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血康滴丸生产工艺及其制备的脑血康滴丸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品加工生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脑血康滴丸生产工艺及其制备的脑血康滴丸。
技术介绍
脑血康胶囊是以水蛭为原料加工而成的药品,具有化瘀血和破血散结的功能,可用于血瘀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舌紫暗、高血压脑出血后的脑血肿、脑血栓等疾病的治疗。但脑血康胶囊具有一定的腥咸味,患者不容易接受脑血康胶囊的腥咸味。公开号为CN1672692A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脑血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该技术方案将水蛭醇浸膏或经干燥后的醇浸膏粉加入熔融的基质中,搅匀,滴制成滴丸,沥尽冷却剂,制得脑血康滴丸。该技术方案通过将药物制成脑血康滴丸,掩蔽了水蛭醇浸膏的腥咸味和油脂性,提高药物利用度,发挥速效、长效的治疗作用。然而,该技术方案将含有水蛭醇浸膏的高温熔融基质滴至低温的冷却剂中,由于低温冷却剂和高温熔融基质之间的温差大,在滴制的过程中,含有水蛭醇浸膏的高温熔融基质迅速降温,含有水蛭醇浸膏的高温熔融基质迅速成型,导致产品容易形成不规则的颗粒,导致产品的完整度降低,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血康滴丸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水提:称取140-160重量份的水蛭干,加入280-320重量份的水,室温浸泡200min-300min,再加入850-95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98℃-100℃回流提取100-150min,过滤,收集滤液,制得水蛭素溶液;在压力为-0.08Mpa至-0.06Mpa条件下将水蛭素溶液加热至50℃-70℃浓缩,直至浓缩液在50℃时的密度为1.2-1.25g/ml为止,制得水蛭素浓液;/nS2醇沉:向步骤S1制得的水蛭素浓液中加入820-880重量份的乙醇,搅拌,混合均匀,静置陈化20h-28h,过滤,收集滤液,制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血康滴丸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水提:称取140-160重量份的水蛭干,加入280-320重量份的水,室温浸泡200min-300min,再加入850-95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98℃-100℃回流提取100-150min,过滤,收集滤液,制得水蛭素溶液;在压力为-0.08Mpa至-0.06Mpa条件下将水蛭素溶液加热至50℃-70℃浓缩,直至浓缩液在50℃时的密度为1.2-1.25g/ml为止,制得水蛭素浓液;
S2醇沉:向步骤S1制得的水蛭素浓液中加入820-880重量份的乙醇,搅拌,混合均匀,静置陈化20h-28h,过滤,收集滤液,制得纯化液;
S3浓缩:将纯化液在压力为-0.08Mpa至-0.01Mpa条件下,30℃-70℃浓缩,直至浓缩液在30℃时的密度为1.4-1.45g/ml为止,制得浸膏;
S4融制:称取25-30重量份的聚乙二醇6000,加热至78℃-82℃,搅拌10min-20min,加入浸膏,搅拌均匀,制得浸膏乳化液;
S5滴制:取液体石蜡,加入盛液管(1)中,将浸膏乳化液滴加至液体石蜡中滴制,过滤,制得脑血康滴丸产品;
所述盛液管(1)的下部放入冷冻机(2)中,冷冻机(2)内有冷冻液,所述液体石蜡的液面高于冷冻液液面,盛液管(1)的盛液体石蜡区域中高于冷冻液液面的部分为常温区(3),盛液管(1)低于冷冻液液面的部分为低温区(4),所述低温区(4)的底部连通有循环泵(5),所述循环泵(5)的出料端连接有循环管(6),所述循环管(6)的另一端连通低温区(4)靠近常温区(3)侧,所述循环管(6)远离循环泵(5)端的管口朝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血康滴丸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A浸泡:称取140-160重量份的水蛭干,加入280-320重量份的水,室温浸泡200min-300min,制得浸泡液;
S1B回流提取:向浸泡液中加入850-95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98℃-100℃回流提取100-150min,进行第一次过滤,制得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向第一滤渣中加入850-95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98℃-100℃回流提取60min-120min,进行第二次过滤,制得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向第二滤渣中加入850-950重量份的水,加热至98℃-100℃回流提取60min-120min,进行第三次过滤,制得第三滤液和第三滤渣;将第一滤液、第二滤液和第三滤液混合均匀,制得水蛭素溶液;
S1C脱水浓缩:在压力为-0.08Mpa至-0.06Mpa条件下将水蛭素溶液加热至5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而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