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侧葫芦手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53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乐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侧葫芦手鼓,所述上层葫芦瓢外表面设有上层固定环,所述上层固定环弯曲成圆形,且一端设有第三限位环,另一端设有第四限位环,所述上层固定环的两端通过线绳进行捆绑固定,所述上层葫芦瓢的顶部为平面,且设有上层鼓皮,所述上层鼓皮设有上层边缘部,所述上层边缘部紧贴在上层葫芦瓢的外表面,所述上层边缘部上设有并排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呈圆周等距排列,所述上层葫芦瓢的外表面设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一端穿过定位孔,然后绕过上层固定环再穿过相邻的定位孔,如此反复,将上层鼓皮与上层固定环固定连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侧葫芦手鼓
本技术属于乐器
,尤其涉及一种双侧葫芦手鼓。
技术介绍
手鼓是鼓中的一个大类别,是一种打击乐器。各地、各民族称谓不同,制法也稍有差别,其中最为典型的维吾尔达卜。在中东和中亚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手鼓乐器。其中"达卜"是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手鼓,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语称"纳格曼达卜"或简称"达卜"。鼓身扁平圆形或八角型,单面蒙羊皮或驴皮,框周围嵌有若干铜或铁制小铜钹,故名。直径20-50厘米不等。历史悠久,四至六世纪敦煌北魏壁画中早已出现。目前手鼓的材质多为木制而成,造型单一,且携带不便,容易将鼓面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双侧葫芦手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造型单一,且携带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侧葫芦手鼓,包括鼓身,所述鼓身由葫芦制成,所述葫芦包括上层葫芦瓢、下层葫芦瓢,所述上层葫芦瓢底部与下层葫芦瓢连接,所述上层葫芦瓢内设有上层瓢腔,所述下层葫芦瓢内设有下层瓢腔,所述上层瓢腔、下层瓢腔相通;所述上层葫芦瓢外表面设有上层固定环,所述上层固定环弯曲成圆形,且一端设有第三限位环,另一端设有第四限位环,所述上层固定环的两端通过线绳进行捆绑固定,所述上层葫芦瓢的顶部为平面,且设有上层鼓皮,所述上层鼓皮设有上层边缘部,所述上层边缘部紧贴在上层葫芦瓢的外表面,所述上层边缘部上设有并排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呈圆周等距排列,所述上层葫芦瓢的外表面设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一端穿过定位孔,然后绕过上层固定环再穿过相邻的定位孔,如此反复,将上层鼓皮与上层固定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层葫芦瓢外表面设有下层固定环,所述下层固定环弯曲成圆形,且一端设有第一限位环,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下层固定环的两端通过线绳进行捆绑固定,所述下层葫芦瓢的底部为平面,且设有下层鼓皮,所述下层鼓皮设有下层边缘部,所述下层边缘部紧贴在下层葫芦瓢的外表面,所述下层边缘部上设有并排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呈圆周等距排列,所述下层葫芦瓢的外表面设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一端穿过定位孔,然后绕过下层固定环再穿过相邻的定位孔,如此反复,将下层鼓皮与下层固定环固定连接在一起;还包括鼓箱,所述鼓箱的截面呈方形,所述鼓箱包括底箱,所述底箱内设有空腔,所述鼓身位于空腔内,所述底箱的内壁贴附有海绵层,所述鼓箱一侧开口,开口处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箱盖,所述底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块内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底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位于旋转轴的两侧,所述箱盖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柱、第四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第三限位柱之间设有第一直角限位片,所述第一直角限位片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孔,另一侧设有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柱位于第一限位孔内,所述第三限位柱位于第三限位孔内,所述第二限位柱、第四限位柱之间设有第二直角限位片,所述第二直角限位片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孔,另一侧设有第四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柱位于第二限位孔内,所述第四限位柱位于第四限位孔内。所述上层葫芦瓢与下层葫芦瓢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均为半圆形,所述第一连接环一侧设有第一左凸出部,另一侧设有第一右凸出部,所述第二连接环一侧设有第二左凸出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右凸出部,所述第一左凸出部、第二左凸出部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右凸出部、第二右凸出部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固定,所述第一连接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耳。所述上层葫芦瓢与下层葫芦瓢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均为半圆形,所述第一连接环一侧设有第一左凸出部,另一侧设有第一右凸出部,所述第二连接环一侧设有第二左凸出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右凸出部,所述第一左凸出部、第二左凸出部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右凸出部、第二右凸出部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环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二连接环与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下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三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铰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连接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铰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三连接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铰接有第三支撑架。所述上层瓢腔、下层瓢腔内设有LED灯。所述上层瓢腔、下层瓢腔内均涂覆有防腐层、薄荷油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方案将葫芦作为手鼓的鼓身,造型新颖,符合回归自然、彰显个性的理念,由于葫芦本身生长的差异,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满足了现代年轻人个性化的需求。2本技术方案在葫芦中间部位设置带铰接耳的连接环,可以方便手鼓的手提和取放,与绸带连接还可以作为腰鼓使用,增强了适用性。