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康康专利>正文

一种乳头内陷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117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头内陷矫正器,包括空腔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和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吸附乳头位置,密封机构,在所述壳体空腔内部活动设置,弹性机构,接触所述密封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对密封机构施加作用力,其中,在所述矫正器未受到人为施加力的情况下,所述密封机构在所述弹性机构作用力下移动到通孔位置处对通孔进行密封,本乳头内陷矫正器通过改进密封装置的设计,将止回阀直接设计在牵引帽内部,使体积非常小巧,无外露长长的管子,轻巧方便,实现了隐形使用,不影响使用者的正常工作生活,使用者可穿内衣进行矫正,同时,使得吸力大小可精确控制,效果好,且在弹簧及密封垫片之间的配合下,使得密封性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头内陷矫正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乳头内陷矫正器。
技术介绍
乳头内陷是指乳头不能凸出而是向内凹陷。女性乳头内陷的发生率为1%-2%,多为双侧。乳头内陷的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低平或回缩,受刺激后可凸出或可挤出乳头。重者表现为乳头完全陷于乳晕内,无法被牵出,常伴有分泌物及异味。乳头内陷不但影响乳房外形美观,更为严重的是,乳头内陷使婴儿难以吸吮乳汁,失去哺乳功能。现有的乳头内陷矫正器分为硅胶材质的、针筒款的及吸囊款的,这三款的不足在于:硅胶材质的缺点是吸力大小无法调节,吸力小,矫正效果不明显;针筒款的现有技术是外接单向阀,管子连接外露,使用不方便,影响穿着在内衣里使用,并且因为管子的存在容易被衣物挂掉落;吸囊款体积庞大,吸力大小也无法调节,做不到隐形矫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头内陷矫正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头内陷矫正器,包括:空腔结构的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头内陷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空腔结构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通孔(3)和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吸附乳头位置;/n密封机构,在所述壳体(1)空腔内部活动设置;/n弹性机构,接触所述密封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对密封机构施加作用力;/n其中,在所述矫正器未受到人为施加力的情况下,所述密封机构在所述弹性机构作用力下移动到通孔(3)位置处对通孔(3)进行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头内陷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腔结构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通孔(3)和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吸附乳头位置;
密封机构,在所述壳体(1)空腔内部活动设置;
弹性机构,接触所述密封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对密封机构施加作用力;
其中,在所述矫正器未受到人为施加力的情况下,所述密封机构在所述弹性机构作用力下移动到通孔(3)位置处对通孔(3)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头内陷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端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部件,所述空腔包括第一空腔(8)和第二腔体(16),所述第一空腔(8)位于连接部件内,所述密封机构和弹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8)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头内陷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吸盘(2),所述吸盘(2)与壳体(1)空腔处于连通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头内陷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垫片(5),所述密封垫片(5)上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挡块(4),所述挡块(4)为圆形结构,所述挡块(4)的尺寸与通孔(3)的尺寸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乳头内陷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片(5)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康康
申请(专利权)人:袁康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