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复位固定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11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穿刺复位固定支具,包括:第一夹板:夹板上设置有贯通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的克氏针孔;第二夹板:加夹板上设置有贯通第一侧端面与第二侧端面的安装孔;旋钮一:包括一旋窝结构和轴向贯通孔,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旋窝结构朝向第二端面外侧;旋钮二:包括一旋窝结构和轴向贯通孔,可与旋钮一配合组装,组装后二者具有旋窝结构的一侧相对,构成旋窝腔;调节件:包括一克氏针孔,其头部呈球形,安装在旋钮一和旋钮二构成的旋窝腔内;旋钮一贯通孔、旋钮二贯通孔和调节件克氏针孔相对、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固定和外固定相结合的固定支具,采用克氏针实现微创内固定,效果可靠,其中克氏针可实现万向穿刺,保证固定位置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刺复位固定支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用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穿刺复位固定支具。
技术介绍
目前,治疗骨折的医疗器械主要是内固定和外固定两种。外固定主要是使用夹板和支具。支具包含石膏、塑性材料等,夹板一般为四片式结构,沿四片式夹板沿尺侧、桡侧、前臂掌侧及背侧固定。现有技术中夹板仅起外部支撑作用,避免骨折处运动影响其恢复,一方面,这种方法会挤压皮肤、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形成压疮,甚至影响血供,导致组织坏死,更不利于骨折愈合;另一方面,但由于无法对骨头进行固定,无法解决骨折处缩短的问题,影响正常恢复。内固定器进行骨折固定时,需要将组织切开,植入钢板固定。其可解决骨折处缩短的问题,但需进行手术植入钢板,愈合后再通过手术取出钢板,对患者损伤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折外固定器械,该器械可对骨头进行固定,进而可解决骨折处缩短的问题,提高骨折恢复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刺复位固定支具,包括:第一夹板:使用状态下与身体接触的为第一侧端面,与第一侧端面相对的第二侧端面,所述夹板上设置有贯通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的克氏针孔;第二夹板:使用状态下与身体接触的为第一侧端面,与第一侧端面相对的第二侧端面,所述加夹板上设置有贯通第一侧端面与第二侧端面的安装孔;旋钮一:包括一旋窝结构和轴向贯通孔,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旋窝结构朝向第二端面外侧;旋钮二:包括一旋窝结构和轴向贯通孔,可与旋钮一配合组装,组装后二者具有旋窝结构的一侧相对,构成旋窝腔;调节件:包括一克氏针孔,其头部呈球形,安装在旋钮一和旋钮二构成的旋窝腔内;旋钮一贯通孔、旋钮二贯通孔和调节件克氏针孔相对、连通。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旋钮一和旋钮二螺纹连接;旋钮一旋窝结构、旋钮二旋窝结构、调节件头部的尺寸被配合为,在旋钮一和旋钮二未旋紧状态下,头部可在旋窝腔内转动;旋紧状态下,头部被锁定。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进一步包括与头部一体的杆部,其杆部穿过旋钮二贯通孔,延伸至旋钮二外侧,调节件克氏针孔进一步贯通杆部和头部。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具进一步包括导针,与调节件连接;所述导针包括一平直导向部,其导向部被配置为,在导针与调节件安装后沿克氏针插入的方向延伸。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具进一步包括转接件,所述调节件和所述导针分别连接至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上设置有克氏针孔,转接件与调节件安装后,二者克氏针孔相通。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件,所述导针包括一与平直导向部呈角度设置的弯折部,所述转接件上设置有一凸出块,所述弯折部的端部与凸出块呈插装。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夹板第二端面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夹板绷带槽;沿第二夹板第二端面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夹板绷带槽。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二夹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孔。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夹板上进一步设置有贯通其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的克氏针孔。