架1和桌台2,桌架1与桌台2均设置有四处且通过固定组件5固定相连接,桌架1为L形结构且相互垂直相交叉,桌台2为扇形结构且相互拼接呈圆形,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块6、旋柱7、旋筒8和卡杆9,相邻的桌架1的内表面底端贴合放置有坐垫3,坐垫3为扇形结构,坐垫3的上端内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筒10,卡筒10一侧位于坐垫3的上端缝合连接有遮布12,遮布12的一侧上下两端均缝合连接有粘钩,本实施例中桌架1为L形结构,桌台2为扇形结构,桌架1与桌台2均设置有四处且通过固定组件5固定相连接,坐垫3为布质扇形结构,贴合放置在桌架1的内侧,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块6、旋柱7、旋筒8和卡杆9,固定组件5穿合固定于茶几的上端,位于两个相邻的茶几板块之间,固定组件5用于四处茶几板块固定,同时用于一处茶几板块桌架1与桌台2之间的固定,便于茶几的安装拆卸和更换。具体的,固定块6设于固定组件5的两侧,固定组件5与桌架1和桌台2的外表面相贴合,固定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柱7,旋柱7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旋柱7的一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旋筒8,固定块6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卡杆9,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5共设有四处,穿合固定于茶几的上端,位于两个相邻的茶几板块之间,固定组件5用于四处茶几板块固定,同时用于一处茶几板块桌架1与桌台2之间的固定,便于茶几的安装拆卸和更换,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块6、旋柱7、旋筒8和卡杆9,固定块6为方形金属材质,旋柱7为金属螺纹柱形结构,旋筒8为金属柱形中空结构,卡杆9为金属方形结构,卡杆9一端与固定块6固定相连接,卡杆9另一端与桌架1和桌台2内部的方槽与方块穿合相连接,旋柱7的一端与固定块6固定相连接,旋柱7的另一端与旋筒8螺纹旋合相连接,在使用时,向一侧旋动旋柱7一侧的旋筒8,旋筒8与一侧的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茶几,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架(1)和桌台(2),桌架(1)与桌台(2)均设置有四处且通过固定组件(5)固定相连接,桌架(1)为L形结构且相互垂直相交叉,桌台(2)为扇形结构且相互拼接呈圆形,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块(6)、旋柱(7)、旋筒(8)和卡杆(9),相邻的桌架(1)的内表面底端贴合放置有坐垫(3),坐垫(3)为扇形结构,坐垫(3)的上端内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筒(10),卡筒(10)一侧位于坐垫(3)的上端缝合连接有遮布(12),遮布(12)的一侧上下两端均缝合连接有粘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茶几,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架(1)和桌台(2),桌架(1)与桌台(2)均设置有四处且通过固定组件(5)固定相连接,桌架(1)为L形结构且相互垂直相交叉,桌台(2)为扇形结构且相互拼接呈圆形,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块(6)、旋柱(7)、旋筒(8)和卡杆(9),相邻的桌架(1)的内表面底端贴合放置有坐垫(3),坐垫(3)为扇形结构,坐垫(3)的上端内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筒(10),卡筒(10)一侧位于坐垫(3)的上端缝合连接有遮布(12),遮布(12)的一侧上下两端均缝合连接有粘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茶几,其特征在于:固定块(6)设于固定组件(5)的两侧,固定组件(5)与桌架(1)和桌台(2)的外表面相贴合,固定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柱(7),旋柱(7)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旋柱(7)的一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旋筒(8),固定块(6)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卡杆(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王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