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的高压产生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81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的高压产生电路,包括电阻RF1,所述电阻RF1的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F2的一端、双向触发管DF1的一端,所述电容CF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F1的一端、共模电感LF1的6脚,所述电容CF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双向触发管DF1的另一端、所述共模电感LF1的2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传统的高压产生电路进行改进,从而提升高压产生电路的稳定性,进而达到改善灯具性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的高压产生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路控制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控的高压产生电路。
技术介绍
日光灯管是一种抽成真空后充入氩气和少量水银的玻璃管,日光灯在开始工作的时候需要较高的电压击穿,高压产生电路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灯具的性能,传统的高压产生电路结构复杂,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控的高压产生电路,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控的高压产生电路,包括电阻RF1,所述电阻RF1的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F2的一端、双向触发管DF1的一端,所述电容CF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F1的一端、共模电感LF1的6脚,所述电容CF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双向触发管DF1的另一端、所述共模电感LF1的2脚。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F2的一端、所述电容CF1的一端、所述共模电感LF1的6脚均接地。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F1采用471J1000V。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F2采用105J400V。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对传统的高压产生电路进行改进,从而提升高压产生电路的稳定性,进而达到改善灯具性能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可控的高压产生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可控的高压产生电路,包括电阻RF1,所述电阻RF1的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F2的一端、双向触发管DF1的一端,所述电容CF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F1的一端、共模电感LF1的6脚,所述电容CF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双向触发管DF1的另一端、所述共模电感LF1的2脚。所述电容CF2的一端、所述电容CF1的一端、所述共模电感LF1的6脚均接地。所述电容CF1采用471J1000V。所述电容CF2采用105J400V。所述电阻RF1型号为MF2W-1%47k,所述双向触发管DF1的型号为K1V36W。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电阻RF1为电容CF2充电,电阻RF1阻值越大,充电时间越长;电容CF2为充电电容,类似于“电池”;当双向触发管DF1两端压差达到360V时导通,两端压差瞬间拉到0V;共模电感LF1的作用是升压,调节初级和次级匝比,可得到不同电压。400V电压通过电阻RF1为电容CF2充电,当电容CF2的电压到360V时双向触发管DF1导通,LF1的初级2,6两端瞬间有一个大电流通过,由于变压器特性,在LF1的14,9脚两端得到一个脉冲高压,比如匝比1:10,在次级可以得到一个约3600V的脉冲电压。匝比越大,电压越高,所以此电路可以控制其输出电压值。产生的高压,击穿气体放电灯内的稀有气体建立电弧,使灯得以正常工作。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传统的高压产生电路进行改进,从而提升高压产生电路的稳定性,进而达到改善灯具性能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的高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F1,所述电阻RF1的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F2的一端、双向触发管DF1的一端,所述电容CF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F1的一端、共模电感LF1的6脚,所述电容CF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双向触发管DF1的另一端、所述共模电感LF1的2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的高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F1,所述电阻RF1的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F2的一端、双向触发管DF1的一端,所述电容CF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F1的一端、共模电感LF1的6脚,所述电容CF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双向触发管DF1的另一端、所述共模电感LF1的2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龙彬李昌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