3本技术方案在葫芦中间部位设置带鼓架的连接环,可以方便手鼓固定在地上,从而实现稳定的表演。4本技术方案通过鼓箱的设置,可以方便手鼓的携带,在鼓箱内设置海绵层,可以有效的对手鼓进行保护,防止在携带的过程中由于碰撞对手鼓造成损坏,箱盖的推拉设计,方便手鼓的取放,操作便捷,手柄的设置,方便鼓箱的移动,限位片与限位柱的设置,可以将底箱与箱盖进行固定,结构设计合理,安全稳固。5本技术方案在瓢腔内设置LED灯,可以对鼓皮进行透光照射,从而在演出时达到灯光的效果。6本技术方案在瓢腔内涂覆有防腐层、薄荷油层,可以有效的进行防虫和防腐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鼓身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箱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箱体内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下层固定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上层固定环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连接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连接环结构示意图;图中:1-鼓身,2-上层葫芦瓢,3-下层葫芦瓢,5-下层鼓皮,6-定位孔,7-下层固定环,8-固定绳,9-第一限位环,10-第二限位环,11-线绳,12-鼓箱,13-底箱,14-滑槽,16-箱盖,17-海绵层,18-第一固定块,19-第二固定块,20-旋转轴,21-手柄,22-第一限位柱,23-第二限位柱,24-第三限位柱,25-第四限位柱,26-第一直角限位片,27-第二直角限位片,28-第一连接环,29-第二连接环,30-第一左凸出部,31-第一右凸出部,32-第二左凸出部,33-第二右凸出部,34-第一紧固螺栓,35-第二紧固螺栓,36-第一连接耳,37-第二连接耳,38-支撑板,39-螺栓,40-支撑柱,41-第一连接片,42-第二连接片,43-第一连接轴,44-第二连接轴,45-第一支撑架,46-第二支撑架,47-上层固定环,48-上层鼓皮,49-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侧葫芦手鼓,其特征在于:/n包括鼓身,所述鼓身由葫芦制成,所述葫芦包括上层葫芦瓢、下层葫芦瓢,所述上层葫芦瓢底部与下层葫芦瓢连接,所述上层葫芦瓢内设有上层瓢腔,所述下层葫芦瓢内设有下层瓢腔,所述上层瓢腔、下层瓢腔相通;/n所述上层葫芦瓢外表面设有上层固定环,所述上层固定环弯曲成圆形,且一端设有第三限位环,另一端设有第四限位环,所述上层固定环的两端通过线绳进行捆绑固定,所述上层葫芦瓢的顶部为平面,且设有上层鼓皮,所述上层鼓皮设有上层边缘部,所述上层边缘部紧贴在上层葫芦瓢的外表面,所述上层边缘部上设有并排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呈圆周等距排列,所述上层葫芦瓢的外表面设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一端穿过定位孔,然后绕过上层固定环再穿过相邻的定位孔,如此反复,将上层鼓皮与上层固定环固定连接在一起;/n所述下层葫芦瓢外表面设有下层固定环,所述下层固定环弯曲成圆形,且一端设有第一限位环,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下层固定环的两端通过线绳进行捆绑固定,所述下层葫芦瓢的底部为平面,且设有下层鼓皮,所述下层鼓皮设有下层边缘部,所述下层边缘部紧贴在下层葫芦瓢的外表面,所述下层边缘部上设有并排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呈圆周等距排列,所述下层葫芦瓢的外表面设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一端穿过定位孔,然后绕过下层固定环再穿过相邻的定位孔,如此反复,将下层鼓皮与下层固定环固定连接在一起;/n还包括鼓箱,所述鼓箱的截面呈方形,所述鼓箱包括底箱,所述底箱内设有空腔,所述鼓身位于空腔内,所述底箱的内壁贴附有海绵层,所述鼓箱一侧开口,开口处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箱盖,所述底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块内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底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位于旋转轴的两侧,所述箱盖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柱、第四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第三限位柱之间设有第一直角限位片,所述第一直角限位片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孔,另一侧设有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柱位于第一限位孔内,所述第三限位柱位于第三限位孔内,所述第二限位柱、第四限位柱之间设有第二直角限位片,所述第二直角限位片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孔,另一侧设有第四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柱位于第二限位孔内,所述第四限位柱位于第四限位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侧葫芦手鼓,其特征在于:
包括鼓身,所述鼓身由葫芦制成,所述葫芦包括上层葫芦瓢、下层葫芦瓢,所述上层葫芦瓢底部与下层葫芦瓢连接,所述上层葫芦瓢内设有上层瓢腔,所述下层葫芦瓢内设有下层瓢腔,所述上层瓢腔、下层瓢腔相通;
所述上层葫芦瓢外表面设有上层固定环,所述上层固定环弯曲成圆形,且一端设有第三限位环,另一端设有第四限位环,所述上层固定环的两端通过线绳进行捆绑固定,所述上层葫芦瓢的顶部为平面,且设有上层鼓皮,所述上层鼓皮设有上层边缘部,所述上层边缘部紧贴在上层葫芦瓢的外表面,所述上层边缘部上设有并排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呈圆周等距排列,所述上层葫芦瓢的外表面设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一端穿过定位孔,然后绕过上层固定环再穿过相邻的定位孔,如此反复,将上层鼓皮与上层固定环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下层葫芦瓢外表面设有下层固定环,所述下层固定环弯曲成圆形,且一端设有第一限位环,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下层固定环的两端通过线绳进行捆绑固定,所述下层葫芦瓢的底部为平面,且设有下层鼓皮,所述下层鼓皮设有下层边缘部,所述下层边缘部紧贴在下层葫芦瓢的外表面,所述下层边缘部上设有并排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呈圆周等距排列,所述下层葫芦瓢的外表面设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一端穿过定位孔,然后绕过下层固定环再穿过相邻的定位孔,如此反复,将下层鼓皮与下层固定环固定连接在一起;
还包括鼓箱,所述鼓箱的截面呈方形,所述鼓箱包括底箱,所述底箱内设有空腔,所述鼓身位于空腔内,所述底箱的内壁贴附有海绵层,所述鼓箱一侧开口,开口处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箱盖,所述底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块内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底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位于旋转轴的两侧,所述箱盖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柱、第四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第三限位柱之间设有第一直角限位片,所述第一直角限位片一侧设有第一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葫芦庐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