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颧种植扩孔钻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牙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穿颧种植扩孔钻组。
技术介绍
各种原因所致的上颌骨严重骨缺损或骨萎缩无牙颌或后牙区牙缺失患者,如果期望种植修复,临床上将非常困难。尽管有许多方法试图克服这一困难,如上颌窦开窗植骨、大块自体骨移植、骨牵引成骨术等,但存在治疗周期较长,相关并发症的产生会造成治疗效果不确定等问题。穿颧种植体是指植入颧骨内的牙种植体,借助颧骨这一致密的骨块,同时在前牙区植入2~4枚常规牙种植体,以共同完成上颌牙列的修复。穿颧种植体长度一般为30.0~52.5mm。主要用在上颌骨后牙区严重萎缩患者。其主要优点是避免大量植骨手术、治疗周期缩短,可实现即刻负重,3个月内就能完成终修复。穿颧种植术的最终目的是获得颧骨固位,该方法利用颌面部致密的颧骨来完成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并合理分散咬合力。另外在颌骨切除后颌面修复中,利用穿颧骨植入种植体,为颌面部赝复体提供固位。但该技术敏感性高,位置较深,颧骨致密,一般常规种植钻,难以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颧种植扩孔钻组,其特征在于,穿颧种植扩孔钻组至少包括一组穿颧种植扩孔钻,根据刃瓣的结构不同,所述一组穿颧种植扩孔钻至少包括大号钻、中号钻和小号钻;所述穿颧种植扩孔钻包括相连的钻体(1)与钻柄(2),所述钻体(1)上设有两个刃瓣(12)和两个螺旋槽(13),两个所述刃瓣(12)呈螺旋状沿所述钻体(1)的周圈设置,所述钻体(1)的钻尖(11)为无横刃的尖端;所述刃瓣(12)自钻尖端依次设置若干直径递增的阶梯段以形成带阶梯的侧向切削刃(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颧种植扩孔钻组,其特征在于,穿颧种植扩孔钻组至少包括一组穿颧种植扩孔钻,根据刃瓣的结构不同,所述一组穿颧种植扩孔钻至少包括大号钻、中号钻和小号钻;所述穿颧种植扩孔钻包括相连的钻体(1)与钻柄(2),所述钻体(1)上设有两个刃瓣(12)和两个螺旋槽(13),两个所述刃瓣(12)呈螺旋状沿所述钻体(1)的周圈设置,所述钻体(1)的钻尖(11)为无横刃的尖端;所述刃瓣(12)自钻尖端依次设置若干直径递增的阶梯段以形成带阶梯的侧向切削刃(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颧种植扩孔钻组,其特征在于,自钻尖起,所述大号钻与所述中号钻包括直径依次增加的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和第三阶梯段;自钻尖起,所述小号钻包括直径依次增加的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第三阶梯段和第四阶梯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颧种植扩孔钻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13)的长度为18~25mm;和/或所述钻体自刃瓣尾端至近钻柄端为标识区(16),所述标识区(16)的长度为25~60mm;和/或所述钻柄(2)的长度为10~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颧种植扩孔钻组,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标识区(16)的长度不同,所述穿颧种植扩孔钻至少包括长钻组和/或短钻组;和/或所述标识区(16)上设有若干个刻度标识(17),所述刻度标识(17)用于标识出距离穿颧种植扩孔钻的钻尖(11)一端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颧种植扩孔钻组,其特征在于,长钻组的标识区(16)的长度为50~60mm;和/或短钻组的标识区(16)的长度为25~35mm;和/或所述刻度标识(17)为不同颜色的标识线和/或标识凹槽;所述标识区(16)上每间隔5mm~10mm设有一个刻度标识(1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颧种植扩孔钻组,其特征在于,大号钻的第一阶梯段的直径d1大为2.5~3mm;和/或大号钻的第二阶梯段的直径d2大为3~3.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多宏,高振华,杨驰,陆海霞,张志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