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防护组件的TYPE-C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641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有防护组件的TYPE‑C母座,包括外壳以及端子组件,所述外壳滑移设置有罩设于所述端子组件外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外壳两侧边均设置有滑槽,所述防护罩内壁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两端为闭合设置,所述防护罩内壁与所述外壳于所述滑槽处的外壁贴合;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实现卡接固定的卡接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端子组件的防护效果,提升端子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有防护组件的TYPE-C母座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防护组件的TYPE-C母座。
技术介绍
Type-C式接口相比于传统接口来说,具有视频信号传递,高速信号传输,供电功率高,无正反接差别等诸多优势,已经逐渐代替传统接口而应用于各大电子产品平台。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4802830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防水Type-C连接器母座,包括:与外部进行电信号连接的端子组件,固定于端子组件上的内壳,包覆内壳和端子组件的外壳,以及固定在内壳上的外防水件和内防水件;所述内壳前端设有外固定处,所述外防水件安装在所述外固定处;所述内壳末端设有内固定处,所述内防水件固定在内固定处,所述内防水件与所述端子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内防水件封塞所述内壳与所述端子组件连接处的缝隙。端子组件在未使用时仍然暴露在外,当使用人员误操作,对裸露在外面的端子组件施加冲击作用力,端子组件极易受到损伤甚至断裂,影响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防护组件的TYPE-C母座,具有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置有防护组件的TYPE-C母座,包括外壳(1)以及端子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滑移设置有罩设于所述端子组件(2)外的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外壳(1)两侧边均设置有滑槽(4),所述防护罩(3)内壁固定设置有滑块(5),所述滑块(5)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4)内,所述滑槽(4)两端为闭合设置,所述防护罩(3)内壁与所述外壳(1)于所述滑槽(4)处的外壁贴合;所述防护罩(3)与所述外壳(1)之间设置有实现卡接固定的卡接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有防护组件的TYPE-C母座,包括外壳(1)以及端子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滑移设置有罩设于所述端子组件(2)外的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外壳(1)两侧边均设置有滑槽(4),所述防护罩(3)内壁固定设置有滑块(5),所述滑块(5)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4)内,所述滑槽(4)两端为闭合设置,所述防护罩(3)内壁与所述外壳(1)于所述滑槽(4)处的外壁贴合;所述防护罩(3)与所述外壳(1)之间设置有实现卡接固定的卡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防护组件的TYPE-C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两个与所述外壳(1)固定设置的弹片(6)、与所述弹片(6)固定设置的凸柱(7)以及两个位于所述防护罩(3)内壁的凹槽(8),所述凸柱(7)插接于所述凹槽(8)内,所述凸柱(7)沿着水平设置,所述凹槽(8)朝向所述外壳(1)方向为开口设置,所述弹片(6)沿着朝向远离所述端子组件(2)方向发生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泓森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