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扭转构造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减震扭转构造,特别是指其可降低上下方向冲击力,也可降低扭转冲击力,便于调整扭转角度,可增进义肢使用者行走安全性、舒适性。
技术介绍
义肢主要是指人造肢体,用来取代伤残肢体的功能,或是用来修饰伤残肢体的外观,其中,除了膝关节之外减震扭转构造也为设计关键,因为行走移动在不同的路况、地形时,如上、下坡或者是不平的地面,除了会产生上下方向冲击力之外,也会产生来自于上下方向以外(例如径向)的扭转冲击力,所以必须借着减震扭转构造来降低这些冲击力以达到力学平衡,且必须具备取代正常肢体的支撑与行走功能。再请参阅美国专利US6645253「一种用于假肢装置的真空泵和减震器」,其构造主要是为了达到上下方向的缓冲、减震为目的,对于因为行走地形、路况变化所产生的上下方向以外的扭转冲击力,并无揭露任何可扭转构造,因此该专利无法降低、缓冲扭转冲击力。因此,如何改善习用减震构造的缺失,实为业界当务之急。于是,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产品不断研究创新的理念,乃本着多年从事产品设计、开发的实务经验,以及积极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扭转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第一座体,具有一弹性件,该第一座体一侧设一止挡件;/n一第二座体,具有一容室用以套设在该第一座体,使该弹性件弹性顶持于该第一座体、该第二座体之间,一主轴穿设该第二座体后设于该第一座体,使该第二座体为可转动状,于该容室、该止挡件的二侧配置一弹性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扭转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座体,具有一弹性件,该第一座体一侧设一止挡件;
一第二座体,具有一容室用以套设在该第一座体,使该弹性件弹性顶持于该第一座体、该第二座体之间,一主轴穿设该第二座体后设于该第一座体,使该第二座体为可转动状,于该容室、该止挡件的二侧配置一弹性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扭转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座体上侧设一枢轴,该枢轴用以枢接一膝关节的弧片,该主轴上设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穿设该膝关节底,使该第二座体组接于膝关节下方,并使该第一座体组接义肢小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扭转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单元包含一调整件、一弹性体、一顶抵部,该调整件螺锁于该容室,该弹性体配置于该调整件、该顶抵部之间,该顶抵部、该止挡件之间配置一传动体,使该顶抵部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嘉宝,梁智炫,吴祥铭,
申请(专利权)人:肯达路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