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翻转分流装置和带有可翻转分流装置的粉碎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91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可翻转分流装置和带有可翻转分流装置的粉碎设备,其中所述可翻转分离装置允许被安装于一粉碎设备,所述粉碎设备具有一进口和连通所述进口的一出口,所述可翻转分流装置包括一外壳、至少一导流板以及至少一转动臂,其中所述外壳具有一容纳空间以及连接所述容纳空间的一进料口和一出料口,其中所述导流板被保持于所述容纳空间,并将所述容纳空间划分为至少两个分流通道,所述转动臂的一端延伸于所述外壳,所述转动臂的另一端被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粉碎设备,且所述进料口能够被连通于所述粉碎设备的所述出口,以将一碎秸秆分散至农田内,进而所述秸秆能够成为肥料以被合理利用,避免了燃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翻转分流装置和带有可翻转分流装置的粉碎设备
本技术涉及农机领域,特别涉及一可翻转分流装置和带有可翻转分流装置的粉碎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很多农作物,如玉米、小麦、高料、水稻、棉花等在收获了果实后都会剩下秸秆,大量的秸秆在田间被焚烧,产生的烟雾成为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近年来,雾霾现象日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秸秆的合理处理和利用对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环境污染迫在眉睫。目前,尽管有部分的秸秆被用于饲料生产或是工业原料等,但是仍然有大多数的秸秆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秸秆还田也逐渐成为科学利用秸秆的有效措施之一。具体地,将秸秆堆积于农田内,待秸秆腐熟后,腐熟的秸秆再被施入土壤中,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新鲜有机物料,在归还于农田后,秸秆在土壤中继续腐烂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机物和农作物需要的养分,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使得土壤疏松、肥沃,并且,土壤间形成的孔隙度增加,促进了微生物活力,有利于促进农作物的根系快速地发育,通过秸秆还田的方式不仅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而且使得土地增肥增产。因此,秸秆还田成为了保护环境和农业持续发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可翻转分流装置,所述可翻转分离装置允许被安装于一粉碎设备,所述粉碎设备具有一进口和连通所述进口的一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分流装置包括:/n一外壳,其中所述外壳具有一容纳空间以及连接所述容纳空间的一进料口和一出料口;/n至少一导流板,其中所述导流板被保持于所述容纳空间,并将所述容纳空间划分为至少两个分流通道;以及/n至少一转动臂,其中所述转动臂的一端延伸于所述外壳,所述转动臂的另一端被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粉碎设备,且所述进料口能够被连通于所述粉碎设备的所述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可翻转分流装置,所述可翻转分离装置允许被安装于一粉碎设备,所述粉碎设备具有一进口和连通所述进口的一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分流装置包括:
一外壳,其中所述外壳具有一容纳空间以及连接所述容纳空间的一进料口和一出料口;
至少一导流板,其中所述导流板被保持于所述容纳空间,并将所述容纳空间划分为至少两个分流通道;以及
至少一转动臂,其中所述转动臂的一端延伸于所述外壳,所述转动臂的另一端被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粉碎设备,且所述进料口能够被连通于所述粉碎设备的所述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分流装置,其中所述导流板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转分流装置,其中所述导流板被可左右移动地保持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容纳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翻转分流装置,其中所述导流板包括一导流主体和延伸于所述导流主体的一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至少一安装孔,所述外壳具有至少一调节孔,所述可翻转分流装置进一步包括多个调节元件,所述导流板以所述安装孔对应于所述外壳的所述调节孔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调节元件被可拆卸地保持于所述调节孔和所述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翻转分流装置,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调节孔为一细长型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翻转分流装置,其中所述导流板被可转动地保持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容纳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翻转分流装置,其中相邻的所述导流板之间的距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分流装置,其中所述导流板被焊接于所述外壳。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翻转分流装置,其中所述导流板的所述导流主体包括一分流部和一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弯曲地延伸于所述分流部,且所述导流部自所述进料口至所述出料口方向延伸,所述导流部具有一弧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翻转分流装置,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王清泉王波吴迪姚远刘明明蒋欢
申请(专利权)人:丰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