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具进一步包括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上均设置有克氏针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穿刺复位固定支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固定和外固定相结合的固定支具,采用克氏针实现微创内固定,效果可靠,结合中医四片式夹板外固定理念,通过内固定、外固定方式,保证装置治疗效果;其中调节件与旋钮一和旋钮二配合形成万向结构,调节件可转动,进而克氏针可实现万向穿刺,保证克氏针固定位置有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桡侧夹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尺侧夹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旋钮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旋钮二结构示意图;图5为调节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尺侧夹板、旋钮一、旋钮二和调节件组装状态剖视图;图7为尺侧夹板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为支具使用状态图;图9为导针结构示意图;图10为转接件结构示意图;图11为尺侧夹板、导针、转接件组装状态剖视图;图12为尺侧夹板、导针、转接件组装状态图;以上各图中:1-桡侧夹板,101-桡侧夹板第一侧端面,102-桡侧夹板第二侧端面,103-克氏针孔,104-绷带槽;2-尺侧夹板,201-尺侧夹板第一侧端面,202-尺侧夹板第二侧端面,203-安装孔,204-克氏针孔,205-绷带槽;3-旋钮一,301-第一主体部,302-第二主体部,303-旋窝结构;4-旋钮二,401-旋窝结构;5-调节件,501-头部,502-杆部,503-克氏针孔;6-克氏针;7-掌侧夹板,701-克氏针孔;8-背侧夹板,801-克氏针孔;9-骨骼;10-导针,1001-导向部,1002-弯折部,1003-端部,11-转接件,1101-克氏针孔,1102-凸出块,1103-主体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不用于暗指相对重要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穿刺复位固定支具,可用于骨着患者。该支具通过对骨折处固定定位,可解决骨折处恢复过程中的缩短问题。本实施例以第一夹板应用于桡侧,第二夹板应用于尺侧为例,来说明支具的结构和应用方法。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固定需求调整夹板的安装位置。一种穿刺复位固定支具,包括:第一夹板,应用时可为桡侧夹板1:结构参考图1,使用状态下与身体接触的为第一侧端面101,与第一侧端面101相对的第二侧端面102,所述夹板上设置有贯通第一侧端面101和第二侧端面102的克氏针孔103;第二夹板,应用时可为尺侧夹板2:使用状态下与身体接触的为第一侧端面201,与第一侧端面201相对的第二侧端面202,所述加夹板上设置有贯通第一侧端面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刺复位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夹板:使用状态下与身体接触的为第一侧端面,与第一侧端面相对的第二侧端面,所述夹板上设置有贯通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的克氏针孔;/n第二夹板:使用状态下与身体接触的为第一侧端面,与第一侧端面相对的第二侧端面,所述加夹板上设置有贯通第一侧端面与第二侧端面的安装孔;/n旋钮一:包括一旋窝结构和轴向贯通孔,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旋窝结构朝向第二端面外侧;/n旋钮二:包括一旋窝结构和轴向贯通孔,可与旋钮一配合组装,组装后二者具有旋窝结构的一侧相对,构成旋窝腔;/n调节件:包括一克氏针孔,其头部呈球形,安装在旋钮一和旋钮二构成的旋窝腔内;/n旋钮一贯通孔、旋钮二贯通孔和调节件克氏针孔相对、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复位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夹板:使用状态下与身体接触的为第一侧端面,与第一侧端面相对的第二侧端面,所述夹板上设置有贯通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的克氏针孔;
第二夹板:使用状态下与身体接触的为第一侧端面,与第一侧端面相对的第二侧端面,所述加夹板上设置有贯通第一侧端面与第二侧端面的安装孔;
旋钮一:包括一旋窝结构和轴向贯通孔,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旋窝结构朝向第二端面外侧;
旋钮二:包括一旋窝结构和轴向贯通孔,可与旋钮一配合组装,组装后二者具有旋窝结构的一侧相对,构成旋窝腔;
调节件:包括一克氏针孔,其头部呈球形,安装在旋钮一和旋钮二构成的旋窝腔内;
旋钮一贯通孔、旋钮二贯通孔和调节件克氏针孔相对、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复位支具,其特征在于,旋钮一和旋钮二螺纹连接;旋钮一旋窝结构、旋钮二旋窝结构、调节件头部的尺寸被配合为,在旋钮一和旋钮二未旋紧状态下,头部可在旋窝腔内转动;旋紧状态下,头部被锁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复位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进一步包括与头部一体的杆部,其杆部穿过旋钮二贯通孔,延伸至旋钮二外侧,调节件克氏针孔进一步贯通杆部和头部。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穿刺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自伟郑晓辉黄枫陆宇云冯骏杰李紫阁吴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